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分析 蒋斌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蒋斌
[导读]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中,数据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提升通信网络安全性

        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20
        摘要: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中,数据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提升通信网络安全性,这是维护互联网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手段。分析当前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通过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用户身份认证等技术的应用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为接下来的数据安全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通信;数据信息安全;安全保障技术


        引言
        如果有人恶意攻击网络系统,修改用户信息,这将直接威胁到网络安全。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有必要发挥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优势,将其用于网络通信管理中。
        1. 网络通信中数据信息安全问题
        分析当前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数据信息结构。目前网络通信IP协议以传输网络数据为核心标准,该过程容易发生缺陷问题。网络通信通过树形数据结构完成数据传输服务,连接时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数据被破坏。承载网以IP为核心,有的条件无法控制,加密技术难以高效应用,这将导致信息通信质量受到影响。当系统出现设计缺陷时,数据传输有可能受到攻击。(2)通信软件存在的问题,这类软件具有开放性特点,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入侵的几率,且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密码设置比较随意,无形中给网络带来应用风险。(3)网络病毒侵袭,网络会通过不同的形式窃取用户信息,防火墙的建设必须多方面考虑。网络内隐藏着众多危险信息,比如垃圾邮件,这是网络不断发展与积累的结果,严重威胁用户使用安全,垃圾邮件会携带病毒,用户打开链接后系统会受到安全威胁[1]。
        2. 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实践应用
        2.1防火墙技术
        建议在外部网络Internet接口处安装防火墙,以此降低外部网络入侵引发的风险。防火墙的建立需要满足相关标准,具体如下:(1)关于防火墙的安全问题。用户无法干涉防火墙的设计,只能通过权威机构检测防火墙的功能,如果使用方法错误,管理员只能调整防火墙配置,避免出现安全问题。(2)防火墙的选用应考虑其可扩充性,网络建立初期信息系统规模小,防火墙产品较为简单。随着网络的扩容,各项应用加入,系统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在选用防火墙的时候应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能,如图1所示,发挥防火墙的扩充功能作用,节约投资成本[2]。

        图1网络防火墙技术
        2.2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对称加密技术,即应用相同的钥加密和解密信息,方便解密操作,双方在交换信息的时候无需专业化加密算法,交换环节能够确保私有密钥不被外泄,且信息可保持完整。无论是加密还是解密,都离不开“置换表”,加密算法比较简单,如果对方拥有置换表,就等同于拥有加密方案。所以对置换表做出优化可加大破译难度,攻击者必须进行几次变换才能完成破译。此外,加密技术中还采用了变换数据位置的方法,使操作时间被增加,buffer内加入铭文,对其重新排列再逐一输出即可。(2)公开密钥加密技术。私钥主要为交换方控制,而公钥分布相对广泛,这种加密方式更加适合用于身份验证。RSA公钥密码机制就是最普遍的对称加密方式,可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2.3网络用户身份验证
        一般情况下,用户名与密码登录是用户在网络活动中的最常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技术分析发现,用户姓名与密码之间相互独立,可避免用户在使用中丢失密码。为方便用户,网络通信平台会有一次性登录入口,一定时间内无需用户反复登录,超过时限后将被强行退出。如今网络身份验证加入了人脸与指纹验证方式,全方位提升了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程度。在网络通信内标记指纹信息,并对其加密处理,这将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2.4保护IP地址
        为保护数据安全,有必要对用户IP地址做好保护。在交换机运行中了解路由器的应用,合理定位访问地址,避免病毒入侵。IP网络的安全应用主要包含两方面:(1)物理层面,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网络信息的传输。(2)网络通信层面,控制芯片位置,保护IP地址,使信号采集更加准确。创新链路层,动态监测数据信息,使用正确的加密算法了解网络通信协议,通过报文分组确定最佳传输渠道,发挥传输层的作用,谨防病毒入侵。
        2.5终端计算机病毒防护
        在病毒防护方面,终端计算机需要经过以下操作:(1)提升用户安全意识,谨慎点击陌生邮件,禁止运行未经过杀毒的软件,只登陆熟悉的网站。(2)及时清理系统内无关紧要的服务,对部分下载和需要安装的辅助服务尽量不选择默认下载方式,对没有价值的服务及时删除,避免受到攻击。(3)更新系统安全补丁,这是因为很多网络病毒传播会通过安全漏洞侵入系统,所以更新安全补丁至关重要。
        2.6软硬件层面构造
        2.6.1硬件层面构造。从硬件方面开始,对数据信息实施安全防护,相应技术构造思路如下;(1)有线通信方案。建设有线通信方案时应掌握核心要领,以提高系统防干扰性为重点,做好硬件层面合理建设,采用光纤通信方式代替铜质线缆的通信方式。(2)无线通信方案,确保系统在运行期间不会受到干扰,通过调频通信模式的应用调整通信信号,在网关构造阶段对调频信号展开合理分配,以此提升无线通信系统质量。针对较长距离的通信,有必要配置信号放大器,让设备可以接收到相对稳定的信号,避免信号在传递期间出现能量衰减。(3)设备优化处理。为保障网络通信数据安全,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应深入分析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概念,通过对硬件设备的优化,避免数据在交流期间因设备的缺陷而导致信号不稳定。设备优化时需按照当前通信环境建设,比如5G通信技术下,通信基站会应用MIMO天线对区域内移动设备联网,MIMO天线在能耗和重量方面比4G通信参数大,且网络覆盖范围广阔。建设该天线时应尽可能的提升MIMO天线建设密度,科学分析电力提供装置与天线配置的具体位置,尽可能的发挥硬件设备的使用性能。
        2.6.2软件层面构造。对于软件层面的优化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数据解析系统,对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跟踪。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对通信体系造成冲击,ATP攻击是针对服务器的威胁手段,建设数据解析系统需依靠专业分析技术,在云计算技术的帮助下对服务器内数据节点实时跟踪。如果发现某处节点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数据解析系统可对分布式节点展开分析,了解网络攻击实际情况,从而采取应对措施。(2)数据加密系统,对加密软件与模型做出参数调整,在网络系统中对网络层级规划重建,比如对商业银行移动软件的IPv6通信模式做出数据调整,使信息模式更加专业,确保加密系统安全运行。
        总结
        总而言之,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特点,非法分子会借助网络进行违法经营,通过网络盗取企业或个人信息,严重危害其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正确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有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水平,营造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窦怀振.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1):43-44+53.
        [2]梁航函,吴耿.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20(2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