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72119851030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建筑应运而生。建筑以其自身的智能和低碳优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弱电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融合趋势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建筑是科学技术与建筑领域相结合的产物,为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建筑弱电系统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建筑内的机电设备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建筑物发挥智能化的作用,提高弱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尤为重要。所以。加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弱电技术的含义
为了实现对既有建筑弱电技术的管理,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和界定。所谓建筑弱电技术,是指在建筑运行过程中,管理建筑内强电和视频、网络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其最大电压不得超过36V。在弱电的使用和运行中,主要目的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交换,但电压不是很高,但电流的运行频率很高。因此,根据弱电的不同功能,现有的弱电操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用户走廊的弱电和其他火警。这种弱电运营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低压预警,主要用于一些大型商场和公共建筑;第二类是以信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弱电,即在利用现有弱电的过程中,目的是实现各种信息和信号的传输,使建筑内的各种计算机和电子控制设备能够根据建筑技术的不同形式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沟通。
2建筑电气弱电工程施工要注意的问题
2.1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
建筑智能工程设计直接反应出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智能建筑必须以计算机为技术前提。建筑的施工设计必须保证一次完工,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具备反复变动或者多次试验的客观条件。此外,建筑还会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和进度以及投资数额的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技术成熟、可靠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系统。产品和设备必须选择经过市场考验,实际可行的。
2.2根据性能选用适当的设备
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与设备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不能盲目的选择价格最高或者技术更前卫的设备,要保证设备系统的稳定性。
2.3注重系统的保障措施
通常建筑建筑系统投入使用后,会保持24小时不停地运转。这就要求设备与系统必须有实际的保证措施。
3建筑电气弱电工程施工
3.1建筑电气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在建筑电气弱电系统中,首先要注意布线技术,布线要与建筑土建设计相协调,先从水平开始,再从做干线布线开始,先确定水电设施,再做布线,先从重点开始,再从概况开始。布线需要科学合理的交叉,有条件的要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和各种预埋工作。然后,做好管线和线槽的敷设,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土建工程完成后,管线和线槽的敷设应继续与相关管道的安装同步进行,并合理布置相互位置。在这些任务中,需要注意隐蔽管道下沉和坠落时的一些科学处理,在干扰大或压力大时可以进行接地,需要特殊安全的地方可以通过管道敷设来保护。第三,防火封堵、电缆敷设和防雷相关系统的安装,应在检查电缆的外观和质量后,确保电缆的适当密封性。建筑电气智能防火装置内部应采用有机防火材料等相应材料进行防火。最后,在多个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下,完成了弱电系统的布线工作,有效克服了弱电系统竖井等布线混乱的不良现象。
3.2建筑电气弱电系统设备施工安装
建筑电气弱电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安装机架设备,在生产厂家安装规定指导之下调节好机架设备的垂直水平度,垂直的偏差度尽量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机架设备要留有清晰完整的标志,确保零件部没有任何的损伤或者留有杂物在内,机架设备与墙体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8米以内,保留1.5米的空间便于人工操作;二是有次序步骤地实现管道和桥架的安装施工,线缆桥架有着灵活、简单、结构合理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可以为建筑电气弱电系统安装带来通用安全的功能;三是科学合理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等设备,他们作为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和标准对信息传输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型号规格需要与接线模板匹配。
3.3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布线方案
布线方案作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直接影响弱电工程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在具体布线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避免盲目施工.要结合建筑土建实际情况。立足于建筑弱电系统中全部通信及设备安装规范,围绕着智能建筑需求计划,与土建工程相互配合.特别要加强对多系统管线交叉位置的关注。提高交叉位置布线的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线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布线目标,一般在土建开展的同时.要提前落实好布线及预埋工作。有效管理控制线管及线槽敷设工作.并积极关注其他管道铺设.协调处理线路交叉及暗管沉降等问题。
3.4严格检查设备质量,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设备作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用户与电力能源的桥梁.主要由机柜及设备、管道及信息插座盒等设备构成。设备及机柜安装方面,在施工前,需要对生产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认真分析。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装,调整和控制好垂直度,减少垂直偏差度,与此同时,需要对设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桥架内线路走向具有灵活性、且注意线路结构要简单、合理.保证桥架内空间有一定的富余量,为后期维护和保养打好基础;信息插座盒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针对该设备的安装,需要对其型号和规格进行检查,检查接线模板与其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要及时更换,提高施工质量.增强系统整体性能。
3.5建筑电气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机柜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已经安装完毕的交互设备放在标准机柜中维持平稳,使得交换机可以非常大众方便地安装在不同类型的机柜中,除此之外需要在高度兼容的网络环境下与各类交换机实现特性符合,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反复调试。
3.6建筑防雷击技术
雷击智能系统有直接雷击、横向雷击、雷电波侵入、雷电感应、雷电电磁脉冲等多种形式。目前,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雷电灾害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一是雷电灾害的对象集中在昂贵的电子设备或微型计算机设备上。第二,雷电灾害损失逐渐增加。雷电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正在逐渐增加。第三,雷击的设计范围更广,从二维空间逐渐发展到三维空间。第四,受雷电灾害影响的行业逐渐增多,从电力、建筑发展到高科技领域。在相关施工中,要做好层层设防,有相应的漏电、截流、电平均衡、屏蔽隔离、过压过流等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真正从单一保护向系统保护转变。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和使用防雷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我们团队的防雷能力。建筑施工时,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针应组合成一个受雷装置。然后以建筑结构中的钢筋为引线,以建筑的地梁钢筋、承台钢筋或桩基钢筋为主要接地装置,通过接地线焊接相应的钢筋。
3.7施工过程中的协调
暗敷设的预埋弱电线管施工时,将随工程主体施工一同埋设。甚至在一些项目中,主楼施工总承包商的高压队会代其铺设预埋弱电管道。当总承包商的高压队代其铺设预埋弱电线和管时,只有在主体工程结束后,低压分包商才能进入现场。这是为了及时检查预埋弱丝和管的敷设质量。如有遗漏或管道堵塞,需与总包高压施工部门进行技术沟通。装修施工开始前,或装修施工初期,在不影响弱电系统穿线的情况下,弱电专业施工队伍需要将弱电电缆穿好。如果不能穿线,做好监督和渗透。还要及时检查管道是否堵塞,以保证后期装修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建筑在我国起步时间较短,但是发展势头强劲,以后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这种建筑会与绿色、生态建筑逐渐融合。此外,智能建筑还会逐渐向区域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电气工程中的弱电施工必须想规范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福生.简述建筑中的弱电工程综合布线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7):199.
[2]孔凡.浅谈建筑的电气安装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3]张海展.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