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 秦江涛
[导读] 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秦江涛
        青岛千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得出了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几个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为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开辟新的道路[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状;制约;发展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目前我国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是现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必然趋势。不过,现在的装配式建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建筑技术,从而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建筑规划,使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单位和部门也需要对此类工程加以支持和帮助,比如,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施工单位也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加大对先进设备器械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2]。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设计具有多样性
        在一般住宅建筑中,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之间有着很大的出入,由于没有合理的平衡建筑工程施工的关系,比如说,不得已增加承重墙,既增加了建筑成本,又会使房间分割受限。不能灵活分割大小房间。而装配式房屋则不同,它主要运用的是比较轻质的房间隔墙,它所带来的是可以比较灵活的分割大小厅和房间。
        1.2功能具有现代性
        装配式建筑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首先是节能,建筑物外部配有隔热层,可以在夏季阻挡阳光的照射,有效的节省了住户的空调耗能,冬季又可以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其次,隔音功能,能够有效的减少噪声污染,保证了室内的安静舒适的生活坏境。第三,安全性,由于运用了阻燃系数高的轻型建筑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阻断火源,使火势不会四处蔓延。在地震时,由于运用的都是轻型材料,建筑的重量较轻,再加上它更加柔性的墙体连接,所以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抗震功能。第四,耐用性,我们都知道,住宅式建筑的外表设计尤为重要,其必须要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耐用性,而装配式建筑以其独特清晰的外观立面,从而显得典雅而不奢华。
        1.3制造具有工厂性
        一般的住宅建筑的外部施工,大部分都是属于现场按照既定图纸,用彩色涂料进行作业,由于长期裸露在外部,受阳光照射和气候环境影响,会出现褪色和涂料脱落等现象。而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施工工艺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主要采用的是先进的喷涂烘烤一体化工艺,门窗采用的都是有机的塑钢材质,它们的制作方式都是工厂车间特定的流水线制作完成的。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2.1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装配式供应链节点企业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资源的自我封闭,由此酿成供应链上库存协调的艰难,增加不确定性的因素。在建筑项目正常的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往往对于整体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研究太片面。由于各相关企业未主动参与,抑制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因而也就无法克服建筑行业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壁垒问题,这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推广中的主要问题。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构配件生产商和物业运营公司是装配式建筑的提供者,他们的利益诉求和角色定位相似,即在符合国家宏观环境的前提下,以达到本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目标。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各企业参与积极性、组织目标壁垒等问题,严重阻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协同发展及整体效益,以至于执行任务时效率非常低。


        2.2信息流碎片化
        有学者认为,模块化建筑项目周期中的设计、预制、施工、吊装及运维等各施工过程仍处于碎片化的状态,信息互通性、预制构件信息可视化及追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装配式建筑构件进度的延期,以至于预制成本虚高。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核心,将BIM引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及时收集、处理和解析相关信息,还能给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协同化的管理平台,及时了解管理的整个质量状况,便于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缺乏自主开发的BIM软件平台体系,而且二次开发参差不齐,建筑信息化和工业制造信息化程度偏低。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由于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管理信息流壁垒,信息流碎片化,造成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同参与方相互独立,联系与沟通相对较少。
        3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及策略
        3.1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应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作业规范和作业标准,从而促进装配式工程技术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除此之外,还需要行业内部对施工工艺和作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还应当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性优秀人才。并让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现阶段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应该不断的提高和创新。为此,国家相应部门应该对装配式建筑行业进行相应的调控,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上,需要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和决策。
        3.2安全系统的应对措施
        根据公司内部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安全责任制,开展内部责任管理,成立项目安全生产负责小组,明确该项目的安全负责人,并为他们配备符合项目规格且必须具有安全认证的专职安全人员。此外,项目经理和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必须采取主动合作。有必要根据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适用本项目的具体安全管理计划,并根据不同的任务科学确定人员的安全责任。必须严格执行已建立的制度,根据专项计划将职责分配给相关人员,控制职责的执行情况,并报告审查结果,这种方法的主要目标是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
        3.3发展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施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天气、时间、场地等限制,因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装配式建筑可以从工厂标准化生产源头控制产品质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生产工艺附加节能措施,使保温材料与建筑物真正实现同寿命,确保建筑工业化产品达到节能标准。在人们对住房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装配式建筑发展要充分利用相比传统建筑产业的优势,改善人居环境,建少资源消耗,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走出现有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困境,开辟新的建筑发展路径,才能使装配式建筑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城市化建设。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而作为将来建筑行业必然发展趋势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不断的改进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在实际工程施工操作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全体相关人员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理念。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学习。才能逐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促使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3]。
        参考文献:
        [1]何劲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J].居舍,2020(10):128.
        [2]胡兵.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3):96-97.
        [3]陈军.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20(6):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