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左立坤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左立坤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所以电力系统的更新及完善程度也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调整。
        湖南国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所以电力系统的更新及完善程度也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对于电力电气设备来讲,主要是应用在供电领域当中的,所以对设备的完善管理,能够保障设备发挥性能稳定,同时,使电力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管理
        引言
        依据国家、电力行业、国家能源局、企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开展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工作。以提升设备全过程管理水平为中心,在专业技术监督基础上,以电气设备为对象,结合设备运行工况,采取检测、试验和抽查等多种手段,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监督工作。
        1电力电气设备管理概述
        对于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及检修工作来讲,整个流程是比较复杂的,可以分为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针对这两种不同设备进行管理及检修具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在针对电力电气设备开展管理和进一步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就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内涵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够使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真正从细节做出优化,并更好地使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在电力电气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稳定运行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所以若是设备出现了相应问题,那么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就会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水平,使电力电气设备和企业的安全运行得到实现,保证电力电气设备能够为稳定供电提供帮助。通过对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及优化,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需求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进步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若想应用电力电气设备更好地、稳定地进行配电,那么就需要在追求产能及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电力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给予足够的关注。所以对于整个电力行业来讲,在快速变革的过程中,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变得更高,需要基于传统的设备管理工作以及检修工作,在降低电力电气设备故障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配合不合理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的过程中,这两个工作流程当中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并不能将其分开。但是现阶段对于大多数的企业而言,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安装以及调试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进行协调的配合,有些企业虽然对其重视了起来,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以及调试的过程中,会导致严重的质量性问题,以此严重影响到后续的工作[1]。
        2.2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够
        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度正逐步趋于完善,其中就包含了定期切换、定期巡检和定期更换等日常管理标准,但就普遍可见的电气设备故障而言,管理制度的执行松散是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首要原因,如不按制度巡检设备,导致安全隐患不被清除;定期设备的试运行流于表面,不能有效地预估故障正处于萌芽阶段;不按照制度要求更换设备,新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3]。
        3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对策
        3.1断路器以及变压器的优化
        现阶段,受到技术的升级影响,导致当下使用的各种断路器设备,无论是动作的实际速度,还是在安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应用的实际范围上,也有效地进行了扩展。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高空真空断路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在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具备着质量、适应新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高压配电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其安装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失误,经常会由于没有仔细的进行检查,使得出现设备无法充分地发挥出相应的功能和效率,以此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安全调试工作,例如需要对刀闸进行相应的调试,以此避免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动触片无法很好地与静触杆进行相应的连接,导致影响到了正常的操作。同时由于在安装的过程中,工艺比较复杂,使得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重视起“变形”的问题,以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4]。
        3.2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
        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是在状态检修的大趋势下基于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系统包括:设备基础台账信息、技术参数、试验信息、检修信息、缺陷信息和不良工况信息以及设备维修或检修决策的制定等信息,这些信息形成了多维度设备大数据库。利用这些关键信息量进行状态检修评价时,设备生产数据都会自动关联,利用权重指标分析法、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专家审核,形成设备真实准确的状态结果,对异常设备故障及时进行预警分析,并依据检修导则定制检修策略,开展状态检修,有助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预防故障,然后利用设备状态和设备检修情况合理编制公司未来的停电检修计划,提前安排,实现了设备的应修必修,避免了过度维修,节约生产成本,延长了设备检修周期,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生产运行[2]。
        3.3全寿命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设备寿命包括物理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物理寿命是由设备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决定;技术寿命取决于设计,由人为经验确定;经济寿命是基于设备的生存信息、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决定设备的退役寿命,也是成本分析所预测的最佳退役年限。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就是由物理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联合决定的,故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设就要综合考量相关因素。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方式:首先要从设备的购买发起,提出设备需求,购买的设备在ERP系统进行资产登记,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设备的基础台账、出厂、安装、调试等数据信息进行备案,投入运行后,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监控、运维、评价,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同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出现的缺陷、故障等问题进行检修、改造等信息进行多维度大数据库的建设[5]。
        结束语
        电气设备监督工作的开展,为相关技术标准和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要求在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基建、运维、技改各阶段的落实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管理监督环节。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阶段,在技术监督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与现行标准理解不到位、衔接不足的问题,设备布局点不合理、仪器自动分析功能不正确等类似问题,不能一味地照搬某一规程条款,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评价电力设备健康状况、运行风险和安全水平,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杭建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有效融合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5):41-42.
        [2]邓雪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9):43-44.
        [3]陈俊.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J].大众用电,2021,36(04):57-58.
        [4]张洪星.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大众用电,2021,36(04): 59+39.
        [5]荀华,韩建春.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设备全寿命管理[J].江西电力,2021,45(04):40-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