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霞
山东省旗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为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施工质量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问题频繁发生,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为此,有必要对施工管理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处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管理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面对当前的艰巨挑战。项目管理者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优化工艺技术操作流程,及时处理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最终实现既定的项目设计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的解决举措,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
1.1科学安排施工工期
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时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并交付,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最为基本的要求,而这有赖于高效的施工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有多项因素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比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问题等。因此,进行施工管理时要对这些意外情况适当进行考虑,做好紧急预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
1.2合理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项环节进行把控,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合理调配资源,保证资源充足但是不浪费,并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说最好的施工成本控制就是最好的资源配置,通过现场安全管理,可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供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返工等情况,实现成本控制。
1.3保障施工企业投资效益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效益较不稳定。其中对于建筑工程效益影响最大的就是施工安全。如果施工安全无法保证,那么很难按照进度完成施工,而每多一天施工都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额外投入,而且还要承担巨大的违约风险。因此,施工管理有助于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比如施工体系、技术要求等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此外,建筑管理制度也没有有效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标准无法统一,也不能够发挥管理作用,一旦这其中出现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管理人员由于缺少可参考的管理制度来开展管理工作,那么就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施工材料问题
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丰富,因此在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施工材料和使用过的施工杂物,不仅有大型的石料,还有很多细小的配件,所以施工材料必须保证严格的采购和管理,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要求和图纸设计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部分材料管理人员在进行材料验收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进行检查,只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视觉进行挂差,导致材料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因为材料质量而发生意外。施工材料在采购完成后必须进行妥善的管理,防止材料的浪费,部分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并未进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导致材料浪费情况严重,而且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未对材料进行管理,会出现材料损坏的情况。
2.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问题
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导致部分没有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或是实施其他的安全措施,而且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杂物堆积过多,导致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这些关键问题,建筑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管理情况出发,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已有的管理制度要加以优化和改进,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求企业领导层加强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项目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作保障。另外,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及时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强与企业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发挥出项目管理的真正作用。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优化与改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与管理要求,提升项目管理质效,进而确保工程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3.2加强人员管理力度
首先,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依托制度实现人员管理,管理工作者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其次,安排专业的劳务管理人员参与项目施工,对现场的劳务人员要登记造册,加强劳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对特殊工种的专业资质进行审核,确保持证上岗。最后,要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他们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时刻保持警惕,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生产。此外,针对作业人员知识掌握程度,可以设置奖惩制度,以提升作业人员的学习主动性,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3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应做到:第一,工程材料采购者应熟悉建材市场的材料最新报价,采购时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满足项目施工需求的情况下价格最低,节约工程材料的成本费用;第二,工程材料进场时,质检人员应做好材料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按要求进行工程材料的检验工作,确保工程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第三,建立与供货之间的有效信息沟通渠道,当需要紧急调用工程材料时,供货商能够做到及时供应,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第四,做好工程材料的存储工作。不同规格、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工程材料要分类存放,有特殊存储要求的材料应按要求存储。如钢筋的存放环境湿度不可过重,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水源隔绝标准。
3.4进度控制环节
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能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投入。首先,要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让建筑工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基础,施工准备也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的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材料的准备,这些工作对于物资供应、施工速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一环节。其次,要按照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对于这一要求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按照合同要求施工,也是让企业达到发展目标的基础,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在充分考虑各因素后,再编制施工进度方案,进而对建筑施工项目进度加以控制。在编制施工进度方案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人员和设备是否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施工设备是否齐全等等。最后,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来对其方案加以调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那么就需要积极调整施工方案。适当增减人员和机械设备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5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施工是建筑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项目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会提高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确保项目实施的安全性,项目管理者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组织工程人员定期参与安全培训活动,提升工程人员的安全作业操作水平,使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其次,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管理者应定期巡逻施工现场,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安全违纪现象,按要求对不遵守安全作业操作的人员实施惩处,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
3.6成本控制环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管理内容,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减少成本支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就需要让管理人员合理控制成本。第一,要落实管理制度。在落实管理制度过程中,还应该将责任落到实处,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制定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原则,严格依照规范标准。在成本管理制度下,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职责,并赋予相应权利,以此来让他们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第二,对于企业而言,也要控制好质量成本,合理处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其设计达到要求,减少成本支出。第三,加强全员成本意识。企业必须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培训,通过培训的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进而来更好达到成本管理目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力。另外,还要及时调整项目管控机制,不断健全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施工管控能力,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8,25(22):252.
[2]张呈璘.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的相关研究[J].居业,2019,37(3):145.
[3]马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4(34):150-151.
[4]曹硕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36(6):288,293.
[5]王荣斌.浅议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路径分析[J].江西建材,2017,37(5):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