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生云
身份证号:6321251992040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具有结构复杂性强、隐蔽性强、可变性多样的特点。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能够符合国家的规范规定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房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1房屋建筑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在工程质量层面,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建筑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以此大幅度提升整体建筑行业的产业效能;在施工企业层面,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二次或多次整顿修改的概率,在提高房屋工程建筑效率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在经济效益层面,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促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从而有效增强了施工企业的企业形象和荣誉,以此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其综合经济效益,因此为企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1.2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由于各类新型房屋建筑的产生,使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建设技术应运而生,致使现阶段的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地改变,同时衍生出适应新时期的质量管理工作原则:①标准化。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质量管理标准化,即在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技术、材料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此督促相关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有效控制房屋工程的质量。②全过程。即坚持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始末,在工程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做好质量的严格把控工作。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引入新技术对工程的质控水平进行提高,以此加强对工程质量及安全隐患的有效控制。③全要素。即在工程建设阶段,坚持全要素控制原则,通过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各项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施工质量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2.1施工管理人员角度
对建筑工程来说,自设计概念到设计图纸,再到施工的具体实践活动和后期投入等等环节,都与人力存在紧密联系。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性作用,主要由其是否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直接性接触则表现为对建筑工程实施开展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间接接触则是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及采购。另一方面,人也是建筑工程最终的运行维护者与受益者。由此也可凸显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员因素的关键性作用。
2.2施工管理方法角度
建筑工程施工主要是将设计图纸逐步实现具象化的重要性阶段,并且这一过程十分重视项目建设质量和目标价值实现状况。从整体工程建设角度而言,施工时期的质量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其难度系数也相对较高。但是通过对当前的施工质量管理的整体状况进行客观研究可知,即使在先进理念的扶持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一定水平的提升,但是有关施工管理方法这一角度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管理措施贯彻落实无法彻底进行等,不仅如此,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实际应用水平也不够高,施工质量往往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很难实现民众对建筑工程高质量要求的满足。
2.3物资与机具管理角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某种程度上会受到物资与机具管理的影响。
物资材料的实际质量是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直观性联系的,同时物资材料的管理工作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同样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造成严重消极影响,对质量影响也较为不利。物资方面的问题包含物资材料质量、型号等与建设所需的要求存在出入。另外,物资的实际采购数量与时间很难迎合建设实际需求的要求。物资材料管理不善等也不益于建设使用。机具管理角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设备管理与技术方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机具管理工作缺乏完善性,馈电或是维修工作不够到位,对具体的使用造成消极影响;机具操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分工、设备与物料的损伤等。
3解决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控制措施
3.1增强施工人员管理力度
对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来说,施工人员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因素。在此项目施工工作中,尽可能完善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的对应管理工作。要充分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创设较为严谨的奖惩类措施等方式,积极开展对对应人员的实际落实状况开展合理监督。其中相对关键的管理工作是有关技术施工人员的管理。开展实际施工工作之时,逐步实现技术交底类工作,促使各个施工人员客观掌握施工的实际要点,在施工过程尽可能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施工工作。不仅如此,还需增强施工人员新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材料在施工工作中的顺畅开展,令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3.2增强施工技术与方法的整体管理力度
开展施工工作之前,需充分保证施工方案的实际组织与设施,同时积极组织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对有关施工方案的三方会审,令施工方案中施工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得到保证。其次,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之时,将施工方案作为主要依据,合理编制施工作业的相关指导书,因此令施工工艺与技术严谨依照规定流程开展,令施工任务可保质保量的完成。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建设起完善的交接班类制度,依照国家所出台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定期对部门项目工程进行质量检验类工作。对于那些非常容易出现质量方面问题的工序与工程,往往会涉及到复杂系数较高的供需检测方式方法,基于此,需尽可能保证在交工之前完善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对非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供需或者工程,往往会使用到复杂系数相对较高的供需检测方式与技术,需尽量在交工之前完善好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在工程的竣工时期阶段,技术负责人员需灵活依照竣工的相关资料的编制类要求,合理的收集整理各类材料试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以及施工记录等。
3.3增强物资与机具管理力度
增强物资与机具管理力度的提升,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也非常有益,有助于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与质量。首先,需充分认识到物资与机具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性,物资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性主题,机具则是推动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条件,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其次,严谨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展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表现措施如下:企业管理人员需将物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合理拓展具体的采购途径;增强物资运输的整体管理力度;增强物资的存放管理力度;制定专业化人士开展机具设备保养维护;同时规定其具体职责;机具实行科学的分类保管制度。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管理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节奏,逐步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保证建筑施工产品质量,同时需要树立自身的企业品牌形象,为自身未来持续发展努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23):79-81.
[2]李新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居舍,2020(27):149-150.
[3]胡鑫.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