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吴佳琪
[导读] 对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既赋予了传统建筑文化全新的活力
        吴佳琪
        桐乡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
        摘要:对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既赋予了传统建筑文化全新的活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特征的深层次归纳提炼,又将推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特征,使其具备强烈的符号印记。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
        1.概述
        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传统建筑文化及元素的核心运用目的在于,系统性地梳理传统建筑文化中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装饰设计元素,将其中的精髓部分与现代建筑设计体系相互结合,以此来推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与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探讨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与传承发展方向。传统建筑文化的具体运用目标体现在两方面:①采取现代化设计手段,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传统建筑的物质特征,如采取解构手法,将传统建筑的设计结构进行分解与调整,从中提取关键的建筑符号与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以体现。②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内在原动力,结合现代审美文化心理,以现代化手段进行体现,如在建筑设计方案中体现“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等设计思想。
        2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2.1 天井空间设计
        从设计理念角度来看,建筑天井空间使得天、地、建筑在空间层面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从建筑特征层面来看,天井具有联系枢纽空间、解决封闭空间功能要求、延伸宅院视觉感受的特征。例如,在徽州古民居中,多数建筑外墙窗体尺寸较小,房屋室内自然采光条件差且空间内聚性极强,室内空间较为封闭。而天井空间的设置,可以通过天井解决室内空间的采光与通风问题,并形成烟囱效应。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基于烟囱效应,也可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较低程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城市建筑中人与自然的交流空间受限,难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融入天井空间特征,如在建筑室内开拓出开放式的天井空间,并将天井空间形式竖向化设置,使其向空中竖向发展,无须在地面展开空间,与现代高层建筑形式相结合。同时,为改善建筑室内装饰效果,通过接水口和引水板引入雨水来取得“四水归堂”的装饰效果。例如,在某现代建筑中,设计师在天井空间内融入水元素,于天井空间底部规划一处下沉式的浅水池,将浅水池形状与天井空间保持一致,在池底铺设一定厚度的人工砂土砾石,在池底正中铺设方形跳石与喷水装置。如此,池内静水与喷溅水花取得动静结合的景观效果,生动地模拟了传统徽派民居中“四水归堂”的景致。
        2.2 庭院空间设计
        在某现代建筑中,设计师借鉴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庭院设计元素与手法,在空间中心区域设置方正水体,栽植若干绿化植物,并设置木质栏杆与休憩平台、座椅等配套设施,通过门洞与墙廊,形成一处具有空间流动、开合、收放特质的庭院空间,并营造出亲密交流的空间氛围。
        2.3 厅堂空间设计
        在传统建筑中,厅堂也被称为客厅与堂屋,是用于聚会待客的宽敞房间。同时,厅堂空间与天井空间组合布置,将厅堂正对天井空间布置,以此形成一个相互渗透融合的半开放式空间,从而改善厅堂的采光通风效果,取得“四水归堂”的美好寓意。在现代建筑中,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与精神需求产生的明显变化,禁止完全照搬传统建筑中厅堂空间的设计手法,而是根据建筑类型与使用需求,对厅堂空间的构成特征进行调整。例如,在大型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厅堂空间,设置层次井然与对称平衡的空间布局结构,在所营造动静有序的空间氛围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思想。


        2.4 建筑色彩设计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往往使用黑、白、灰作为建筑装饰色彩,再点缀上一两种其他色调,与传统绘画体系中使用墨色加少量花青色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体现出素雅的典型特征,给人以平和淡泊之感。现代建筑中,设计师可采取传统建筑文化中“黛瓦白墙”的色彩组合形式,将灰、白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将粉墙与其他一两种色调作为点缀,设计出粉墙灰瓦、错落有致的仿古现代建筑,既可以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5 打造高差环境空间
        当前,在部分现代建筑工程中,由于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结构过于复杂,用地地块被分隔为若干零散地块,虽然通过基址平整施工可解决这一问题,但会加大工程量,并对建筑原生性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师可选择我国巴渝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中关于山地建筑的“取平补齐、天平地不平”的设计手法,针对建筑与地形无法有效契合的区域,通过吊层等工艺技术,在基址不平整的工程条件下开展施工活动,打造高差环境空间,使得建筑处于相同的水平位置。例如,在某山地住宅小区项目中,设计师在建设现场选择溢出坡度交换的坡地,在该地块平整处理出大面积基址,在基址上建设房屋建筑,于屋前处设置庭院空间。如此,在不明显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结构的条件下,可营造出较大的台地空间,并依托周围的山形地势,通过连廊与吊层空间将各处台地空间进行联系,形成层楼叠字的簇群面貌,丰富建筑群体的空间层次。
        2.6 外部景观特征
        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建设规模随之扩大,并在高层建筑中分布着形色各异的室内空间,切实满足了现代建筑多元化的功能需求。但与此同时,现代建筑大跨度室内空间的景观效果有所不足,难免会体现出生硬、冷漠的空间情感特征。因此,设计师可选择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充分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的外部景观特征,如引入假山体、水体与绿化植物等设计元素,起到提升空间层次、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环境、美化室内空间等多重作用。同时,还可选择在建筑厅堂空间内借鉴传统建筑文化中水巷道的组织形式,在室内通道中设置雨巷,并将室内雨巷与外部水街连通,使得建筑室内外水体循环形成活水,以此营造出灵动活泼的室内厅堂氛围,给人以和谐自然之感。
        2.7 建筑装饰技艺的运用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基本运用准则为,满足现代科学技术要求,从中提取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要素与设计元素,将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与建筑功能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如此方可赋予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以全新的活力。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三雕装饰技艺为例,由木雕、砖雕与石雕三种传统雕刻工艺组成,采取浮雕、圆雕和线刻等技法,体现着自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但从运用方法层面来看,为切实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应将三雕装饰技艺视为一种建筑符号语言,在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如作为室内工艺品在室内陈设,或是在室内家具上采取三雕装饰技艺,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强化建筑空间的艺术设计感,将现代简约设计风格与雕饰艺术复杂设计元素相结合。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图腾是对具体的建筑文化底蕴和抽象概念进行表述的方式,是一种通俗易懂的信息符号,而现代建筑中的图腾则是对一种事物进行总结以及提取精华的方式,其代表了地方的民族特征和人文精神,是一种获得了大众认同的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图腾是至关重要的构成体系,代表了古人对建筑风格的喜好以及古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现在建筑设计中也融合了这一特征,在许多建筑中人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许多地方的图腾符号。现代建筑设计注重的不再是对图腾的叠加,而是将图腾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历史意义挖掘出来,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文化及要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将使现代建筑设计质量得到质的飞跃,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设计师应跳出原有的思考模式,积极探索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向及思路,在现代建筑中充分体现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翟晞翔.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
        [2] 冯艳林.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