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俊峰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3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建筑防水已成为工程施工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也成为决定工程使用功能、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成本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到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混凝土防水施工控制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效益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措施
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概念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是在施工中利用密实性好、渗透性能高的材料形成的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作为一个较为常见的承重体系,其结构本身既存在着承重性能高,又需要具备着防水性要求。在目前的防水工程中,大多混凝土结构都是以有机或者无机胶结材料为主,在固化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收缩而引起内应力,而水泥无机胶结材料还会由于多余水分的蒸发而产生干缩应力。在这种基础上,混凝土结构要想达到高性能防水要求,就必须要在水泥或者混凝土施工建设中提高工程质量、加大施工建设力度,从而实现高密度、高防水性能的要求。
2防水混凝土施工配置策略
混凝土结构是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中一项极为关键的结构体系,其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结构体系。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也不断得到更新,施工技术变得日益丰富。在混凝土结构中,防水性能的高低和混凝土结构本身密实度、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配置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材料选用的同时,还需要对其配置方法加以分析。在配置工作中,对于防水混凝土而言必须要采用高强振捣机械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并且振捣时间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严格控制振捣工序,避免在工程中产生漏振、欠振甚至是出现没有振捣的现象。在浇筑完成之后,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及时用草帘覆盖。砼硬化后,要有专人负责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如出现蜂窝孔洞,可把松散地方剔除,精心处理后,再用掺PNC的砂浆或细石砼修补好。
3 提高混凝土的节构自防水的措施
3.1 进行科学的地基设计,设置沉降缝
依据国家规范和要求,进行全面的前期地质勘查,设计院应该通过专家论证和具体的荷载传递进行地基力学计算,确定地基的形式和相应的参数。沉降缝是为了防止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变形缝。沉降缝的设置的情况有:建筑物连接部位比较薄弱形体较复杂;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部分高差在两层以上或大于10m时;分开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在地基承载力相差很大的地基土上建造房屋时;当建筑物相邻部分基础形式不同,宽度和深度相差悬殊时。出现以上情况其中之一时,需要设置沉降缝。沉降缝是从基础到屋面所有的结构全部断开,分别沉降。
3.2原材料优选和混凝土级配优化
要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各种原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要求,含泥量、粒径、吸水率、砂率等要严格符合要求。同时,为减少水泥水化热,水泥要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减少硬化收缩产生裂缝的可能。另外,可加入少量的粉煤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性,改善其抗渗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严格对水灰比、含砂率、水泥用量和灰砂比进行控制,以减少混凝土中毛细孔、沉降缝隙、接触孔等,阻断其形成渗水通道。
3.3钢筋绑扎
钢筋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移位,造成露筋。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材料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实,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3.4混凝土拌制、运输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略长,一般不少于2min;掺入引气型外加剂,搅拌时间应为2~3min;掺入其它外加剂应根据相应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适宜的搅拌时间也可通过现场实测确定。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及漏浆。拌好的混凝土,常温下应于半小时内运至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运送距离较远且气温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
3.5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浇筑采用连续浇筑,浇筑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入仓时注意泵车卸料口接近仓面,缓慢下料,避免扰动钢筋或预埋件。混凝土振捣主要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器,局部辅以人工捣固。每点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混凝土表面不下沉或不冒气泡为准;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中5~10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需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混凝土浇筑至顶面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平,并采用圆盘抹光机粗抹一遍、精抹一遍,最后人工收面压光。
3.6混凝土的养护
不同水泥品种的养护时间有所区别,通常在混凝土终凝后需浇水养护14d以上,并进行覆盖养护。
如果是夏天,气温较高,应在12h内浇水覆盖,并且增加洒水次数,保持表面湿润。地下结构外墙应带模养护,即将模板主次龙骨拆除后不拆除模板,浇水养护。由于地下外墙一般采用混凝土标号较高,混凝土在模板完全拆除后由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表面温度较高,易出现龟裂及温度裂缝,故及时养护并且不拆除模板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3.7二次抹压工艺
为了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在浇筑完毕后,可以用木抹进行抹平,在初凝之前,用木抹进行第一次的抹压,可控制混凝土表面的非结构性裂纹的产生。在终凝之前,进行第二次抹压操作,可以有效挤压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形成的孔隙。
4混凝土开裂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4.1 产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水灰比设计、骨料级配、外加剂掺量、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用量等。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好,无法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或者由于施工时振捣不均匀、不密实而造成的蜂窝、麻面、孔洞,或者由于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好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纹,从而导致结构渗漏。
4.2 预防措施
(1)一般混凝土浇到设计标高后,用刮杠刮平,木抹子第一遍搓平,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收面,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脱水干裂。(2)预防温度裂缝,可从控制温度,改进设计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砼性能,减少约束条件等方面入手,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选用良好级配的骨科,加强振捣,以提高砼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4.3 质量注意事项
(1)根据配合比结果,对各原材料的重量需严格控制,尤其是在工地现场掺加添加剂时,需采用电子秤称重并安排专人复核。(2)添加剂在存放时需注意通风,且需存放在干燥的地方。(3)添加剂进场后需进行材料检测,满足性能指标后方可使用。(4)混凝土浇筑前,需在现场实测坍落度,待其满足要求后方可入仓浇筑。(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振捣质量,严格控制来料速度和浇筑时间,确保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
4.4 施工质量及细部结构的处理
保证结构自防水质量。此部分并非要求只在结构材料中掺入防水材料,而是
强调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砌筑工程的灰缝饱满度和勾缝密实;抹灰工程粘结牢固、无龟裂;门窗洞口塞缝饱满密实以及穿墙、穿楼板孔洞预留套管周边无缝隙;卫生间导墙与楼板结构结合密实等。这是整个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的基础。基础不坚实,防渗漏体系就不稳固。
(1)室外工程防渗漏重点环节:混凝土结构外墙及屋面板浇筑质量;穿墙螺杆、架子管等孔洞封堵及防水;穿墙及穿屋面管道预留套管构造;开敞阳台设置高差、排水地漏设在远离外墙一侧;露台设置反梁;防水基层找坡、防水层施工(附加层及立面收头)及保护等;选用暗散水的建筑,雨水系统应设计成有组织排水,禁止堆坡地形和花池借用建筑外墙,建筑外墙防水必须高于室外地坪 500mm。
(2)室内工程防渗漏重点环节: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构造设计,包括同层排水降板、卫生间反坎及现浇混凝土门坎、管道井反坎、预留楼板及墙套管或止水节等;混凝土楼板浇筑质量、结构后浇带和沉降缝做法;结构闭水试验;楼板预留洞口封堵质量;防水基层找坡、防水附加层、防水高度、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质量及尽量避免管线穿越门坎等。
(3)建筑外门窗工程防渗漏重点环节:门窗洞口收口及附框(若有)塞口质量;洞口外侧保温板满粘、玻纤网反包;窗台坡度;洞口周边涂刷 JS 防水涂料;窗口外檐滴水或鹰嘴设置;门窗拼脚质量;正确的门窗固定方式;主框螺丝孔密封、发泡剂及耐候胶的施工质量等。
(4)地下工程(含覆土种植之地下车库顶板)防渗漏重点环节:混凝土结构浇筑质量;设计允许荷载对施工材料、机械堆放的限制要求、模板的拆除条件;防水基层找坡、防水施工质量及保护。
(5)外墙防渗漏重点环节:建筑外墙全部采用混凝土外墙,增加结构自防水能力,取消砌筑外墙做法,窗下墙等可以采用聚苯板同主体结构隔开后一次浇筑,或者采用低标号混凝土二次浇筑做法;窗洞口周边的保温板排版控制;墙外侧聚合物防水砂浆施工质量;墙体预留洞口封堵和外保温层的防渗漏。
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技术日新月异。防水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构筑物)的强度、抗渗性及安全性,更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否。在未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将愈发完善。
参考文献:
[1]丁庆权.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施工防裂防渗漏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3):59.
[2]郭素敏.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合理运用[J].江西建材,2019(19):72.
[3] 任林. 浅谈确保房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J]. 河南建材. 2019(01)
[4] 周启亮. 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