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汪薇薇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汪薇薇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有所增加,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生活方式,也将一些带有乡村气息的景观加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来。
        身份证号:34102119910407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有所增加,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生活方式,也将一些带有乡村气息的景观加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来。这样的设计原则也正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该将乡村景观有规划的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来,丰富园林景观内涵的同时宣传与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随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风景园林设计由城市转向农村,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也不仅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单一视角,结合了园林规划的艺术性、体验感,因而促进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融合发展,使乡村景观成为了人们比较重视的景观设计理念之一。乡村环境也与人们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就更需要将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与乡村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与乡村生态的和谐发展,确保乡村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机融合。
        一、乡村景观含义与特点
        (一)乡村景观含义
        乡村景观作为我国风景景观类型中作为广泛的一种,其涵盖的范围是极广的。具体来说,乡村景观是指以田园风光为核心的,主要分布在我国乡村等城市边缘地区的自然人文风光。乡村景观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自然田园景观和人文风俗要素两部分构成。乡村景观中的自然田园景观主要是指,以普通的农家田园要素所组成的自然景观,如金灿灿的麦浪和一望无际的农田以及其他的农家耕作景观等。而乡村景观中的人文风俗要素是指在以人为核心所构成的一系列事件和文化因素,如农耕丰收的节日、相应的农耕文化符合等。
        (二)乡村景观特点
        具有多样性。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下孕育了大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上,造就了千差万别的行为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元素的展现上自然不尽相同。乡村景观体现的是当地的文化、习俗,自然会因为所在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乡村景观,大多不尽相同。
        具有实用性。秋收的农作物、山上的果蔬等诸多元素组成了乡村景观中的风景因素;而在稻田里辛勤耕种的农民、在山上采集果蔬的农民等构成了乡村景观中的人文因素。土地作为大自然馈赠给乡村同胞的重要资本,是支撑农民生产、生活的不可或缺元素,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根本,因而乡村土地就成为了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因为土地是乡村景观人文因素中无可替代的元素,具有生产性。因此,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不同,其不仅拥有审美性,同时还兼具了实用性。
        具有原始性。相比城市景观,乡村景观主要以自然风光为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自然性和田园特性,与水泥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不同,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给人以更为原生态的视觉体验,表现手法和线条感相对粗犷[1]。
        二、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的意义
        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其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能够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我国的现今发展而言,城市化的进程在越发的加快,城市的面积也在日益的扩大,城市内部的等级分化也越加地明显,逐渐分化成为了超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等各个城市等级。这虽然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加地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日益加快的城市生活节奏是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而将人们所熟悉的地区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融合,能够使得人们在身心疲惫时,发现自然生态的美好,从而激发起生活的意志。其次,将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合,有利于形成风景园林自身的风格特点,进而增强其吸引力,摆脱原本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风格类似的困境。
        乡村景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着重要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增添乡村景观特色不仅仅是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需要。长期居住在城市中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乡村生产的实践活动中,缺乏乡村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其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理解力相较于长期参与到实践中的孩子们差一些。乡村景观的出现可以增加孩子们参与乡村实践中的机会,加深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不足的问题。园林规划设计中增加乡村景观能够让人们沐浴在地域文化之中,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此以往既能够增添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多样性,又能够更好的宣扬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策略
        (一)规范设计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能够更好地提高风景园林的整体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和冲击,也能够优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但是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如果没有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随意的复制乡村景观,就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不仅无法为整个风景园林设计添彩,还会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感受,给城市的要么带来一定的破坏。要先对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进行确定,让当地居民更好地了解乡村景观设计规划的规则和意义[2]。这样才能够在后期的具体操作中实现更高的水平和价值,对资源也能够形成更高水平的开发和利用。在进行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艺术性、先进性、以及文化性等特征,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设计,考虑好一定的空间结构。还要考虑到各种景观的色彩配合,这样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体验。
        (二)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
        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在我国进行任何的项目建设所需要注意的一点。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是指,在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所采取的融合举动是否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是否对于环境是有害的,能否做到尽可能地减轻环境压力。要在对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之后,才开始进行相关的园林规划工作。比如,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统一,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设计相关的农家乐项目,进行相应的果蔬种植,通过游客亲手摘取果蔬的方式来吸引游客,这样就可以增强园林的吸引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施加的压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注重保留乡村景观的自然特色
        注重保留乡村景观的自然特色是指,在进行园林设计中要注意运用乡村景观内的动植物要素,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并且还要注意对农业特性的运用。比如,对于乡村景观内的动植物要素的应用,是指要对于能够体现乡村景观的动植物放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来,如稻草、树丛等,这样能够更好地营造乡村景观。其次,要注意对农业特性的运用,因为乡村景观的实用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农家乐”等具有农业特色的小块园林区域[3]。
        (四)加强农业体验
        现代城市居民,尤其是那些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人,没有传统农村生活经验,没有对我国传统的乡村文化的生活生产方式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那些在农村长大,后来搬到城市的人,对农村生活也仅仅保留着一点点的记忆,没有对传统的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如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了解城市文化,每日生活在混凝土和钢筋建筑包围下的人们更需要乡村风景来对他们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滋味,所以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乡村风景元素的融入,比如农作物、植物等等景色,这会使得城市中的居民唤起他们记忆深处的共鸣。
        (五)建设乡村景观综合体,展现乡村特色
        在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园林景观时,要注意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合理地将乡村景观融入到景观设计的整体布局中。在此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优秀乡村景观的设计思路,并从中整理关于园林整体布局设计规划的技巧,以促进特色乡村景观综合体的完美呈现。因此,在设计景观综合体过程中,需要结合景观的功能、交通以及景观区内部的植被、布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场地具体特点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综合体。例如,在某生态谷设计规划中,就需要将整个项目进行分层、多功能的设计,通过完善整体布局到区域设计,实现整个景观区的规划融合。在该项目中,主要规划出产业园、农场、小镇3个功能区。其中,小镇的规划包含了学校、居住等生活区域
        结束语:
        由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园林景观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将乡村景观与园林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为人们展现更多的美,且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靓.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 房地产导刊, 2020, 000(002):16.
        [2]全心.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2):331.
        [3]杨建斐.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 砖瓦世界, 2020, 000(008):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