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电力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科学规范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其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电力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项目结构复杂的特点,故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作业行为有序开展,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以此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近几年,我国电力工程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更加和谐有序的管控方案,针对电力工程周期长且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完善管理平台,辨识安全管理风险等级的同时,维护综合项目运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通常来讲,电力工程一旦开始施工,就会持续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工作人员必须尽可能地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并且会使用大量的机械,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非常大,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
2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2.1现场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不十分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要求认真编制施工现场管理方案与制度,不能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各项环境、秩序相对混乱,施工现场存有很多安全隐患并因此严重影响到各施工活动的开展。具体如不重视现场材料管理、施工现场各项材料混放乱放、一些材料受潮严重无法应用于工程、部分材料绝缘层受损或直接断裂无法使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正常的施工进度,且造成材料的严重损耗与浪费,导致工程成本不断增加。在施工现场不能有序协调各人员、队伍,部分队伍间的施工时间存在冲突,从而严重影响到工程整体进度,使工程延期的风险增加。
2.2管理方式单一
在电力工程项目落实的过程中,多数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在管控体系制定时会采取建管合一的方式,由项目的投资方组建对应的公司,这种方式尽管能提高各部门的配合度,但是却无法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形成项目内完善的控制体系,人员管理可能受到限制,甚至会出现窝工、误工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另外,部分企业会聘请第三方管理团队开展对应的管理工作,其中,业主要与设计单位、承包商、供应商签订对应的合同,这种方式尽管能大大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约束力,但是依旧存在方案“落地”效果不好的情况,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必然会对风险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2.3进度与成本管理力度低
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工程进度管理目标不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经济利益的直接体现是工程建设项目能按计划工期按时完工并按期正常投入使用。为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施工现场施工进度的管理。但在一些工程中还存在进度计划不合理、对已编制的计划不能严格执行、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源未进行合理安排,导致一些施工活动无法按计划开展等各项问题。同时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一些管理人员未注意到工作排序与各单项工作的逻辑关系,使得工作安排混乱不合理。
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所使用的材料的管控
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材料的存放管理,保证材料的存放环境符合要求。电力设备对绝缘性能的要求较高,故在存放过程中应保证电力设备不会被入侵的小动物啃咬。在秋末冬初时期,是小动物进入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高发季节。这段时间由于天气变冷,小动物还会进入施工场地的室内取暖,如果小动物进入电缆沟,则会咬坏电缆。如果进入高压开关柜设备,则会导致设备因啃咬损坏,可以采用防止小动物入侵系统进行应对[1]。
3.2重视施工日常管理工作
电力工程部门如果想要进一步推进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务必充分重视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这里所说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对施工现场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还包括进一步优化施工现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方法。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套适合自身发展情况且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整个施工的保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构建制度体系。改善电力工程施工的日常管理方法对整个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3.3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电力工程结构复杂,且现场人员流动性大,故工程项目中很多突发事故都属于人力不可控的。在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之余,施工单位还需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防护,及时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应急措施,避免工人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意外。除此之外,现场的安全负责人还需要留下紧急联络方式,保证在现场出现意外情况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现场的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将工作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并且规划出每人需要负责的具体区域。管理部门需定期展开现场巡视工作,对于现场中涉及水、火、电等高危作业的工序,及时核对其是否已经向管理部门报备,对于没有经过报备处理的施工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下达处罚通知[3]。
3.4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调试
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各类系统和电力设备在安装施工完毕后,可以进入施工调试阶段,只有经过调试合格后,才可以将电力工程投入实际的运行中。在调试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力安装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各类缺陷或者隐患进行仔细的排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各个专业人员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逐步进行解决。主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应做带负荷冲击试验。此外,在对二次设备如交换机等进行调试的过程中,应防止交换机出现网口短接的情况,避免出现网络风暴[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风险意识的培养和落实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对安全管理风险问题予以重视,提升防范管理水平的同时,精准判定安全等级和风险问题,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确保能结合不同等级风险落实匹配的防范措施,为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效果的优化奠定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5]。
参考文献
[1]贺雯,张军,杨莉.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41-42.
[2]陈丽如.10kV~220kV电力施工的现场管理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 2021(04):138-140.
[3]陈瑜.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解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2):90-91.
[4]燕宝峰,白全新,车传强,赵建利,赵建坤.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监督执行中发现的技术问题[J].江西电力,2021,45(04):36-39+44.
[5]周群,金红.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 (0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