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凤
身份证号:23012519751120****
摘要:水利工程提防护岸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边坡的稳定性,提高堤防建设质量。文章通过对常见施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水利工程提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现场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提防护岸;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航运以及河道治理工作中,许多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生活和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水利工程在调节水流量,防洪抗灾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当我国南方雨季来临时,经常有堤岸滑坡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河流两岸居民以及河流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是由多个环节和多个步骤组成的极为复杂的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这一工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且专业人员必须尽职尽责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项目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水平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而导致后期工作出现问题的现象,例如结构性裂缝会导致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效用,进而发生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河道堤防护岸施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体系,过于松散的管理方式导致部分施工人员思想懈怠,并不重视施工工作,从而延误了施工工期,甚至出现水利工程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的现象。
2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技术被用于河道水流速度较快的水利工程中,沿河流堤岸设置墙式护岸结构,由于护岸结构被嵌入路堤护脚板中,使得墙体护岸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小了河道水流冲刷力对护岸造成的侵蚀影响,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中,常见墙式护岸结构形式为伏壁式、倾斜式、悬臂式、重力式等。此外,针对老旧的墙式护岸结构,考虑到此类护岸结构的功能性显著降低,在出现洪患水灾时易出现墙体渗漏管涌现象。因此,可采取防渗抗滑柱列桩墙技术,在墙式护岸周边挖设若干桩孔,在孔内打入直径在1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桩和椭圆柱套桩,并浇筑混凝土将桩体搭接成墙,沿结构纵轴线在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连系梁与锚筋,将新建成防渗墙体与原有护岸结构契合成全新的防洪墙,以此来强化护岸结构的抗滑、抗倾稳定性能。
2.2挡土板及无纺布施工
如果土方开挖面积太大就会使土地出现扰动的情况,经过深入考虑土方之后开始深挖,土层土按照坡比1∶1然后开挖,下层使用专用的挖土工具,在板位的位置顺着轴线人工垂直向下挖出一道凹槽到板底高程,横口的宽度大约是20cm,一侧和桩的安装面保持相同的高度。无纺布在挡土板后面能够控制土流失的情况,钢筋砼预制板和400g/m2无纺布在底部可以简单固定,然后同时下沉,使用人工搬运到合理的位置,然后进行沉入。安装完挡土板以后,需要回填空余的槽口,一边回填一边使用小型碾压棒进行振捣,直到捣实。下层回填完成以后,开始回填上层的土方,填筑以前需要将底部杂物与积水进行彻底清理。
2.3堤防填筑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作,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施工地点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清除施工周围的杂草,以及其他妨碍正常施工的路障。同时,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必须要按照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来购买质量达标的黏土等其他填充材料。当材料剩余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回收和处理,避免材料遗留在施工现场,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
当填充不同位置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对应的比例进行填充。如果水利工程堤防表面凹凸不平,则需要先对地表进行处理,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当堤防出现不同水平的分层时,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而对于一些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人员需采取分层填筑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整体填筑面的密实程度,在工程验收合格后,需再次填铺新土,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建筑物,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选择施工土料的人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2.4生态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垫子铺设在岸坡表面,或是直接铺设纤维织物。随后,在岸坡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解决绿化植物生长问题与环境问题。如此,在一定时间后,可降解材料发生降解反应,使得岸坡植被根系与土质牢牢固结,发挥防御波浪、抵御水流侵蚀、维持岸线稳定的作用。与传统堤防护岸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岸具有施工成本低、环境效益强、工序简单等优势,既可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还可以保存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为水生生物与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严格把控和监督施工建设工作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设计方案,难以对工作程序进行合理把控,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延误了施工时间,浪费了施工材料,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控和监督施工建设工作,明确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意识。一是严格监督施工进程,提高施工质量。二是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将管理责任意识较差的工作人员直接调离岗位,合理的管理体制有助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
3.2做好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包括以下3步:第一,对测量桩志进行检查与复核。严格检查复核业主或者是监理人交代的水准基点、三角网点以及建筑物中心轴线等桩志与相关材料资料。第二,测量放样。针对将线形作为直线的护岸,主要是在被放样直线的两端点周边能够通视的地段铺设两通视导线点,使用经纬仪进行放线,通视打桩,然后铺设经纬仪放出护岸直线,通常间隔15m~20m作为施工路段,通视铺设断面桩。然而在工程整治过程中,通常将护岸线形设计成圆曲线,这时放样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往往使用经纬仪运用偏角法进行放样。将仪器放在曲线起点与终点上,将等待放直线作为开始边,根据已经计算出的弦切角明确零方向,根据各个断面桩和起点、终点之间的连线与切线方向夹角按照次序分别测试各个断面桩。
3.3堤坝压实
堤坝压实阶段,应提前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在土料含水率不超过标准值±2%的条件下,直接开展堤坝压实作业,反之,则对土料进行处理,如翻晒干燥处理。随后,采取水平分层铺土与逐层碾压工艺,以此来解决传统压实工艺中存在的漏压与压实量不足等问题。同时,将碾压机械运输路线完全覆盖堤坝压实范围,要求压实路线超过设计边线两侧30cm。最后,在达到设计压实遍数后,对堤坝压实效果进行测试,如果堤坝压实度不达标,开展补压作业。而针对空间较小、大型碾压机械回转不利的区域,施工人员使用手扶碾压机等小型设备进行全盘碾压。
结语
综上所述,堤防护岸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时,要严格把控和监督施工建设工作,强化现场施工测量与堤坝压实作业,采用合理的提防护岸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的建设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斌.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5(490):197.
[2]廖玉香.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清洗世界,2020,36(6):39-40.
[3]尚奕多,田江锋.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信息周刊,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