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任在梁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任在梁
[导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混凝土就相当于建筑施工中的“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混凝土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原料,其施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

        惠州市惠建发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混凝土就相当于建筑施工中的“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混凝土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原料,其施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房屋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当前现状问题与不足
        1.1材料问题
        作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是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第一步和重要一步,虽然混凝土材料成本并不高,但是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数量较多,而且受到标号等级的要求不同,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的要求较严格。在混凝土生产环节,常常为了节约成本和控制材料级配,常常发生关键的混凝土骨料纯度不够、粒径不均匀和泥土含量超标的问题,造成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号要求,为后期的裂缝、麻面和蜂窝等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留下隐患。另外,受到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影响,房屋建筑混凝土中水的比例也需要随时调整,需要考虑浇筑之前运输距离和二次运输方式中的水分散失情况、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后初凝阶段的水分散失情况、模板干燥程度和吸水率,需要提高含水率的控制精度,防止水灰比超标形成房屋建筑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达标的质量问题。
        1.2模板问题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离不开模板支护,随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程量越来越大,混凝土模板工程的工程量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降低模板的成本,一般需要进行模板标准化制作和循环使用,在拆卸模板和安装模板过程中,需要把控模板的严密性,防止模板变形、漏浆和失稳。在模板支撑形式设计阶段,需要加强计算和模拟运算,避免仅凭借经验进行模板施工,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变形和跑浆事故发生的频率。模板工程完成后,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湿润和检查验收,一方面防止过度干燥,吸收房屋建筑混凝土中的水分,造成其流动性差而影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检查验收,对模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改进,确保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随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高度不断发展,当前很多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都位于高空,需要搭设外部平台或脚手架,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条件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规定。
        1.3拌和问题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按照严格的水灰比、骨料级配等级进行配比计算,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地拌和。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拌和阶段,最容易出现的质量缺陷,来源于拌和的不充分、时间较短和水灰比不符合使用条件、级配纯度和粒径不足等,造成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1.4振捣问题
        混凝土通过泵车或料斗进入到模板工程内部,为了保证混凝土均匀充满模板,防止空鼓和混凝土离析,需要进行适当地振捣,振捣需要采用专门的振捣设备,根据需要进行严格的振捣过程控制,防止振捣过程中造成模板变形或钢筋移位破坏,控制振捣的深度和频度,由于振捣工序直接影响到下部气体的释放和后续房屋建筑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平整度,需要给予充分重视。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2.1做好混凝土原料的预防工作
        首先,需要严谨管控水泥的质量安全。采购者在采购水泥过程中,应该查看好供应商家的水泥质量合格书,详细校对水泥的产地、类型、保质期及生产日期等内容。和水泥供货商签署科学规范的有效合同文件,如果水泥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及时退换。对已出厂一段时间的水泥应随时实施抽样调查,如果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求不符,不可进入施工现场。
        其次,需要严控骨料质量安全。混凝土配比所需的骨料主要以砂石为主。


在采购砂石期间,应该多多关注砂石的化学性能与其强度。砂石中不可有任何杂质,否则会让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应该对采购的砂石实施测试,如果砂石含泥量、密度等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求相符,那么所购的砂石可以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还应高度关注骨料的存放安全问题,完善好防腐蚀、防火及防潮等工作,以免遭到污染,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最后,对外加剂的质量实施严格把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运用的外加剂质量需要满足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及要求,按照混凝土施工实际需要科学选取。与此同时,应该关注对外加剂的存放工作,确保其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规避由于外加剂导致的房屋建筑过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确保房屋综合建筑质量。
        2.2改良混凝土施工流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改进混凝土施工流程也是建筑过程施工核心环节之一,相关工作者应该逐步改良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而提升混凝土运用效率。在实际施工中,应该设立专业的专属负责人员,同时按照具体状况配比原料。施工单位在寻求效益过程中也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机构在施工中应科学、严谨、合理的根据施工方案加以施工,把每个施工流程把控好,做到贯彻落实每个施工流程的具体工作任务。因此,施工人员也需完善好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质量达标,在达标期间应对施工现场实施施工,这样可以有效杜绝由于施工者偷懒而发生消极怠工状况。施工者在工作时应该逐步吸取成功经验,在具体施工期间实施改良及优化。
        2.3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全面采用“一次到顶、同一坡度、分层浇筑”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免因混凝土下沉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痕。另外,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问题,需要实施重复振捣操作,这样能成效排除混凝土骨料、钢筋间的水分与空隙,增强物料间的握裹力,高效提升混凝土抗压能力,进而确保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在目前施工工艺中,对浇注混凝土的主要操作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模式,表层水泥较厚,浇完4小时后通常根据设计需求,先通过长刮尺对混凝土实施刮平操作,而后运用木抹子进行多次搓压,进而确保混凝土表层的密度,以免产生裂缝。
        2.4对混凝土温度实施成效控制
        按照不同时节,采用不同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温度加以控制。比如,在冬季,应该选在温度偏高时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施工速度应该迅速,避免散热过快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施工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表层覆盖一层保温物料,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另外,对混凝土实施模具拆卸时,也需选取在温度偏高时实施。在夏天对混凝土温度实施控制时,应该尽量在温度偏低时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与此同时,混凝土原料需放在阴凉处,以免暴晒。若对混凝土实施搅拌时,需择取冷水加以搅拌。
        2.5混凝土养护预防与处理
        混凝土凝固及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和水泥之间发生一定水化反应。所以,在实际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侧重关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成型后在通过干燥、风吹、寒冷等状况后,极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状况,所以一定要对混凝土表层实施洒水处理,以此确保表层水润,以免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要在12小时以后就要开始养护,养护的时间必须连续21天到28天左右,当然开始的时间也要看施工环境、气候条件和使用的水泥品牌等因素来决定,养护的时候还要根据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循序渐进的实施,如此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及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施工人员应该高度的关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它是建筑行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因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相关施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各环节的施工,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而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1-12.
          [2]张晓平.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