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毛强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路桥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路桥工程的快速发展,路桥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毛强
        安徽省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路桥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路桥工程的快速发展,路桥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目前,预应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路桥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然而,预应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1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运用普遍,占有核心地位,可推动道桥工程的发展。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合理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优化桥梁工程性能,使整体与部分间的比例更协调。在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时,会优化道路桥梁的实际建设,通过调整和分段施工等方法的应用,可满足实际的强度需求,保证施工的各流程均可体现科学的设计理念。预应力施工技术对市政道桥施工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中道路桥梁施工种类、规模均发生较大变化,在建设数量方面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2.1预应力技术在锚固施工中的应用
        锚固施工是路桥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为提高锚固施工的效率,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锚固施工的基本要素和施工工艺。其中,预应力技术的控制是保证锚固效果的关键。此外,工作人员除考虑实际施工效果等因素外,还必须对工程造价和工期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2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在市政道桥施工建设中,桥梁加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桥梁进行加固时,一般可通过受力部位提升承重性能,实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这一过程较为复杂烦琐,需要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
        目前主要的加固方法为桥面补强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在桥梁加固中达到最佳效果,通过降低部分压力,提高部分的抗压能力,强化钢筋的应用效果。通过大量实践可知,在开展道路桥梁加固的过程中,这种方法可使整体施工维持完整、统一,提高桥梁强度。
        2.3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公路和桥梁建设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利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合理改善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并确保结构的有效性和结构质量。
        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容易出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问题,严重损害道路和桥梁的整体结构。有效利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混凝土开裂、塌陷等问题,提高结构支点的工作能力,并从根本上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系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安全。
        2.4在桥梁弯矩加工中的应用
        对道桥的结构进行加固时,其本身具有相应的内应力,随着各方面受力的改变,其承载力也在改变。钢筋混凝土具有受力方面的不足,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时,可进一步优化实际的性能。实现高强度的加固时,采用优秀性能的材料,提高承载的性能,弥补缺陷。
        钢筋混凝土本身的构件,需要具备内应力。在加固前,应使钢筋混凝土在实际应变中处于最大值,使承载力接近极限。
        3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某大桥项目为跨江高速公路桥梁,桥梁总长1818m,属于特大桥,并带有一个8跨度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根据江河流域面积的变化,为保证桥梁两侧人员的安全,桥梁设计时考虑了两岸距离。根据地质标准,选择平均纵横比为31m的混凝土空心井作为主墩基础,并将其放置在泥灰层上。
        3.1施工准备
        采用预应力技术必须严格执行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在进行桩体建设时,要依据具体数量、尺寸、质量以及配合比等相关参数的具体要求严格确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最佳配比数据进行混凝土配置。

数据配比最优的评定标准取决于地质剖面图、地下水、深度等情况,根据配比决定灌浆参数,只有保证配比参数的合理,才能制备出具有良好均匀性与密实度的浆液。
        3.2严格建筑材料管理
        为了在大桥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预应力技术,需要提高对建筑材料的严格要求,以提高路桥的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应制定完善的建材选用和市场检验制度,使采购、检验人员能够按照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确保采购、检验工作规范化,提高建材质量。
        3.3钢绞线的合理安置
        道桥施工时,合理应用钢绞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利用先穿法对其进行安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方案,使其安置的方位更科学,符合实际情况,确保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出现了与土壤接触的情况,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导致钢绞线的生锈,需要不断加强其抗腐蚀能力,可维持长时间的使用。
        3.4钻孔穿束
        在钻孔穿束作业中,避免带水进行钻孔,否则会严重影响边坡沿线的地质。施工过程中应记录地层的变化情况、钻孔速度以及地下水等情况。如有塌孔现象发生,必须停止钻孔,开启固壁作业。锚索锚固的施工应保证在入岩10m以上,如果具体的施工地层情况与设计规定不相符,则必须严格按照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锚索孔径一般在0.15m以下,完成钻孔后应将孔内清理干净,避免降低砂浆与孔壁的黏结强度。在钢绞线下料设计结束后,保证波纹管定位准确,可以进行穿束。当穿束较短时,可以人工直接穿束;若因孔道较长且存在大量转弯点时,应在指定的波纹管位置开口,为穿束提供便利条件。在穿束过程中,每间隔1m,需要用扎丝绑扎3根钢绞线,并以此为一束进行穿束作业,封堵开口。
        3.5张拉施工
        根据施工规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张拉施工。张拉过程主要采用双控方法,分析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确定两者之间的误差小于6%。张拉施工中应开启高压油泵,直至接近钢绞线的控制应力,计算实际延伸量,及时顶压夹片、张拉,测量夹片向锚具伸出的长度,其长度不得超过0.03m。若过长或过短,需要分析并找出原因,采取合理方法和措施进行应对,保证施工质量。当超过0.03m时,应及时切除,利用密封工具罩进行封锚,直至完成灌浆作业再将密封工具罩拆除并清理。
        3.6混凝土浇筑
        在工程过程中通过使用预应力技术,应合理限制混凝土的实际浇筑量,在开展混凝土实际浇筑的过程中,采取全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根据施工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形式展开后续的施工。选择箱梁混凝土时,可采用插入式的方法浇筑,并使用插杆式的方法进行辅助,保障混凝土的实际作用可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3.7灌浆封锚
        将水泥浆灌入泵内后,通过高压胶管从出口压力驱动浆液。当浆液灌满且灌浆泵内浓度相同时,可将灌浆泵关闭并系在与橡胶管相连的灌浆管端部。当浆液流经真空端的透明管时,应关闭真空阀和真空机前端的真空机构。此时,水泥浆可通过止回排气阀自动排出。当水泥浆浓度与浆液浓度基本一致时,可关闭抽真空端阀门。此时,无须关闭灌浆泵。当其压力达到0.6MPa要求后,关闭灌浆泵和灌浆阀1min,待流道内的水和灌浆体排出足够且充满后,方可关闭灌浆泵和灌浆阀。在此过程应注意密封好锚头,在完成预应力张拉24h后实施灌浆作业,灌浆管采用抗压能力能够控制在1MPa以上的高强度橡胶管,确保连接稳固,防止出现脱管现象。
        结论
        预应力施工技术相对其他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采取这种技术可提高道路桥梁的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成本投入,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不断推广和发展预应力技术,对未来我国的市政道桥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经济发展可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光彩.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176.
        [2]朱怀宇,于富生.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4):58-59.
        [3]高守臣.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分析[J].中华建设,2018(4):110-111.
        [4]黄加福.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8(8):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