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丁珊
[导读] 面对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竞争压力增大的局面,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利益的需求,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预算的管理,并制定出健全、完善的管理方法与策略,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丁珊
        广东电白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面对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竞争压力增大的局面,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利益的需求,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预算的管理,并制定出健全、完善的管理方法与策略,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过科学、合理的施工预算管理,不但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投资,同时还能让建筑工程当中各个环节都能顺利、高效地展开,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施工预算
1重视施工预算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作用
1.1施工预算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成本方案
        在建筑工程当中,施工预算凭借自身强大的优势与特点,深受建筑施工企业的喜爱和青睐,并得到了广泛运用。建筑工程企业想要实现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就必须通过施工预算来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依据,在招标的过程当中贯彻工程成本管理,让施工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的成本。在施工预算工作进行当中,组织方案与施工工艺的不同,也会对施工预算造成影响,导致施工成本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建筑工程当中的预算人员,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与研究,在全面考虑之下,制定出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成本管理计划,以此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合理控制造价
        项目管理者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事项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全面掌握施工作业的重要技术指标,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制定有效的工程建设实施办法,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施工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工程实践,对工程预算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与管理人员实现有效的配合,并能够快速领悟管理人员下达的工程指令,间接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程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合理制定工程材料采购计划,根据需求购进工程材料,减少材料的仓储和保管压力,节约日常管理经费,提升成本管理效率。
1.3确保建筑企业的合理节税
        税费是建筑施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税种包括城建税、建筑安全营业税、所得税等,其中建筑安全营业税的税费比例约为3%,根据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如果纳税人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至多个施工单位,营业税的计算方式是扣除分包单位承包款的款项金额后,纳税企业可将部分建筑安全营业税进行抵扣,这样能够减轻纳税企业的税务负担。建筑企业进行合理节税,可提升工程资金的利用率,同时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工程预算能提高工程纳税筹划的有效性,对工程预算计划进行合理分析,能够科学地规划企业纳税实施方案,有效避免重复缴税。
2发挥出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作用的方法与策略
2.1注重施工设计阶段的预算编制
        施工单位则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各类图纸、文件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查看施工进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控。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由于缺少实际的施工经验,在设计中难以体现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实践性较差;施工单位没有权利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进行修改,只能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因此无法通过实践对设计进行优化,导致工序重复或施工进度缓慢,在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项目成本。为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人员以及项目管理人员三方需要加强联动,在施工前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估算,施工单位需要向设计单位反馈施工经验,设计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反馈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择经济性较强的建筑材料、设备与工艺。

项目管理人员在两者间充当协调沟通的角色,三方参与建筑设计,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2.2完善施工预算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中与设备、人力、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工序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如施工信息通常由现场人员进行采集与记录。人工收集信息的缺点在于难以发现工程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遗漏关键的造价控制点。除此之外,人工进行信息记录的工作任务繁重,既要进行跟踪式记录,又要记录各个施工环节,难以保证建筑成本信息记录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建筑成本信息的全面性与精准性,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工程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施工信息等进行整合,识别其中能够影响施工成本的要素,并对各类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编制方案。同时,通过对比现场数据与BIM模型中的预算计划,综合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
2.3把握建筑工程施工预算的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的特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具有层次性、数额高、涉及范围广、动态性的特点。首先,建筑工程中涉及诸多的分项工程,如土建工程、机电工程等,每一分项工程具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具体的施工预算编制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分项工程的特征控制施工成本。其次,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资金数额庞大,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避免资金链断裂导致工程建设停滞。再次,建筑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地点的特殊地质、岩石特性、地形地貌、交通电力通信资源情况、特殊环境要求、地方政策等都对施工工艺、工法、配套设备等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预算需要考虑施工阶段的资金问题,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及经济的影响。最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阶段周期较短,设计单位为了保证按时出示图纸,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就无法体现其对施工预算控制作用。
2.4强化对施工预算执行的监管
        施工企业可以构建集中支付系统,在该系统中,施工预算金额全部存储在单一的支付账户中,各工段的施工活动,如材料的领用、设备的使用等都在单一的支付账户中进行。企业需要按照各工段的预算,设置各工段施工成本比例,当其施工预算额度不足时,施工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对该工段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查,结合该工段的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是否为其增加额度。此外,施工预算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各项基本支出定额额度和定额标准,必须注意项目投资与施工成本的充分结合。配额标准的制定必须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施工的有序进行。另外,应建立一套完整、公平、公开的激励管理机制,在施工预算指标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使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主动配合施工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实现施工预算目标。同时,加强对施工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保障施工预算编制的标准化、准确性与及时性,及时分析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施工预算管理的重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当中的施工预算结果是否具有准确性,与项目的施工效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建筑企业当中的施工预算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预算的重视与关注,不断优化与健全成为预算模式,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管理依据,让成本管理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与运行,并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梁冬.施工预算在项目成本动态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2]何军岩.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有效作用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9):35-36.
[3]梁博.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应用[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建...
•   ...
•   ...
•   ...
•   ...
•   ...
•   高...
•   关...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