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优化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徐军
[导读] 摘要: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青冈县柞岗镇人民政府  黑龙江青冈  151600
        摘要: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些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国家对农业生产建设方面也更加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与推广工作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依托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摒弃传统工作理念,强化和提升农机管理与推广力度,促进其工作模式与方法的转型,是当前乡镇基层农机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首要工作。
        关键词:基层农机管理;农机推广;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级提出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我在福建省惠安县山霞镇从事农机工作多年,认为加强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与农机推广力度,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显得更加紧迫。
        一、强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必要性
        强化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不仅是为了提升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提升经济收益,同时更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强化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具管理,可有效的深化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控农业灾害抵抗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农机推广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
        农机管理、技术推广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第一满足农村发展现代化要求,符合建设新农村的基本目标要求,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全覆盖,促进农机具推广、维修等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供给持续化、连续化,促进生产操作实践化、立体化。第二与区域生产目标要求相适应,满足现代化基层农机管理力度和深度发展计划,为农机、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提供服务支持。第三满足基层乡镇农机管理计划要求,以农机具推广为立足点,强化农机具管理,可为农机供给、作业、维保等提供保障。
        不断兴起的农机合作组织,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普及,提供了技术、设备保障。如:農机合作中以农机为桥梁有效连接农业种植大户与规模化农业生产种植,调动区域农民生产主动性,深化了农业技术化、机械化发展程度,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二、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1、完善农机管理体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建设现代化、机械化,完善农机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健全农机管理体制。在农机人员部署与安排方面要做好人职匹配,有序开展,基层农机局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农机人员配备标准,对基层一级农机人员进行统一部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农机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必须要确保工作的专业性与专一性,不允许任何政府部门随意抽调。同时,在农机管理职权法律方面要进行完善和明确,从基层农机安全管理机构来看,其执法主体资格、职权都是法律所赋予的,因此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一切管理与服务工作都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完成。
        2、加强自身综合管理
        农机站的自我建设,是农机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因此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工作人员的权限与职责,能够根据员工绩效展开科学的激励与奖惩,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促进农机管理工作的稳步前进。具体要根据分工情况进行一定的考核,优者奖,劣者罚,充分调动干部及职工的积极性。
        三、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优化对策
        1、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宣传推广工作
        在充分响应上级的号召下,农机管理员应当积极配合省、市、县政策,领会相关宗旨,自觉提升对农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参与农机推广活动,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引导农民认识、理解、重视机械化生产的意义与重要性,由内而外的主动学习农机推广知识。对此政府可采取鼓励、引导、奖励等政策充分带动农机购买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效率。


        为了提升农机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积极的农机推广宣传是必要途径,对此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可以做到:
        (1)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媒体途径,拓展宣传途径。利用多渠道宣传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农机政策等。根据政策逐层向下级传达,落实农机下乡,保证基层农民感受到惠农政策和政府的支持。在进行农机购买、推广过程中,保证公平、透明、公开,提升农机购买率、使用率,充分为农民利益着想,保障农民的切实利益。
        (2)宣传推广到基层,重视实践操作,向农民普及机械化知识,提升其操作水平,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农民对农机的认知、理解与应用。在进行农机推广时,农机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指导工作,指导农民实践操作,解决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转变农民对新型技术、新机械的认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农机具的认可度,提升先进农机具的利用率,激发购买欲望,拓展农机具基层推广范围。
        2、拓展农机推广新领域
        为了有效促进农机推广,提升农机推广的服务价值,应当在坚持为农民办实事的理念影响下,重视创新农机推广工作,拓展服务模式等途径。在此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现实,目前仍处于农机推广的初级阶段,发展较为弱势,政府人力物资投入有限,因此在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有效的提升农机推广的影响力,不仅要重视强化人力物力投资,同时提升政府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将惠农服务理念落实到农民生活中,坚持广大人民为中心始终为人民着想,在此思想下,拓展农机推广领域。与此同时,又不断创新与优化服务方式,建立网络化农机服务模式体系,促进农机推广网络的联动性。   4.3 创造良好技术推广环境
        现阶段,国家、省级已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促进并保障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各行各业重视农业发展,为农机技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要重视农机推广,强化相关领导,以法律为依据规范资金投入,加大新项目经费投入。农机推广部门更是要重视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现有工作思路,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支持条件。在政策的号召下,树立正确指导思想,以现代化农机发展带动农村进步。各部门认真执行本职工作,重视农机技术推广,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响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技术人员的优势与潜力,以法律基础为规范,优化社会化服务,促进服务多样化发展,强化农机技术的基层推广效果。
        3、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
        各级政府应支持农机推广项目,自上而下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关政策,强化项目推广,加强相关培训工作的落实。由政府领导财政部门配合,各级企业支持,为项目推广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设置补助、拓展项目推广效果。但农机推广项目审批较严,应当按照相关流程强化并规范项目补助,争取乡镇有关部门的配合,不仅争取资金补助同时要设立相关培训课程,普及新技术。
        4、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站点
        在进行农机基层推广时,可充分利用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强化示范点建設,规范示范点的管理,控制其有效运行。在农机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完善农机示范点的推广功能,设置农机使用培训、示范推广、咨询服务等项目,加强农机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各生产企业、推广部门、农民之间的联系,通过各部门的联合强化推广影响力,提升推广价值,并以此为保证不断优化农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推广实效。
        四、结束语
        对基层农机推广与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旨在推进乡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促使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苏启盛.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探讨[J].南方农机,2019,49(17).
        [2] 陈海涛.新时代如何加强农机安全监管[J].山东农机化,2020(4).
        作者简介:
        徐军,男,汉族,研究方向:农机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