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烨
身份证号:33041119850731****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园林工程建设中的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园林绿化施工下施工管理要点与养护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施工养护;绿化养护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作用是,对地形实施改造,并栽种绿植,提升景观的观赏性,实现园林设计的功能性。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环境,体现园林工程的自然美,满足园林工程的社会功能需求,实现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人员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制定工程的施工方案。随着施工技术难度的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更多的人关注,管理者应在具体项目的基础上,研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措施,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在满足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加强对城市的美化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水平,同时可以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病虫害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一定的生命性特征,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花卉、植物、草皮、树木等,这样能够达到一定的美观效果。同时可以改善空气的质量、有效地净化噪音、尘土等,为城市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不同的植物具有自身的生长特性,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生存。因此,需要掌握植被的具体习性,做好相应的施肥、除草、浇水和养护,这样才能够发挥植物的天然作用。其次,园林绿化工程主要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意愿,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接触,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空间。另外,园林绿化工程还可以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完成之后的养护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日常养护工作前需要做好基础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重视植物的生长,这样才能够塑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2.1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施工时间做好严格控制,对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保证工程进度符合要求,各项施工工序顺利完成,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分析气候环境因素,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达到工程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都是在春季进行施工。园林绿化工程如果选择夏季栽植苗木,因为环境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快,苗木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成活率较低;如果园林绿化施工在冬季进行,因为环境温度比较低,土壤硬度过高,导致施工难度升高,工作量增大,有些苗木还会受到冻害影响而发生死亡,影响施工质量。
2.2合理的选择苗木种类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植被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气候特点选择对应的苗木种类,这样能够提高苗木的整体成活概率,合理地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对于不同的苗木由于其自身的生长特点,对于气候和环境的敏感性较大,如果苗木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其环境发生了改变,则会对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植被种植需要对其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结合现场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土质条件,选择成活率较高的苗木,这样也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建设。另外,苗木的选择以当地苗木为主,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苗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2.3构建科学合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施工阶段,提前根据施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及时调整管理的方法措施。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优化管理理念。按照绿色园林的建设特征,实行综合性、全面性的管理模式。
实际管理阶段,监管部门要分派专人检查,第一时间找出和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微问题,并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施工单位也应注重自身内部的管理效率,从实际施工出发,将施工人员与施工任务紧密结合,制定管理目标,明确人员责任,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序开展。
2.4园林铺装工程施工
园林铺装是绿化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林路径通过设计,可以对园林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同时呈现出视觉的美观效果。经过科学地设计,能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协调美感。铺装材料品类较多,可综合考虑园区环境、植物种类、设计要求等,选择最适合的工程材料,满足项目要求的同时,体现铺装设计效果。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园林铺装工程表达独特的理念,使人们体会到不同的主观感受。
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养护技术分析
3.1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轻者导致植物树叶枯黄,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规模大、传播快的病虫害,很容易导致植被的大面积死亡。为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来说,要全面调查园林绿化工程,了解哪些区域和条件更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确定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类型,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适当增加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种类,避免植物种类单一所导致的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应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管理,认真仔细地管理好园林工程中的每一株植物,一旦发现任何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高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以降低病虫害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比如月季锈病,每年夏季发病严重,此类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病枝叶,以减少病原体,可以用5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400倍、25%炭特灵可湿性600倍溶液进行处理。因此,每一种病虫害都应该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危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2将养护工作放在整个施工过程的中心地位
在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阶段,必须确保苗木和植物有充足的货源,并对植物材料进行假植保存,才能使绿化效果更强。这就要求在移栽苗木时,使用专用的材料进行保湿遮荫并及时修剪树冠,减少水分蒸发,保护植物根系,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阳光强度很高,则应将植物进行遮阴,减少植物蒸腾。选择合适的遮阳网,并针对不同强度的阳光进行洒水。必要时给植物输营养液,保证植物体内养分均衡,提高成活率,提升景观效果。养护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以增加养护工作对园林绿化的正面影响。
3.3修剪和美化
修剪是保持树木养分并达到美观效果的常用手段。一般乔木可进行侧枝短截,而阔叶类要连带修剪部分树叶。修剪的目的是改善通风、透光和营养供给条件,保证根系吸收的水分与树冠蒸腾达到平衡,并减少病害。按生长期和休眠期区分,分别在乔木不同时期进行修剪。一般乔木生长期是春、夏两季,即4月至10月,而休眠期是秋冬季节,即10月至次年4月。对于不同种类的乔木,要根据其对风寒等气候的适应性确定修剪方案。对于落叶类乔木,夏季要常剪,夏季修剪完善后,冬季可不剪。常用的修剪方法有抹芽、摘心、短截、疏枝、刻伤、环剥和化学修剪。科学合理修剪,能够促进乔木健康生长,避免出现间歇性生长等不良生长情况。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园林绿化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能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更能有效满足人们精神及生活需求。为了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和谐发展,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法和植被养护技术的研究,科学规划苗木种植与养护工作,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果的同时,提高植物成活率,从而打造良好的园林高品质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福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9(19):148-149.
[2]管兴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9(20):262.
[3]徐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