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防误操作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梁刚 苟丽君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器件以及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水平、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器设备的运行和增加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35kV变电站的运行是极其繁杂的,它的一次设备、二次维护系统软件等都需相关人员有着很高的技术操作水准。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器件以及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水平、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器设备的运行和增加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35kV变电站的运行是极其繁杂的,它的一次设备、二次维护系统软件等都需相关人员有着很高的技术操作水准。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技术实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对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的安全及其发展,就必须对这一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防误分析引起重视,对其开展相应的科学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防误操作技术
        引言
        变电站常规倒闸操作是指按照调度或站内下发的操作指令,根据倒闸操作票,完成一次设备的四种状态(运行态、热备用、冷备用、检修态)的转换以及二次设备的投退。常规倒闸操作方式至少由2人完成,且每操作完一项任务,都需要人工检查操作结果,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人工执行倒闸操作的同时,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导致误操作、漏操作。由于变电站需要投退软压板以及硬压板,因此操作票项目繁多,容易造成误投或误退压板的情况,给倒闸操作带来了不可估计的风险。随着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及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设计出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倒闸操作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35kV变电站误操作的原因
        1.1基本设备问题
        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关键是确保基本设备的性能,而基本设备的完整性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变电站电力系统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主要设备用于制造,输配电。在此过程中的高压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开关,电力电缆和电动机。辅助设备主要用于监视,控制和调整主要设备,例如阀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该基本设备的故障会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35kV变电站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
        由于对变电站要求不够严格,且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更加的复杂多样,在没有条文的约束下有一些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处于懒散状态,疲乏厌倦等负面心情伴随着他们,让他们对待工作没有热情,把变电站的工作任务当做是自己的一种负担,严重的缺少责任意识。他们会在进行变电站供电系统工作的期间进行抱怨,这样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开小差,变电站需严格的操作,但这样消极的工作人员会在工作时不注意,因此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危险。电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造成危险,是不容忽视的,在35kV变电站中工作人员的松懈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作人员自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3 管理流程问题
        在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中,建立保障机制尤为重要,有关方面需要严格控制运行过程,规范设备管理。实际上,发生设备维护是因为一些智能变电站人员没有完全执行标准的设备运行方案,没有使用适当的技术来检查和维护设备,这是过早的,不合理的设备,会影响运行和维护效率。此外,操作设备时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组件老化和规格,标准与最新标准不一致,设备维护需要改进管理程序和更新技术解决方案。
        2供电系统防误操作技术的类别
        由于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在进行操作时可能会有很多误操作的发生,因此相关人员运用了供电系统防误操作技术,目前已经运用在变电站中的主要有设备类防误操作技术和网络类防误操作技术。设备类防误操作技术主要是根据防误操作技术制取与变电站供电系统相对应的设备再和供电系统每个路线的设备相互连接,设备会查验供电系统的路线和设备是不是可以开展正常操作,但这种前提条件要在防误操作技术所制取的设备中,务必事前去录入供电系统的每一个路线、设备一切正常操作的状况包含相应的信息内容、标值等。

另一方面,使用电器类的防误操作技术,主要是运用防误操作技术去编写一些特殊的软件,将其安装到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软件的重要环节中转变成电气类别,进而开展相应的全自动定期检查操作。
        3供电系统防误操作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
        通信网络无线传输技术作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智能运维的信息传输载体,对其传输速率、带宽、时延、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采用主流的第五代无线通信专网技术作为智能运维系统的信息传输载体,该通信技术相较于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而言,分别从用户体验、信息安全、网络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转向了万物互联,为二次设备智能运维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高效的新模式,可以将更多的运维业务向移动终端转化。第五代无线通信专网技术具有更高速率、更大规模、更短时延以及更低功耗,其安全性、速度性、灵活性以及覆盖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3.2继电保护校验技术
        首先,在光纤当中对信息完成传送。通常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在变电运维一次设备当中应用,可以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转化,以此为数字化传输奠定良好的基础,保护装置数据接收主要采用网络实施。其次,在数字保护当中对测试方式的合理应用。制度的合理规范化,是确保继电保护发展的基础,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设备就是保护测试仪,这种主要就是采用单对单或者单对多的方式,应用两个光网线路,使用保护测试仪器的连接,实现测试工作的完成。
        3.3改善管理流程
        智能变电站运维流程需要改进管理流程,以大大提高运维能力,提高设备测试效率。在此阶段,有必要了解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状况,根据出现的问题选择维护计划,使变电站的管理更加智能,高效。作为实际工作的一部分,应根据《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法》进行相关设备检查和安全检查,以迅速改善现有的违规情况。同时,必须注意技术更新和最新网络监控技术的使用,例如无人机和智能传感器在监控电网设备故障中的应用,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能力。在管理过程中,结合云智能监控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对参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变电站,变电站和变电站等主要单元进行在线监控,从而可以对变电站的基本设备进行全面监控,查找错误并进行处理。在正确的时间有效提高设备的运维能力。
        结束语
        在35kV变电站的供电系统中如何高效率运用防误操作技术是一个重点问题,只有提高运用防误操作的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人员在变电站工作时的错误操作等一些情况,对35kV变电站中的工作人员,供电系统设备等都可以给予更好的保护。技术人员一定要仔细的思考,在运用防误操作技术来设置相对应的系统时必须及时对所设置的系统进行检查,去发现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样才能让防误操作技术更好的运用在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之中,达到防误操作技术应该具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超强.高压开关防误操作系统技术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 34(12):279-280.
        [2]余晶晶,熊鸿楗,蒋绍康,陈振宇,李延龙,王华楠.输电线路工作挂接地线防误操作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2019(24):72-73.
        [3]张纯宽,防误操作阀瓣防磨损阀杆.浙江省,新昌县宏宇制冷有限公司2019-12-14.
        [4]朱丽君.10kV配电柜常见故障及防误操作相关问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2):133-137.
        [5]邓彬,胡亚荣,刘铠.调控一体化操作防误系统建设与应用[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第三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智能用电.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2019: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