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叠合式综合管廊安装工艺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汪帅
[导读] 探讨了叠合式管廊的吊装安装施工工艺,针对叠合式管廊工艺安装,探讨采取的科学施工工艺和流程,对于进一步推动预制叠合式工艺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汪帅
        13092519890610****

        摘要:探讨了叠合式管廊的吊装安装施工工艺,针对叠合式管廊工艺安装,探讨采取的科学施工工艺和流程,对于进一步推动预制叠合式工艺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预制叠合;?安装工艺;?市政工程;?混凝土;
        1叠合式施工工艺特点
        综合管廊采用叠合装配整体式技术:侧墙为叠合夹心墙,顶板为叠合板,预制与现浇有效结合,连接节点可靠,整体防水性能好,(结构自防水,构造防水,材料防水)等于现浇的结构新体系。采取装配叠合式结构施工具有如下特征。
        1)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凭借着构件工厂化生产这一优势,推动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化、安装专业化、设计标准化与运输物流化发展,生产效率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
        2)预制构件的生产精度高、设计标准化水平高。为了确保构件生产实现标准化发展,必须统一设计种类一致的构件的配筋与截面尺寸。同时,在生产构件期间,必须严把钢筋位置、构件的截面尺寸、垂直度与平整度的生产精度。
        3)工器具支撑的便捷性。一方面,要结合构件的受力特点进行工器具的定位、构件支撑的加工;另一方面,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构件就位及其支撑的便捷程度,要做好预埋件的安装工作。
        4)运输计划与预制构件生产相配套。要结合构件的使用需要事先将构件运输与生产计划编制到位,加工构件之前必须结合构件需要总进度计划将生产计划确立下来,保障构件运输、生产以及现场安装配套供应正常以及现场流水施工的顺畅度。
        5)预制构件连接可靠。结合构件的受力特点,采取特殊的连接方式把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连接起来,遵循结构变形与承载力的规范要求,确保构件连接的紧密度与可靠性,保证结构的持久性与安全性。
        2 叠合式综合管廊的安装施工工艺
        2.1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叠合式底板安装→底板钢筋绑扎→叠合式侧墙及中间墙安装→预制叠合墙板斜支撑安装→预制叠合墙板精确调节→叠合式顶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2 施工方法
        2.2.1 施工准备
        1)叠合板构件工厂化生产已完成(生产工艺流程为:材料准备→清理台模→模具组装→刷脱模剂→制作网片钢筋→安装垫块→安装网片钢筋→安装预埋件→浇筑、振捣叠合板混凝土→拉毛→养护→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起吊→运输至堆场)。预制构件已运至施工现场。
        2)以施工图纸为参照物,对预制叠合墙中的个别部位进行检查,明晰安装位置,遵循吊装流程在安装准备阶段将构件编号的核对工作做到位。
        3)根据基槽宽度与最大起重量选定吊车型号,吊车为轮式100 t汽车吊。
        4)按照施工图纸,于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内外墙边线、墙体左右位置线以及墙体端头线,然后在墙体位置标注出墙体型号。
        3.2.2 叠合式底板安装
        应按照安装图和施工工艺流程顺序吊装,吊装叠合式预制底板,采用两点起吊,就位应垂直平稳,吊具绳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起吊后应小心缓慢的将底板放置在准确位置上。
        2.2.3 底板钢筋绑扎
        本工程外、内墙均采用预制叠合墙板。

构件连接节点:叠合管廊根据同等现浇的原则进行拆分,不改变原有的传力模式。在预制构件表面拉毛并设置桁架筋,保证了预制层与现浇层可共同受力,整体性好。钢筋采用销接技术,受力可靠。
        2.2.4 叠合式侧墙及中间墙安装
        1)在墙板吊装过程中,选取模数化吊装梁,依照预制叠合墙板的吊环位置明晰起吊点,确保墙体和钢丝绳方向的垂直度。紧接着,借助卸扣把外墙板的预留吊环和钢丝绳连接起来,起吊到和地面相隔0.5 m的位置,待确认吊环成功连接后才能进行起吊操作。起吊过程中必须保持匀速、缓慢,且不会影响到预制叠合墙板边缘的质量。
        2)在吊装预制叠合墙板的过程中,必须慢速起吊,在与安装位置相隔0.5 m的位置保持吊车的位置,对墙板的正反面是否和图纸相同进行检查。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借助两根溜绳将钩好塔钩,借助溜绳拉好板,使墙板缓慢下降。下落距离场地500 mm时预制叠合墙板两侧安排工人手扶,对准位置线缓慢下降,直至完全对位。
        3)在垫层上通过水准仪检测找平,便于叠合墙体按设计标高就位。
        2.2.5 预制叠合墙板斜支撑安装
        1)支撑体系的重要构成:其依靠U型卡座和支撑杆组建起来的,在这当中支撑杆的构成元素包括外套管、正反螺母、固定螺栓、正反调节丝杆、手把、高强销轴。之所以要做好预制叠合墙板斜支撑安装工作,是为了对预制叠合墙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并经受住源于预制叠合墙板的侧向荷载。
        2)预制叠合墙板支撑临时固定。首先,在预制叠合墙板上安装固定U型卡座,严格按照预埋套筒螺栓定位图安装好固定U型卡座。待吊装工作结束之后,应当在底盖板面上安装斜支撑,长螺杆有3 m长,据此予以安装,短螺杆有1.3 m长,据此予以安装,二者的可调节长度均是±0.1 m。
          
        2.2.6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C40抗渗等级P8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底板浇筑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浇筑或从中间向两端浇筑,底板浇筑混凝土时不宜两侧同时浇筑。待底板混凝土从预留孔冒出及浇筑振捣密实后,然后从两端分别对称分层浇筑各部分墙体。待墙体浇筑完毕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从一侧逐步推进浇筑,在浇筑墙体时应分层浇筑。
        1)从出泵口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应不大于2m,倘若浇筑高度大于2m,那么则应进行溜管、串桶等处理。
        2)要分层、分段连续对混凝土实施浇筑,结合混凝土初凝时间、钢筋疏密度、一次浇筑方量、结构特征以及混凝土供应能力确定浇筑层的厚度。
        3)要连续性地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处理。倘若要间歇,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同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将次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做到位。此外,要结合气温条件、水泥类型与混凝土凝结时间等诸多因素将间歇的最长时间确定下来。
         2.2.7 混凝土养护
        1)待浇筑工作结束的半天中必须做好混凝土的覆盖工作,并浇水处理。
        2)从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上看,对掺入缓凝型外加剂、普通硅酸盐水泥分别应超过7天、14天。
        3 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市政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预制叠合式装配施工技术也将有了较大的发展,快速推动了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叠合式综合管廊工程安装工艺施工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预制叠合式安装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叠合式综合管廊安装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厦门智欣建工科技有限公司.预制叠合式管廊构件生产工艺[Z].
        [2]?厦门市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蔡林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设计[Z].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