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武剑
[导读]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保障施工安全才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平稳运行。

        武剑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保障施工安全才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平稳运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安全问题,将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些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蒙受较大损失,工期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实现目标。本文通过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希望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困境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落实,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细节当中,具体包括了人员安全管理、施工材料管、理设备操作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各个环节监督力量的加强,能够有效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全面梳理、识别建筑工程风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同时,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招投标项目获得,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在招投标中,要求建筑企业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实力,更加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构建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是保障施工稳定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困境
        2.1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开展施工活动,但很多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却不能遵守安全制度管理条例,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条例主要是从大角度规范安全生产,但一些细节性的制度需要施工企业自己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制定,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良好落实工程项目要健全管理体系,建筑企业中普遍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施工中过分追求进度,未能有效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缺乏施工当中良好的监督管理,导致安全监管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甚至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都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即便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在工作过程中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对现场施工风险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施工安全风险扩大,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成效。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未能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仅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处理现场问题,这种管理机制非常不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形式化。
        2.2 建筑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没有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任何项目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规范要求。很多施工单位将安全管理的任务强加给了安保部门,这是非常普遍的安全管理现状,由于安保部门要进行场地的日常巡逻,流转机动性更大,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把控,所以很多单位就将安全管理的任务分配给了安保部门。但是很多安保部门缺乏安全管理专业素养,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很多安全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会雇佣一些短期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受教育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缺乏对建筑安全管理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按照自己的经验与习惯施工,但很多方法并不符合操作规范,若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安全培训也不太现实,因为他们流动性很大,工期较短,即使受到了安全教育培训,在很短的时间里也未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就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要急切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
        2.3 安全管理不够精细化
        安全管理问题不存在小事,特别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每一个环节出现细小的失误都将加大事故出现率。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细化建筑工程各关键工序、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施工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安全管理内容要求和监督检查内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整体性、系统性。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存在一些差距,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会选择在安全管理方面减少投入,他们认为减少的这部分投入会为他们节约经济开支。比较突出的就是在安全防护用品采购过程中资金投入的减少,他们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防护用品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这些防护用品有可能并不符合安全防护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这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反而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
        3 走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困境的对策
        3.1 创新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方式
        建筑施工企业应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综合利用各类技术手段识别、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例如,利用计算机软件根据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体情况构建三维模型,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充分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的环境特征和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哪些因素有可能会对施工安全管理造成影响,采用行之有效的模式预先判断并制定出对应的方法。具体在施工过程中分析哪些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问题,预先制定出紧急的应对解决措施,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临时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能力,将已经发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损失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增强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就是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这需要从思想根源上改变管理思维,使建筑管理与施工人员能够深入感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都能够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保障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开始前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条例,确保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能够依据条例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充分做到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当确定好工程施工的具体步骤后,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流程设立安全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在工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理念,要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个人在施工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可能会造成他人生命财产的损失,要让施工人员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了解到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做到精细化管理,根据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
        3.3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科学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管理机制,同时要在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为不同的岗位明确责任,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不同施工工种与环节中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管理方法详细化,使管理人员有充足的精力来面对安全生产问题,根据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来合理解决。施工管理安全应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当中,有效落实预期的管理发展目标。
        总之,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项目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且开始逐步进入到稳步良好发展的态势,建筑业开始表现出稳定良好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具有极强专业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在管理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更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构建,真正满足施工人员的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彭玉龙,刘海峰.浅析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砖瓦,2020(8):96-97.
        [2]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49-50.
        [3]任琪.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7):9-10.
        [4]黄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