张嘉琦
青岛惠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广泛。房建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房建的施工质量,解决了房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同的原因,预应力技术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重视力度,保证房建整体质量的前提下,为建筑企业节约施工成本,并提高房建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引言
在国内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促进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对道路施工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房建的建设来说,必须不断的寻求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实现房建质量的提高,就必须针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房建的耐久性,延长房建和房建的使用寿命,也为以后的道路维修工作提供保障。在建筑学家不断的努力之下,发明了一种预应力技术,该技术能够协调房建的受力上限,减少了塌陷等不良施工的发生,对提高房建的负荷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预应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建的施工过程中,但在应用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还应继续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实践,从而为国内的房建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技术的概念,以及预应力技术在房建施工出现的问题,并对预应力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策略阐述如下。
1 预应力技术的内涵
1.1 应用范围
基于在实际工程中能大大提高建筑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特点,预应力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泛,其解决了大跨度、设计复杂的建筑结构相关问题。同时,自国内外发展采用有黏结预应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以来,预应力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形式,是现代大跨度建筑施工中一种建筑结构安全、运用稳定的核心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转换结构及特种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技术原理及施工条件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采用人为方法,在结构受拉区域张拉钢筋,结构内部利用钢筋弹性回缩会形成一种应力状态,对混凝土预先施加压力,这种压应力与使用阶段中所产生的拉应力相互抵消或部分抵消,以此限制裂缝发展或使裂缝发生推迟,使混凝土抗裂度提高并达到结构刚度。预应力技术可扩展使用构件的应用范围,能够使强度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并可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减轻构件自重,但预应力技术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条件要求,由于预压应力大小是由预应力钢筋数量及张拉应力所决定,故要求预应力具有较高强度,否则会影响构件制作和使用,造成构件损失。其次,预应力钢筋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黏结性,以此确保结构在破坏之前有较大的变形能力。
2 预应力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不足
预应力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不足:(1)其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房建项目,其整体的工艺较为复杂,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对于建筑施工人员的要求会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其施工技术丰富,还需要施工过程中,其队伍需要有很好的配合,从而才能发挥测预应力技术的最大作用。(2)预应力技术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常见的包括张拉机具、灌浆设备等,同时对锚具也需要数量足够并且质量可靠,因此对设备方面有一定的要求。(3)预应力技术需要用到的混凝土结构的开工费用较大,进而对构件的使用较少的房建项目,会出现成本较高的情况。(4)预应力反拱度有一定的控制难度,它会随混凝土徐变的增加而增大,若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控制,容易导致房建和桥面出现不平顺的情况,对后期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 预应力筋的加工制作
预应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锚具是本工程的重要工序之一,预应力筋要切割成工程所需长度,按设计长度用砂轮切割机断料,切割禁止使用气割或电焊切割。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与钢绞线在结构内的长度(含曲线增量)、张拉端操作长度及下料误差三者之和相等。下料的同时应对钢绞线进行外观检查,以剔除有伤害的钢绞线。
3.2 焊接固定架
每一个控制点预应力钢筋由固定框架支撑。一般钢筋绑扎成型后,根据波纹管底标高及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曲线标高,在控制点标注箍筋,在梁箍筋上焊接支架,间距1000mm。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位移,固定框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撑,支撑直径不小于10mm。为了确保固定架位置准确,焊工和放线员需焊接固定架。
3.3 选择合理力筋穿束
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有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择使用力筋穿束。结合施工设计方案技术人员需要计算预应力力筋的长度,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提高工程力筋长度的精确度。同时,力筋穿束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认钢筋的数量,并保证穿束的整体质量。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多跟力筋穿束的难度比较大,为了保证多跟穿束施工能够顺利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单根连续穿束的方式,从而提高力筋穿束的质量。此外,力筋穿束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缠绕问题的重视,合理规避缠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受力路径更加明确,提供房建整体的稳定性。
3.4 预应力张拉作业
3.4.1准备工作
预应力张拉是本工程技术工艺的重要一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设计无要求),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其次,张拉前要确保成型构件质量,避免在裂缝、空洞、蜂窝等不良现象下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前应拆除侧模,不可拆除底模。
3.4.2张拉过程
(1)预应力张拉应按照设计步骤,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其作业过程要保证孔道、工作锚与千斤顶三对中,张拉过程应均匀,即确保工作锚、千斤顶、工具锚、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四者中心重合;张拉到现定油压后,持荷复验伸长值,合格后实施锚固。
(2)按照设计步骤及规范对预应力进行张拉作业,张拉前要准备好器具,安装锚具及夹片,张拉采用千斤顶。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要对张拉数据严格记录,达到设计规定要求的伸长值与张拉力时,张拉应停止,然后锚固预应力筋。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损失,在预应力筋张拉达到控制值要求的情况下,本工程设计要求采用超张拉且采用两端张拉。工程所采取的张拉控制措施主要是检验张拉力,其次对伸长值进行检验和控制,张拉过程中要确保伸长值在规定可控范围内,如在偏差范围外应停止张拉作业,并对伸长值超偏差范围的原因进行检验和分析,采取相关的故障处理措施,解决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完构件后,要对其端部和其他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裂缝问题。此外,要用手提砂轮机将预应力筋张拉后的多余外露筋切除并进行封闭,可采用大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效果,根据其优势在房建项目中提高其整体的质量,并通过提高对预应力技术的重视,严格挑选合适的预应力锚具,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为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避免房建的施工上出现质量问题,不断地强化其结构的稳定性,对国内房建的建筑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天霞,栾文彬,周先财,等.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20(4).
[2]郑伟光,贺成刚,王志华.预应力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
[3]杨明明.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5(18).
[4]岳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J].民营科技,2010(6).
[5]赵培庆,李威,张立山.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在综合体建筑大跨度梁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