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婷
61010319940225****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拓展业务、强化设施求发展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建设工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队伍的持续扩大也给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难度。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及时督促建设过程各责任主体整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障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人员,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0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施工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及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设备、材料、气候等多个因素,施工人员多,施工环节多,施工面宽,有高空作业,又有特种设备操作以及电气等特种作业,交叉施工频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所以必须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及时发现违规作业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制止和消除,从而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问题,确保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众多的安全因素、环境因素,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工序繁杂、环境恶劣、高空环境下,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几率更大,所以必须要做好现场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情况。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部分工程项目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违法转包和分包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不具备施工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存在野蛮施工,给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有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度不高,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缺失,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
2.2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欠缺
管理人员是现场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可以说,管理质量高低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只有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施工管理的实效性,但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存在欠缺是常见问题之一,一些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行为、思想和态度上居于形式化,不能发挥作用,还会给施工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项目管理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是重点问题,导致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这些都是因为技术管理水平不足造成的,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场管理成效,严重影响项目建设品质和使用功能。
2.3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并不健全,施工项目管理主要依靠“人治”。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现场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这种管理模式目前依然是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方式,制度建设并没有有效开展。这就造成了一些经验匮乏的年轻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开展工作,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失控的局面。而且通过经验进行现场的管理工作,一旦管理人员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管理不善,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制定健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健全是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进步。早期的现场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但是,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增加,施工难度提高。经验虽然能够发挥不错的管理效果,但是无法做到工程施工的全面控制,尤其是对于施工管理经验匮乏的年轻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制度就无法开展管理工作。所以,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采用专业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
3.2成本控制
(1)建立材料管控制度和流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费用,做到账目清晰和责任人明确,对于施工现场消耗较大的辅助材料则实行和定量和包干制度,减少材料损耗。(2)控制施工人员的费用支出,按照工程量的大小和技术标准、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标准做法,计算出施工人员的总数制订出劳动定额。通过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控制,达到控制人工费用的目的。根据项目工作条件和工艺程序,安排流水施工,减少人员窝工和降低用工消耗。(3)做好施工过程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严守质量关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方协调;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要求施工、按规范标准施工,达到质量合格减少返工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3.3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
现代建筑功能性越来越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较为多样化,为了能够全面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采购环节的重视,确保能够事先掌握供应商的发展情况,从而选择性购买施工材料,并根据各个型号及出厂证明签订相关质量保证协议,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复核检验,检验合格才能允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受材料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限制[2]。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对材料储存及保管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其种类及型号以及规格进行保管,这样能够保证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并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防尘防火措施,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实际运用材料的过程中还应该记录各个部门材料的领取情况,并通过随机抽查方式来对材料进行复核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4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决定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应该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养,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最大效能。此外,要定期开展现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能和理念渗透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为了保证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方法,可以对其实践管理进行追踪,采取监测和评估方式,督促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管理培训的开展要以施工现场情况为根本出发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设计培训内容,为实现高难度的施工现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在新形势和国家政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起点和严要求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不断考验,要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理念和形式,就需要项目管理者有工匠精神和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进步,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具备履约精神、具备成本管控能力、具有项目进度规划和协调能力、具备质量意识和管控能力;提高项目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养和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亚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20(11):136.
[2]梁小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1):100-101.
[3]陈思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门窗,2019(20):196.
[4]吴劲.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3):155-156.
[5]冯海林.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8(0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