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何文叠
[导读] 摘要:地质勘察作业开展与工程建设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只有做到对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才能避免在建设阶段因问题突发影响到工程稳定施工。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院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地质勘察作业开展与工程建设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只有做到对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才能避免在建设阶段因问题突发影响到工程稳定施工。本文从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入手,进一步阐明如何采取科学措施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关键词:水文地质;重要性;地质勘察;措施
        纵观当前地质勘察作业开展, 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把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工程建设期间存在水文地质问题忽视的现象,或多或少会对工程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工作人员把控施工现场情况的关键手段,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与岩土层的工程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正因此,加深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对于保障其工程顺利、稳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一、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一)建筑基础埋深受到水文地质影响
        现场水文地质情况与建筑地基埋深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地基挖掘前,需依据对水文地质参数分析进行地基深度确定,确保其地基各参数指标符合预期要求。同时,通过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掌握,结合对现场周围情况的分析,进行建筑工程地下埋深参数的科学计算。地基设计阶段需做到对现场地下水位的勘察与计算,通常情况下需在地下水文之上进行建筑埋深确定。但是因部分工程现场地下水位过高,为确保建筑埋深达到预期标准, 所以需将埋深控制在地下水位以下[1]。而保障地基挖掘作业不受到地下水文影响,需在地基施工前采取科学手段来降低水位,以此实现对建筑运行稳定性的控制。另外,工程地基硬度会受到地下水的不同程度影响,长期流动升降的影响下,增大地基出现湿陷、软化现象的概率。并且地基若因地下水缺失出现干裂问题,则会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建筑工程质量受到水文地质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地下水位无论发生上升还是下降,均会对工程质量控制产生负面影响,高低起伏的水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2]。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土壤的稳固性、坚硬程度均受到酸碱平衡的直接影响,若现场地下水位出现不同程度变化,意味着维护土壤稳定性的酸碱平衡将会受到影响。同时,大部分建筑工程采用的建筑材料在地下水盐物质的影响下极易出现腐蚀问题,进而导致建筑物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会降低工程基础的承载力。另外,不同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存在不同, 如水位降低会增大建筑出现下沉、凹陷等现象的概率,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到地下水承载效果,再加上岩石层因水位下降导致砂粉、颗粒流失,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受到影响。若地下水位呈现出上升的态势,相关建筑材料在暗河积水的影响下会增大出现裂缝缺陷的概率。
        (三)工程支护效果受到水文地质影响
        地下水长期在地质、自然等条件的影响下,始终保持着较为平衡的动力循环状态[3]。而在工程建设的影响下,原有的平衡循环态势会被基坑挖掘等因素破坏,致使现场土壤的坚硬程度、稳固性等受到不良影响,难以为建筑工程的运行稳定性提供支撑,甚至会对建筑运行年限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例如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朝着天空开发与地下开发的方向发展,愈发增多的楼层数使得地基开挖深度持续增大。而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在地下水文之上控制地基深度,所以需通过降低水位来保证其地基深度达标。地下水动力在人为影响、破坏的作用下,会逐渐对现场地质参数产生影响,甚至会因水动力变化而出现岩层空心的现象,导致工程支护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运行年限。
        二、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
        (一)重视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要想最大化发挥出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需要以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开展为前提[4]。

为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处理,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地质勘察强化开展:(1)依据对地质勘察需求的分析,设立单独服务于水文地质勘察的机构组织,同时对现场水文地质管理进行专人委派,确保地质勘察工作得到全面落实。(2)以勘察管理制度的健全、优化为前提,采取多样化手段来提高水文地质问题的宣传力度,引导各工作人员明确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危害性,做到在勘察期间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进行各参数的全面统计与分析,明确掌握不同参数的具体操作规程,以此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处理,避免建筑工程遭受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3)保证各勘察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符合预期要求,并通过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理念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来提升勘察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明确各项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更为先进、专业的技术手段开展高质量的地质勘察作业,实现将现场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抑制在萌芽阶段,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开展。
        (二)重视对现场监测强化开展
        现场监测的强化开展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避免,另一方面则是规避建筑工程建设受到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5]。鉴于此,为做到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加强管控,需要从现场监测工作入手,在明确具体监测目的、任务的前提下,构建契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地质水文监测标准体系,以期做到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现场地质水文情况的全面监测。另外,现场勘查人员需正确认知水文监测的必要性,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主动参与到现场勘察监测中,进而发挥出工程建设中现场地质勘察的最大作用。
        (三)重视对勘察技术手段应用
        要想真正体现出水文地质勘察的最大价值,需要以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为支撑[6]。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现阶段我国水文地质勘察作业开展涉及到诸多先进技术应用。例如构建契合工程建设标准的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囊括现场地理条件、天气气候、工程标准以及地下水等参数信息。结合对测量设备的全面布设,实现以完善的数据化管理系统来支撑水文地质勘察作业的高质量开展。另外,建设单位需明确不同类型、区域的工程建设,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时涉及不同技术、方法的应用。正因此,勘察人员需在明确掌握现场情况、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借助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水文地质勘察优化,确保其勘察样本因先进设备、技术的引入得到提升。禁止在勘察期间出现人员过于随意抽查样品的现象,降低出现水文地质问题的概率,为建筑工程稳定性、安全性的控制提供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与地质勘察作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作为地质勘察中核心元素之一,地质水文问题的勘察与处理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把控。鉴于此,需做到在明确勘察需求的前提下,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水文地质问题的查明,在充分真实水文地质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实施契合现场情况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将相关防护措施与计划真正落实到工程现场建设中,确保工程建设在水文地质资料支撑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行行.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J]. 门窗, 2018, 02(No.134):211-211.
        [2] 王泽波.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 西部资源, 2017, 000(004):122-123.
        [3] 申兴军.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 水能经济, 2017, 000(010):281-281.
        [4] 覃磊.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2):00085-00085.
        [5] 汪海旭.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8, 000(008):110.
        [6] 刘吉磊, 刘宇成, 刘启玉.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 冶金丛刊, 2018, 000(015):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