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宏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电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电力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电气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人们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设备不科学、安全监管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探讨了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希望给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对于电力行业,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也是电力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然而,在电力生产发展的实际运作中,由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未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态度不严谨、危险源辨识缺失、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习惯性违章和不规范操作等等,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时时刻刻都应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电力生产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危险,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使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2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当前,电力企业普遍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部分电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缺少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规划。虽然每个电力企业都开展安全培训,但在具体实践中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呈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使得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处于零散状态。三是培训内容、形式与生产实践脱节。目前,部分电力企业的培训方式通常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对企业的安全现状分析不够,缺少实践经验和必要的安全剖析,对不同工种、不同人员及不同专业人员缺乏现场实操培训,使参培者没能真正掌握一定专业的安全技能,容易出现习惯性违章,引发安全事故。
2.2安全意识淡薄
在电力企业生产中,一些企业存在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稳定、发展、业绩的关系,忽视了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导致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人员责任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设备损坏事故。
2.3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没有落实到位的现象。一是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的总体要求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没有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岗位要求来进行制订,且在生产中没有落实到位。二是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管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强,只重视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或采取大框架式管理,轻视细节的安全过程管理,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制定、整改和落实。三是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对各级安全职责把握不牢,不能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作出及时有效的安全指导。
2.4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效果不佳
管理人员是决定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的关键,他们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目前,一些电力企业特别是县级电力企业的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素质水平不一致、管理队伍建设不足等弊端,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这样就会出现危险源的辨识、安全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防控能力差,很难意识到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当事故出现后,才认识到其带来的巨大危害。
3針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
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基础及手段,也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制订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规划,按规划逐步实施。二要在教育培训形式上求活。要改变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场景模拟、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答疑辩论、研讨交流、职工上讲台等方式,形成“教与学互动、课堂内外并举”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在形式上活起来。三要在教育培训效果上求实。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三个环节,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3.2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过程管理
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和人的行为。一要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工作流程。二要通过标准化建设,实施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用明细的作业指导书强制规定作业程序和要求,用清晰的管理手册强行规范作业标准和行為。三要通过标准化建设,从细节开始加强全方位的过程管理,规范整个过程的管理和行为。
3.3加强设备管理和更新改造
设备的健康水平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应用红外测温及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二)加强设备隐患的排查整治和隐患的管理,对未消除的设备隐患要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三)加强设备的运行和设备检修管理。除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外,特殊时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各个时期重要线路通道和变电站的定期巡视、重点检查。要推行电网设备状态评估办法,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加强设备检修管理。
3.4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
监督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监督管理到位,才能规范人的行为,确保安全生产。一要强化内部监督考核。通过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问责追责机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分解压实,使各个层级每个人员切实感受到责任和压力,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二要坚持违规有责,有责必究。对于习惯性违章,要对事不对人,要不讲大小和情面用铁的手腕进行问责和处罚,要使违章必罚人人入心入脑,不敢触碰;对于事故,要不姑息和隐瞒,严格按“四不放过”及时从严处理,要使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和教训,要踏过留痕,严肃追责,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四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完善安监职能和高素质的人员配备,将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4结语
只有不断加大对电力生安全管理的力度,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科学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解决,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谢树志.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7(08):32-34.
[2]徐应东.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科技资讯,2016,20:79-80.
[3]叶国亮.基于一体化框架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42-43.
[4]宋云雾.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及管理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