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
新疆前昆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图木舒克市 8439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BIM技术自身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等特点。文章通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装配式;施工管理
引言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效果,就应要求有关部门遵循合理要求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同时强化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的作用效果,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管理力度,在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效果条件下,将BIM技术的现实作用表现出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连贯性和综合实施效果,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
1BIM技术相关概述
1.1BIM技术的重要价值
首先,有助于改进项目施工流程。将BIM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各项材料和工程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有助于将材料存放时间缩短。技术人员利用BIM模型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各项数据信息,并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整体施工进度情况,确保施工作业计划更加完善,实现施工流程的改进,避免发生施工进度延后的情况。其次,有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提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质量水平,并且有助于对各项事故风险进行控制,达到施工安全作业的目的。比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中可以用BIM技术高效快速地分析工程安全风险点,并且自动评价风险等级,生成风险评估结果,给出风险应对方案。管理人员根据BIM模型提供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调整管理措施,将施工阶段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同时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1.2BIM技术下的体系设计
工作流程与管理范围方面,构件管理是装配式建筑组织体系的主要管理对象。在工作流程方面,涵盖装配现场管理、构件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对构件的生产、运输、入场、放置等均需要合理规划与调度。组织架构方面,首先为建设单位,其次为项目管理层,直接受建设单位管理,第三层为施工项目部BIM中心,与第三方和设计单位共同运作,并与施工现场的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量员、预算员、施工员等多方展开信息交流,由工程监理对施工现场各人员展开管理并与项目部管理层沟通。在完成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模型构建后,由BIM系统为项目参与方提供工作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后,信息的纵向化传递能够确保施工管理系统有效运转,为建筑材料生产商等项目利益第三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提供沟通平台。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涵盖施工方案、项目组织结构、施工总体部署计划、施工工程概要,其中工程概要涵盖工程目标、工程特点、工程概况等多项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施工总体部署计划,完善组织结构设计,明确关键人员岗位职责。在应用BIM技术后,施工管理的关键职位为质量员、施工员、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现场BIM总负责人。其中项目经理处于BIM模拟施工现场与实际施工现场之间的沟通桥梁位置,负责整个项目协调运转。在协调BIM模型构建与现场职工的基础上做好信息沟通。在BIM模型构建过程中,总负责人可发挥自身指导及监督作用,汇总实际施工产生的问题并上报给项目总工程师。施工人员则需了解BIM系统的操作要领,利用其软件客户端,使三维技术交底,提升现场管理有效性。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的融合
采用对比分析,传统的造价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于BIM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出现相应的损失,以此来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使得造价计算的准确性可以提升。
同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在其中进行时间以及成本等元素的添加形成模型,这样可以对造价实现合理核算以及有效管理,从而确保资金和计划合理安排。
2.2预制构件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预制结构的构件,这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最关键的部分。在工程施工前对预制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后对构件的生产都能够体现BIM技术的应用。在工程的设计阶段,BIM技术利用其高效的数据搜集处理功能,将建筑工程的信息进行整理,对这些信息进行参数化处理,通过BIM模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同时借助BIM技术的模拟手段对工程设计进行检测勘验,减小工程图与实际的误差,及时修改优化不合理的设计结构,有效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科学性和标准化。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同样运用了BIM技术的数据尽可能减少图纸与实物构件之间的误差。通过BIM技术将构件的信息数据传递给生产商,让生产商直接了解构件的尺寸大小、材料使用,能够提高构件的质量和精确度,提高之后的装配过程的效率。
2.3虚拟施工
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加深工程人员对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顺序的理解,也方便工程人员掌握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点,通过事前发现的方式,来制定对应的施工措施,从而整体地提升施工水平,并且BIM技术的模拟施工能够减少事后问题出现的概率,部分施工问题都能够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施工,工程人员通过将整个的施工过程模拟出来,能够增进施工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生产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整体上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操作从最初的2D往3D和4D转换,促进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为项目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实现远程监控
利用BIM模型可以全面对比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案,在最佳方案确定并且投入使用后可以整合处理各项数据信息,在BIM模型中录入工程实际施工中的数据,确保落实各项计划。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吊装工作相结合,可以将吊装质量提升,保证准确地安装各项构件,实现安装流程的优化,指导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人员要科学地检验施工现场内部各项预制构件,对预制构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进行重点检查,通过性能检验确定材料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要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调度工作,科学地分析各类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比对施工设计方案,将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中的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实际施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质量目标。此外,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应对措施。
2.5施工现场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不仅需要保证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质量和精准度,还应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展开有效管理,通过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预制构件存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还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各项施工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避免相应施工因现场管理不达标而出现问题。而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时,也应强化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应用力度,合理规划预制构件存放区域和预制构件运输路线,避免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因现场管理不达标而出现问题。此外,还应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规划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借助虚拟图纸将应急预案表现出来。方便相关人员灵活应用应急预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理,继而为创建安全文明的施工场地提供创新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为让建筑行业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关注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以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建造是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BIM技术就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技术。在实践中,需要发挥BIM技术优势,保证装配式施工质量安全,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东松.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管理应用[J].居舍,2020(22):141-142.
[2]鲍俊超.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3]蔡敏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的应用[J].居舍,2018(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