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科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就是要控制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控制人力、物力、材料、资金的使用以及施工进度等,在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施工中的成本支出,从而增加施工企业的效益和预期收益。建筑企业需要增强成本管理的意识,通过加强施工中各环节的成本的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损失,促使建筑企业的人力、物力、材料等资源的使用更加的合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的激烈,需要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控制,不断地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提高管理的全面性。施工成本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增强建筑企业的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体系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加强管理与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包含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所有成本的总和,反映了施工建设中的各项资金、资源等的消耗情况,是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既需要做好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直接费用的管理,也需要做好各项间接费用的管理。要将成本管理工作作为系统化的工作进行,实施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控。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减少施工中的成本支出,增加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收益,推动建筑企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确保工程的投资决策更加的合理,实现施工建设的规范化进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推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需要强化对施工全过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需要企业的全体人员参与到管理的活动当中。但是,部分企业的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责任和意识不强,大部分是由财务部门进行,其他部门的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甚至还存在为追求个人业绩的最大化,而造成的材料浪费、资源浪费问题,造成成本的增加,部分项目成本核算甚至出现“先盈后亏”的虚盈现象。
(二)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人员和小组去负责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做好各项费用支出和施工进度的监督、管控与汇报工作。重视做好施工中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促使成本管理相关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真正的落实。但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从而导致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和目标不明确,责任划分不细致,影响成本管理的实施和落实。缺乏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动态化的成本管理,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对质量成本重视不够
大部分企业在施工建设当中都认识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在加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但是,在落实和执行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为减少支出、减少费用,采用的材料规格、标准不达标,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影响了整体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造成风险问题、安全事故、工程延期、工程返工、工程中断、甚至终止等,从而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更加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要不断的完善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和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约束,促使成本管理的责任更加的明确,责任的划分更加的细致。例如,完善组织结构,构建专门的部门负责成本管理工作,做好成本管理的执行、落实、监督、控制和检查、汇报工作;强化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人员间的协调和沟通,促使其相互监督,共同完成成本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成本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的发现并处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并严格地依照方案去落实和执行;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企业的职工参与成本管理,促使职工的行为更加的规范。
(二)明确成本管理计划和目标
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分析和把控成本管理的内容、重要环节和范围等,要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分析投资和预期收益、分析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设计变更、额外费用支出、不稳定因素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的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通过分析和把控,避免因成本目标过高而增加成本管理的难度,影响成本管理的实施,避免因成本目标过低而影响到成本管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方便最后的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工作的开展。
(三)采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
1、施工合同方面
强化成本管理,需要加强合同的管理。在合同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强化整个合同周期的管理,实现合同全过程的管理。例如,在合同谈判和合同制定的过程当中,要广泛地听取企业的财务、预算、法务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合同条款足够的明确,内容清晰全面,更加的严谨;合同相关条款的制定需要综合的考虑和分析实际工程施工建设中可能影响到成本和工程的效益的各类因素,重点做好风险因素和风险隐患的监督的分析和把控;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严格的依照合同的内容和标准去制定,确保施工建设方案的规范性;及时的做好合同中的不确定项目的申报和反馈工作。
2、技术、材料、设备方面
一是,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创新和改善施工作业的方式,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项目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二是,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尤其是对材料采购、保存环节成本的管理控制。例如,严格的依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对材料种类、数量、需求等进行科学的计算,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由预算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减少浪费;综合的对市场、材料的货源、运输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科学合理选取供应商;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的管理,强化对材料使用和领用的审批,定期的核查和清点;强化对材料堆放地的管理,减少因自然因素等造成的损失问题。三是,强化对机械设备成本的管理,减少这方面的费用支出。例如,综合的考虑施工进度的需要,科学的选取和安排机械设备,组织调配好已有的设备,促使其合理的利用,减少设备闲置的问题;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排查工作,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做好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在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因设备损坏造成的工期延误等情况;强化周转和租赁设备的管理,减少这方面的费用支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比较复杂,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影响到施工建设的效益。施工成本管理管理中涉及到材料、人员、资源、合同、技术、施工进度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为有效的规避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建筑企业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要强化成本管理的意识,将成本管理贯穿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当中。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企业各环节、各部门的人员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明确成本管理的责任,促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逵,张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8(02):195.
[2]岳静怡.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