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刘玉强
[导读]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最终得出解决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水平。

        刘玉强
        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施工技术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其中,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与传统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相比更加便捷,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减少材料与人力成本支出,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然而在实践中,装配式建筑工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那么很容易留下很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最终得出解决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前言:当前,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技术,与其相关的机电安装技术也受到了更多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技术的工艺比较复杂,如果技术人员的水平存在问题或者是工作态度方面存在瑕疵,则很容易使施工单位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缺陷,从而影响施工方经济利益的获得。
一、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与传统机电安装比较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起步较晚,这也使得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领域依旧存在比较多的技术难题和发展限制,特别是在时代的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进而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与我国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领域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建筑机电安装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技术人员手动安装,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但传统施工方式往往需要数量较多的技术人员参与,这极大地提升了工程管理的难度,此外,传统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也存在大量的施工环节交叉问题,机电安装很容易与其他施工环节发生冲突,影响施工质量导致返工,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财政负担。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实质是在工厂完成大梁机电管线构建的安装活动,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简易组装即可,这种方式简化了原有的安装过程,大大降低工程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在接生施工企业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机电构件的安装效率。此外,简单的操作步骤也降低人为操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机电安装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
(一)图纸质量差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需要提前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并交由厂家批量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这也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成本较低的奥秘所在。
        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施工单位所设计的图纸质量较差,按照图纸进行制造的预制构件根本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制造出来的预制构件必须进行返工或者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加工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极大的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便捷性,也提高企业的工程成本,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因此,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对机电设备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保障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图纸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保障设计图纸的规范性与实用性,降低因质量问题出现返工的概率。
        最后,在预制构件运抵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不得通过打孔等手段对预制构件进行改装,这种方式虽然能给施工过程提供一定的便利,但会为机电设备的安装造成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施工准备阶段后期,材料供应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工程参与者应该共同对图纸进行确认并签名,对图纸在施工阶段所产生的问题负责。


(二)安装质量差
        装配式建筑机电构件在安装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能力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质量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当前某些建筑企业在进行机电构件安装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而是为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盲目削减安装过程的某些必要环节,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施工可能从外表上并不能发现很多问题,但是其内部必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并未对后期维修进行考虑,这就导致配电位置随意性较强,不利于后期的日常维护与施工。
        当前,我国在装备式建筑机电安装层面仍处于发展初期,自动化程度与精确程度不高,在安装过程中非常容易安装质量问题而出现返工的情况,这不仅延缓了工程交付的时间,也会消耗大量的施工材料,阻碍相关企业利益的实现,不利于机电安装技术的发展。
(三)运输问题
        由于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需要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预制构件的制作,因此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新型预制构件,其中,大多数新型预制构件仅仅是安装方法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有一定难度,并没有其他的缺点。而对于部分要求较为独特的建设工程来说,为其针对性生产的构建偶尔会出现不规则现象,例如重量过大、体型过大等,这些构件给相关单位的运输带来了很大难度,与现场制作的施工形式相比,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运输成本与人力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相关技术的发展。
三、解决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问题的措施
(一)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
        针对预制构件加工设计层面出现的问题,相关单位应该积极采用BIM技术对其进行解决,具体来说,传统的设计问题主要是由于机电工程管线多、结构复杂的现象所引起的,而BIM技术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对复杂的机电工程管线进行模型建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管线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解决[1]。
        因此,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层面进行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制构件图纸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工厂出厂预制构件的合格概率。此外,BIM即使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活动进行模拟,在实践中可以避免大多数由于管线杂乱原因出现的施工问题。
(二)重视组装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阶段对预制构件进行合理组装与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说,如果组装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即使质量再优秀的预制构件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漏水、裂缝等质量问题,最终呈现的建筑效果自然也无法让人满意。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组装施工的重要性,应该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1)相关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准则,建立一个具备优秀素养的施工现场管理团队。(2)相关单位应该对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2]。
(三)吊装运输
        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中存在的超大件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解决:(1)施工人员应该预先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探,规划出一套效率最高的运输路线。此外,运输过程应该在场地砌体之前完成,防止后期出现大型构件运输不便的问题。(2)针对难以安装的预制构件,相关单位可以采用二次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与固定,进而顺利完成异形构件运输与安装工作[3]。
结论:纵观全文,当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领域仍处在起步阶段,具备较为明显的技术缺陷,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图纸质量差、安装质量差、二次拼接误差、运输不方便等缺陷。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应该结合先进的科学理论,参考本文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对自身承接的工程制定针对性机电安装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符合要求,也有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 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改进分析[J]. 城市周刊, 2019, 000(011):P.39.
[2] 邵宪磊.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 000(014):1.
[3] 孟文慧. 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分析[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 000(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