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丽
身份证号:41272219810925****
摘要:伴随国内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住房资源紧缺的问题得以缓解。然而,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涵盖的施工内容多且杂,所以在工程项目进场开工阶段,很容易受限于各类因素的影响,难以全方位地落实施工管理工作,进而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展速度以及施工安全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为了改善这些情况,在目前有很多施工企业,开始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在落实工程管理工作时,加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以此辅助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随时察觉施工问题,在极短时间内选用实效性强的措施,优化相应的施工问题,以此提升施工管理速率和效果,保障工程品质。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当今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本身是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信息化也带动着全行业的转型发展。就企业而言,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技术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并逐步形成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系统化、可实施的信息化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企业受各种因素限制,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1信息化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企业高层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持续度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项目管理带来的冲击和改变,造成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受局限。仅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管理、编制预算、组织设计等,而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该部分工作仍旧停留在依靠项目管理人员的过往经验和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在短期内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造成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重视。此外,企业经营规模快速提升与企业信息化建设规模以及后期人力物力投入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企业只重视信息化建设前期成果,不愿在后期应用上追加投入,系统开发完成后,往往忽略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造成系统应用滞后于企业运营需求,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为空谈。
1.2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从本质上讲,建设工程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范畴,其在我国已经具备较长的发展历史,且方方面面的管理都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不少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尽管在工程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颇受认可的成就,但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却不是很到位,且诸多企业并不具备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正是由于人才的匮乏,致使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非常慢,取得的成效也微乎其微。所以,大多数建设施工企业并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或成本。
1.3信息化管理存在不均衡发展的问题
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建设施工企业来说,其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状况、地域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采取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渠道等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信息收集数量、质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别。正因如此,我国不同地区的建设工程在管理信息化水平上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且这一差异并未伴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缩小,反而逐渐拉大。显然,这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信息化背景下优化建设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强化现代信息化意识
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长期坚持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存在惯性,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不足,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进行工程管理,并且过于关注自身利益,这也是造成很多管理人员否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原因之一。为此,企业应当积极组织座谈会,详细介绍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管理建设当中,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水平,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人力基础。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建设施工企业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发展大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升危机感,明确现代化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的迫切性。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构建并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此外,为了给企业储备足够的人才,可以加强和当地的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定向培养,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二者共赢。
2.2创建出完整度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在建设项目之中,唯有制订出完整、严谨而又切实的信息化管控机制,才可以确保信息管控的手段得以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启项目的建造活动之前,应该对项目予以全面的调研,同时结合相应的法律规程,创建出相应的机制,继而对管控机制的可实施性实行探究,唯有如此,信息化的管理自然能够水到渠成。
2.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首先,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在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招聘人才时,需要增加工作福利,利用良好的福利制度来吸引以及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可以联合高校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协议,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岗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实现双赢;其次,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在正式入职前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在入职前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大会,邀请专家来进行讲解,保证信息化人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一岗位的需求,来加快建设工程的信息化发展,提升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效率和水平。
2.4加大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
国内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编制出相应的帮持政策,以此来协同施工企业,提升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使建筑行业得到永续发展。基于建筑类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阶段,施工品质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工程项目的建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如此便会阻碍到建筑行业前进的速度。因此,作为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应当促进施工企业加大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力度,与此同时参照工程管理体系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合理分派资源成本,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保障。
2.5提高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均衡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且南北、东西跨度非常大,这就致使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显然,这对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善上述现状,必须在开展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对各个省市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部分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的区域应适当加大信息化开发力度,并在资金、人才方面增加投入,降低各个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差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设工程管理在信息化发展、质量及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均衡性,为现代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结语
建设工程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同时,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施工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师雁宏.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机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3):124-125+128.
[2]韩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