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尤越
[导读] 我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
        尤越
        13092819941003****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而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前期充足的准备,在前期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造价估计有利于建设方更好地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项目建设,合理的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帮助建设单位更好地按预算成本计划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浪费,通过成本的把控,最大限度地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建设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还存在许多不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情况日益严重,所以有必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超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解决工程建设造价预算超支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原因:对策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意义
        首先,工程的良好开展必须要以完善的工程造价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施工中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科学配置:其次工程造价包括诸多项内容,比如图纸设计预算、材料预算、设备预算等等,通过合理的造价预算能够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着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其对工程的良好开展意义重大,同时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
        2.1对工程项目情况了解度不够
        首先在建筑工程各项活动开始之前预算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规模、成本情况以及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有效的掌握,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为预算的编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很多预算人员并没有深入到工程施工现场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而是省略了这一重要步骤,仅仅依据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来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从而导致预算与工程实际出现很大的出入。再有就是因为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一些预算工作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并没有发现工程的内在问题以及一些隐蔽的工程和相关工序等,导致预算与实际出现很大的偏差,在预算中普遍存在漏项、缺项、错项的情况,因此预算也无法对实际的成本支出进行预测,工程出现严重的超标。
        2.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不足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来对整个过程的造价情况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致使实际的工程支出超于工程预算。特别是那些规模比较大,资金成本比较多同时施工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其更是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造价监控,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并没有对这一方面子以高度的重视,不仅监管人员比较欠缺,而且工程管理也不严格,所以也非常容易导致预算出现失控。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不完善,不仅会导致建筑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也会导致成本出现超支情况,进而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缩小,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出现债务危机,甚至破产。
        2.3为获得中标缺乏项目规划
        由于投标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在参见项目中标时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没有实现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经验、资金状况以及企业的优势进行充分分析,也没有制定科学的计划,而是仅仅以低价的方式来获取中标,而这种企业通常因为自身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压缩成本支出,对原有的实际技术方案进行改变,施工变更也比较随意,从而致使建设成本出现失控,不仅影响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导致成本大幅度攀升,企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坏。


        3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3.1建筑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的意义
        严格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的控制管理理应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项目的决策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包括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亦是环环相扣,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工程的建造之前,就应建立一套科学且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从而在项目的开展阶段,让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同时在最大限度上谋取更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决策阶段制定严格的审查制度
        建筑工程在进行项目实施之前,首先必须要具备一套严格的工程造价审查管理制度,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上,尤其是基坑支护、高支模等专项施工方案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控制专项措施实施时所要产生的费用,设计方案一旦需要变更或者补充,那么在经济技术的签证就必须要进行定性定量的合理审查,确定既定事实是否真实存在,量化的过程是否真实有效。包括在基础等隐蔽部位的隐蔽记录审核时,也要及时的进行签字确认。另外,对于合同上所规定的需要进行认质认价的材料和设备,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上所说的程序执行,切实履行合同上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因合同失约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赔偿问题。另一方面上,为了避免在竣工结算阶段的材料价格以及人工费的调整上无据可依,在工程形象进度方面也要进行严格的审签,从而把控好进度款的支付。由此可见,采取在工程实施的决策阶段进行科学的审查制度亦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3.3施工阶段中把控质量与进度
        -般来说,在项目工程的建造上,70%的费用都来自于对材料的采购方面,但由于近几年的建筑史上材料的价格起伏变化太大,建设单位在对材料的用量和质量控制上,都存在许多的漏洞,那么就材料的供应责任上应该进行合理的责任分配,最好是由甲方负贵材料的订购,并且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实时的审查和监督,乙方就负责与供货单位签订采购材料的合同并组织材料的购进,这样,既对材料的价格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材料的质量,在进行材料款项结余的时候,也可由甲方将材料款项直接拨付给材料供应商,也能侧面的防止乙方进行挪用,确保工程材料的及时供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在其他的30%的费用核算上,包括定额套价和取费标准,在结算之前都应该进行准确且详细的费用估算,有必要的时候也要进行适当的审核,避免施工单位重复套用定额,故意加大工程造价的情况出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4竣工时期进行综合性核实
        竣工时期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囊括了两大方面。一是竣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竣工结算计量计价以及配合实时的竣工结算审计等,这一阶段亦是工程进行综合性总结的阶段,亦是承包双方经济利益的核心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针对所有的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核实,包括对招标文件、施工中所签订的合同工程量的清单等经济技术资料都要理清理顺并进行详尽的分析,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都能得到实时的控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和施工方案的变动以及材料价格市场的波动等因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可以通过科学构建预算编制和加强造价人员岗位培训等对策来实现。只有做好自然方面的成本把控,才有可能制定出最准确可靠的项目造价预算编制方案,避免项目造价超预算的频繁发生,保障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凡.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要点与控制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1(07):69-70+77.
        [2]程梅,祁巧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对策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1):98-99.
        [3]杨茜月.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砖瓦,2021(01):132-133.
        [4]张观明.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N]. 晋中日报,2020-11-19(007).
        [5]刘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产生的原因与控制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