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郑丽君
[导读]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下科学管理能够有助于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控制。

        郑丽君
        身份证号:23232519900607****
        摘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下科学管理能够有助于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控制。文章通过对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在市政工程单位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同时关系着其产品安全性能否达到相应标准。只有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工程单位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工程单位可持续发展。而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单位要多方面进行考虑,特别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发生事故的几率,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全程顺利开展,促进工程单位可持续发展。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征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而言,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的第一任务,只有保证工程的现场安全、质量与进度,才可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对于施工现场的主要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因此危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市政工程的施工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多元化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这样就会增加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施工人员、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的出现。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现场管理体系,一些管理问题不断出现。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管理的重点,对安全隐患、智联我跟提进行合理的分析。其次,市政工程的参与主体比较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任务比较重。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多个施工主体以及参与主体,各部门之间由于缺少对应的联动机制,以及科学管理机制,从而现场管理的效果大大降低。所以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2.1管理制度缺失
        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提高对管理制度的建设。当前一些市政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的缺失,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不同类型的工程其管理体系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现场管理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效率。另外,由于对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也会造成施工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目标。
        2.2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的不确定性较高,各种突发状况较多,而且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工序较为烦琐,因此市政工程项目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波动与影响。仅依靠单一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团队很难做到系统化的管理,可能会对施工进程产生一定的阻碍。由于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导致无法控制突发状况以及工程延期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问题。同时,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还可能产生一些额外赔偿或返工费用,对于项目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项目成本难以控制,同时也会使建筑公司的信誉下降,不利于整个建筑企业的良好运转。
        2.3缺乏合理的材料管理制度
        在市政工程中,材料的质量是需要重点管理的内容,由于材料的使用量较大,因此,在工程整体费用支出中的比例也较大。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材料管理的重视度不高,材料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在材料存储和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除此之外,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没有做好记录和分析工作,导致材料浪费的问题比较常见,造成企业成本支出增加、经济效益降低。


        3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提升,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这是确保工程整体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需要得到全面的实施,就需要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基础保障。同时,施工监管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以及规范,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在具体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工作中还会涉及施工检验程序,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图纸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这些不同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保障工程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另外,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中必须建立的一些制度。包括施工调查、工程测量、施工图审查和现场核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申请、编制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变更设计管理、基础技术资料管理等十一项制度。
        3.2提高现场监管有效性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提高施工质量监督的有效性,确保监督工作的落实,保障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并按照正规的操作工序进行施工,严禁施工人员依照个人经验盲目进行施工,避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行为出现。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督作用,现场监理人员应遵循独立、科学、合理、公正的原则,为建筑工程提供严谨、细致的监管,保障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及时退回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指导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避免影响施工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效益。提高现场监管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降低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3.3加强施工队伍安全意识建设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进入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措施,同时积极主动学习安全管理知识,这样才能带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市政安全管理人员要频繁性并且不固定性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以此将安全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根据调查显示,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对这一点,工程单位在施工正式开展以前,工程单位要组织农民工进行岗前专业培训,以此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并培养其安全意识。同时,要将培训结果纳入绩效中,这样就可以让农民工对岗前起到重视。从而使得施工安全进行。工作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穿戴附加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劳保服等。如果发现劳动用品出现损坏,一定要及时更换。同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严禁出现违章操作的现象。在一些人群密集,或者特种作业区域,要张贴安全提示信息牌。总而言之,在施工过程中,要让员工将安全意识放在脑海的首位。
        3.4实现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材料的选购过程中,企业需要在合同预算范围内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并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做好存储工作,避免材料受潮腐蚀,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材料正式投入使用前,管理人员还要再一次进行质量检查。除此之外,在材料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由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的使用记录,以提高材料管理的可控性和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诉,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发展,而施工工程中现场的管理水平则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各个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市政现场管理的重视,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和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开展积极有效的现场管理,对于相关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推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忠云.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J].门窗,2019(21):92-93.
        [2]龙安严.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城市筑,2019,16(29):177-178.
        [3]朱雷.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J].居舍,2019(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