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国有固关林场 陕西宝鸡 721200
【摘要】为了做好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该项工作的基本原则,随后提出对应防治技术。依照技术展开综合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并第一时间治理病虫害。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
0.引言
病虫害是林业发展的“大敌”,若不做好综合防治工作,病虫害就可能在林业区域内大面积的扩张,使得大量林木死亡,这不仅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还影响到国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非常重要。而该项工作的开展不可盲目,必须针对林木栽植、培育的各个环节展开,同时防治技术要正确,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1预防优先、及时处理原则
绝大部分病虫害都具有传染或传播性,且传染或传播能力较强,这一特质在林区内还会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林区内林木密集,所以更容易传染或传播),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大面积影响。在这一条件下,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最理想效果就是避免病虫害出现,因此防治工作要预防优先,但实际情况中无论如何预防,病虫害依旧有概率发生,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处理,这既为预防优先、及时处理原则的体现。该原则下,病虫害发生概率应当降至最低,同时不应当出现大面积影响,做到这两天就说明工作符合该原则[1]。
1.2对症下药原则
针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工作人员必须秉持对症下药原则进行处理,即林区病害、虫害种类繁多,因此采用单一方法可能无法处理病虫害,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技术进行处理。围绕这一要求,建议工作人员先对病虫害进行识别,了解具体情况后进行技术选型,这一点不可忽视。
2.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从预防、处理两个角度上,下文将对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2.1预防技术
林业病虫害的综合预防技术可分为两个板块,分别为基础预防与技术预防,各板块内容如下。
2.1.1基础预防
林业病虫害综合的基础预防工作涉及造林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大体可以分为3个步骤,具体如下。
(1)科学选苗
选苗是造林的第一环节,该环节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选择涨势茁壮、无病斑、无虫害迹、抗病能力良好的树苗,这一类树苗本身感染病虫害的概率较小,因此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所选树苗满足林业病虫害综合预防要求,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观察,秉持科学理念作出选择。
(2)栽植除虫卵、除病菌
通常情况下造林栽植工作要在初春时期开始,原因在于该阶段气温较低,利用低温可以尽可能杀除环境中的虫卵、病菌。具体方法为:虫卵或病菌一般都深埋在地下,以便过冬,来年春天会孵化或开始活跃,而在初春时期的栽植工作中对土地进行深翻,可以将地下的虫卵与病毒翻出,使其暴露在低温环境下,这时低温就会杀死虫卵与病菌,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另外,深翻过程中还要注意除草,因为杂草不仅会争夺土壤养分,还会惹来害虫或给病菌提供自养,所以除草也是必行之举,同样具有预防作用[2]。
(3)修枝
修枝是林木培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主要作用是集中林木养分,便于林木生长,但修枝还具有一定预防病虫害的附带作用,即在养分集中的情况下,林木生长态势良好,能快速壮大,因此通过修枝可以保持林木良好的抗病能力,故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2.1.2技术预防
在造林栽植中还建议使用混林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提高林木本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还能利用生物天敌关系来预防虫害。使用该项技术时要注意三个要点,具体如下。
(1)生物的天敌关系
不同树种会迎来不同的昆虫、鸟类或者其他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捕食者与食物的关系,因此只要正确了解这些关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关系选择相关树木,借助这种关系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以白杨树、橡树为例,其中前者容易吸引天牛,而天牛对于白杨树而言是虫害,这时就可以在白杨树周边种植橡树,橡树能够吸引啄木鸟等鸟类栖息,借助这些鸟类消灭天牛即可。
(2)混林比例
无论采用何种树木进行混林栽植,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注意混林树木的比例,否则可能导致树木争抢养分,对双方不利。关于混林比例,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树木本身的养分争夺能力来判断,即争夺能力强的树木占比应当小,反之争夺能力弱的树木占比可以相对大。总而言之,混林比例非常重要,不同树木的占比必须得到合理控制,否则不利于林木生长,病虫害预防效果也会下滑。
(3)混林方法选型
混林技术在长期发展下有了多种方法形式,在不同情况下要选择正确方法,否则技术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常见的混林方法为:①行间混林,应用中将两个以上的树种分为若干队列,各队列中树木位置错开,不可水平重叠,这样就实现了株间混林。株间混林的特征是树木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树木的相互作用影响发生较早,故必须做好树种配置规划工作,以免负面影响;②带状混林,过程中每个树种要连续种植三行,形成一个种植带,再在周边采用同样方法构建一个由其他树种组成的种植带,如此循环就实现了带状混林。带状混林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缓冲种间竞争,一般情况下树种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且即使发生冲突,也能通过抚育等方法进行调节。
2.2处理技术
林业病虫害综合处理技术大体可分为X个步骤,具体如下。
(1)病虫害监控
要处理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就必须先了解林区内是否发生了病虫害、病虫害具体类型,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对病虫害进行监控,目的是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了解病虫害情况。病虫害监控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工定期巡检模式,该模式主要依靠人工定期对林区进行全面巡检,观察树木表面,判断是否存在病斑,同时观察林区内昆虫种类,判断是否存在有威胁的昆虫,观察中发现病斑或害虫,就要及时扩大巡检范围,确认病虫害规模,随后上报,准备处理。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林区内安装观察设备,诸如摄像头等,这些设备能够提高监控范围与巡检效率。
(2)病虫害处理方法选型
出于病虫害处理成本与效果考虑,在病虫害处理之前要根据病虫害规模来选择处理方法。目前,比较常见的病虫害处理方法有:①灯光诱杀法,该方法主要针对虫害,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夜晚亮灯,促使昆虫遵循灯光飞来,这时就可以通过各种杀虫手段进行处理。该方法比较依赖人工,故效率慢、处理效果不彻底,因此一般只能应对规模小的虫害,或者作为林区日常病虫害防治手段使用,可控制病虫害规模;②生物防治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也是生物的天敌关系,但不同的是该方法除了可以通过混林自然吸引天敌前来处理虫害以外,还能通过直接引入的方法来处理害虫。生物防治法的优点在于环保性突出、长效性好,但具有不易控制的缺点,故一般可用于大规模虫害,同时建议配合其他技术一同使用;③药物杀除法,该方法可以针对虫害与病害,因此适用面广泛,工作人员只要掌握病虫害类型,即可选择对应药物进行处理,借助药物能够杀除病菌与害虫。药物杀除法效率快,但成本高,同时可能危害林木,故不建议频繁使用,同时在使用中要严格依照规范执行。
3.结语
综上,遵从基本原则、正确使用防治技术,可以降低林区病虫害发生概率,并有效处理已发生的病虫害,因此该项技术能够保护林区免遭病虫害影响,这有利于我国林业工程建设,促使国内生态环境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梁万芳.关于新时期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v.40;No.357(16):75-76.
[2]王和朋.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00(00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