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敦化市供电公司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 1337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的难点分析,接着分析了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效率和质量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难点分析;处理
由于我国电力网络系统的迅猛发展,配电系统的运维与检修工作逐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配电系统分布范围比较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运维与检修难度,为了保证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水平得到更好提升,本文重点研究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难点与处理措施。
1.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的必要性
配电系统的运维与检修工作的目的是及早发现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法,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常在城市建设、道路设施改造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缆和配电设备的人为损坏。若日常维护不到位或检修不仔细,必将造成系统的运行故障,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电气事故和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不仅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提高配电线路、供电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运维质量和检修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配电系统的维护和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异常情况,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问题与难点解析
对某变电站10kV线路2018~2020年配电系统的故障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1。由此可看出影响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包含人为因素、设备质量问题、气象因素。
表1某变电站10kV线路2018~2020年故障次数统计
2.1运维与检修工作量大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配电网系统结构庞大、运行设备较多、状态信息量大,而配电中心从事运维与检修的人员配置较少,以人工方式采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尤其是配电线路的检修工期较短、停电时
问有限,无法在同一时段开展多项设备的检修,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显然,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主要矛盾就是巨大的工作量与有限的运维人力的不平衡。
2.2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是配电网系统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也是造成配电系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运维与检修质量的难点,因此有必要提高各运维、检修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强设备故障分析和系统异常排查的能力。
2.3人工方式存在盲点和死角
在配电系统的运维中通常以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成像巡视,绝大多数配电设备的发热、过热故障都能被监测到。但配电系统大多以户外架空线路为主,配电变压器和架空线路安装位置较高,因此常规的手持式红外成像仪无法对高空线路、配电变压器顶端或绝缘瓷瓶遮挡的部位进行检测,在配电系统的巡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工视线的自点和自区。而现有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减少这些自点,若这些自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或运行风险,则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极易发生故障或电气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显然,高处巡视自点和人工巡检自区,已成为当前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工作难点。
3.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优化对策
3.1广泛收集配电设备信息
3.1.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
对新投运及改造的线路设备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投运信息及基础台账资料,并做到及时更新相应的台账、图纸数据,严格按照配网状态检修资料与信息收集的相关要求及标准对资料数据归档存放。
3.1.2运行信息收集与整理
①故障信息。以抢修数据以基础,对辖区内所发生的所有中、低压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一事一分析”,罗列所有中、低压故障明细、发生时间及原因等内容,做到故障信息清晰明了,有据可依。②隐患及缺陷信息。以PMS2.0系统为平台,定期开展线路线路的巡检工作,及时发现线路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及缺陷,并录入PMS2.0系统,编制缺陷、隐患统计表、红外测温记录、超声波等带电检测记录等。③线路设备的评价及评价报告的收集整理。依据线路设备的投运前资料,线路巡检中发现的隐患、缺陷,例行试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以PMS2.0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模块为平台开展线路设备的动态评价工作,以评价结果指导检修工作的开展。
3.2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从配电系统检修现状和难点问题来看,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3.3强化运维与检修工作重点
运维工作的重点。对雷击故障区域进行防雷能力评估,加装避雷器、避雷线等防雷设施,提高架空线路防雷击故障的水平;对近3年配电系统发生故障较高的10kV线路进行故障汇总和原因分析,尤其是对日常运维较为薄弱的设备及防护较差、防火漏洞和电缆接头过热次数较多的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对各转动部件、传动设备的机械特性进行检查;定期开展配电室、开关柜的散热、除湿、防水及防小动物进入的整治工作;对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和柜体的关键部位进行红外测温,并记录和存储数据;对显示仪表的功能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重点市政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和基础设施进行标示和防护,防止道路施工、房屋建设等盲目开挖造成地下配电线路的破坏。
检修工作的重点。检测开关柜内电缆接头、断路器触头过热程度,检查绝缘子外观,更换绝缘不良或绝缘不良部位;根据年运行情况,对高负荷率线路、配电变压器进行扩容,并更换旧配电设备;检查开关柜、控制柜内除湿设备是否正常,除湿效果是否良好,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核实控制柜、开关柜内实际接线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测试地下电缆敷设关键工序的接地电阻和绝缘;全面检查开关柜内螺栓紧固情况。重点清除线路周围的树篱,消除分支接触造成短路的隐患;检修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开关柜内的污垢。
3.4强化运维与检修专业人员的能力与安全防护意识
配电系统的运维与检修工作还是离不开人工手段的帮助。为了能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还要不断强化提升运维与检修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让相关专业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处理,采取有效且可实行的方法进行解决。面对突发情况或者紧急调用的情况,相关人员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确保各方主体都能实现自身利益,保证用电安全。同时,在进行运维与检修工作时,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有过硬的相关技术能力,能对配电系统中涉及的部分环节进行反复检修与测试,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运作。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加强对配电系统的运维和检修工作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关于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因为自动化程度不够高、人为检修存在盲区、检修维护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而存在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强对运维检修中的重难点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盛俊豪,尹云.探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电力系统装备,2019(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