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景观评价与设计理论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郭若林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景观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大连鸿玮置业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景观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人通过感官去体验环境并获得信息,人类的发展具有视觉化趋势,视觉在感知体验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了解观赏者的主观评价从而进一步开展科学的视觉景观设计,对景观的价值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现状研究、评价与设计内涵、评价与设计方法体系三个方面对视觉景观开展研究和探讨,为视觉景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视觉景观评价;设计理论;研究分析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追求的是满足人类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通俗来讲就是园林景观设计既要有功能性又要有观赏性。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获取信息,而视觉元素是组成视觉对象的基本个体,为人类接受和传递信息提供了渠道,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
        1现状研究
        1.1概念界定
        视觉景观能够在不同区域给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印象和感知体验。在研究中指出:视觉景观的视觉形象较为特殊,能够基于人类的视觉特点产生不同的美学特征,但在景观内涵的展示上充分遵循了美学规律,可通过与不同空间实体的组合,对人居环境氛围产生特定的影响。视觉景观集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所有特点,通过与人类生态系统的组合,能够衍生出一种具有复合型特点的生态系统。任何景观都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综合体,具有生态、文化、经济等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感官知觉。本次研究中的“视觉景观”概念界定为:运用园林设计手法将各个园林要素,诸如水体、山石、绿化、小品、地形等创造性的组合而成的环境综合体,是人性化的、审美的、体验的、科学的园林空间环境,其包含客观对象和以视觉感知为主要途径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及其综合。评价要素包括自然物质要素、人工物质景观、视觉要素以及心理因素。
        1.2研究现状
        在视觉景观的管理方面,对视觉景观进行评价能够为景观监督提供支持,为景观的规划研究提供指导。因此,其能够改善景观的管理决策质量,促进综合决策的效用发挥。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对景观视觉研究这一课题开始有了较高的关注,英国地理学家阿普顿认为期望和掩蔽是景观视觉评价的关键,公众偏好模式与成分代用模式两种景观评价方法。心理学领域中的S•开普勒和R•开普勒教授,提出风景具有可解性和可索性。与此同时,随着景观视觉研究关注度的提高,景观品质的评价成果只有与评价需求、景观规划、景观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实质效用。很多西方国家在较早时期就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视觉景观资源的管理系统进行了规范,使景观资源的建设、保护、管理、服务等工作更加的协调,这些法案的颁布,推动了景观视觉环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视觉景观的研究内容按性质可大致划分为视觉景观质量评价和视觉景观影响评价两大类,按所处阶段可划分为现实状况的评价与未来变化情况的评价。针对视觉景观质量的评价主要以观察者的视觉感知功能,对景观属性、景观功能、景观形式、景观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判,即某一处景观的视觉意义上的优美程度评价。视觉景观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分析原本相对协调的景区环境受负面实体因素介入的影响程度,促进景观可持续利用。
        2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2.1“点”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可以是单一的构成,比如一个雕塑、一个构筑物,也可以是结合了“点、线、面”等其他元素的复合构成,比如一个景观节点。与其他元素相比,“点”元素体量最小,通常是应用在景观空间的核心位置,是为了成为某个场地或者整个项目的视觉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的是“点”的设计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整体,在设计时应仔细考虑“点”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脱离了整体,“点”设计的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
        2.2“线”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连续运动轨迹称之为“线”。“线”与“点”一样,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线”元素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形式。直线能体现出一种规则、刚硬、强烈的感觉,曲线会给人一种自然、柔美、舒缓的感觉。“线”元素还有实线与虚线之分。常见的实线有划定场地范围的边界线、不同材质之间的分隔线,修剪整齐的灌木线等等,通过对各种线元素的合理组合,可以起到明确空间范围,体现材质纹理,表达景观层次等作用。除此之外,譬如整齐排列的景观灯柱、重复出现的铺装纹样,高低错落的植物树冠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虚线”,同样能够起到引导视线、强化设计、体现自然等作用。
        2.3“面”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元素中“面”元素的体量通常是最大最广的。它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单一元素,比如一片湖面、一块草地,一块铺装。也可以是“点”元素或者“线”元素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也可以转化而来,比如一个廊架、一个小品、几盏灯具、一片竹林共同形成的一个“观赏面”。与“点”元素注重精巧、细致不同,“面”元素更多考虑的是多个元素相互结合后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各个元素之间的尺度关系、虚实变化,只有各元素之间相互协调,最终才有和谐融洽的景观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显得杂乱无章。
        2.4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色彩的魅力,作为美学应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元素,色彩的使用在园林设计中能给人以最鲜明、最。比如红色使人感觉强烈、热情、饱满;黄色会使人感觉温暖、愉快、丰收;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蓝色能表现明朗、冷静、忧郁;黑色给人感觉沉静、严肃、庄重的;白色体现纯净、光明、圣洁的意味;灰色给人柔和、古朴、平稳的感觉。在具体设计中不能盲目地搭配颜色,一味地追求色彩的丰富多变,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场地风格明确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风格来确定基调色,如儿童乐园、游乐场等项目,体现的是一种青春活力、充满热情的感觉,可以多采用高明度、高对比,种类多样的颜色搭配;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等项目,体现的是一种休闲放松,惬意生活的感觉,可以多采用中、低饱和度,种类多样的颜色;如陵园、烈士纪念馆等项目,则要求体现庄严肃穆的感觉,要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的颜色,而带有大体量建筑的项目在选择基调色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建筑外立面的颜色,选择相同色调的颜色有利于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因此,色彩元素的应用只有体现项目主旨、符合色彩美学才能对设计起到提升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应用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和色彩元素提升观赏者的视觉美感,利用空间设计、色彩搭配设计等方式打造更加多样的设计区块,为人们创设良好的视觉环境,也能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为城市推进建设进程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珊.论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28):82-83.
        [2]谢婧蕾.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10):204.
        [3]周胤斌.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中视觉设计要素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20,43(12):81-82.
        [4]宫洁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36):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