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构建新时代亲清政商的初探》 刘波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刘波
[导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就如何构建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研究对象

        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委党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100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就如何构建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实践层面以民营经济欠发达地区黑龙江省为例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这个角度进行重点研究。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央和各地出台了有关具体规定,明确政商交往的规则。全力打造亲清政商环境改变了过去企业办事走后门,发展了靠哥们的人情社会局面,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很多工作在实践中还是难以把握具体的措施办法,使领导干部在与民营企业交往时心存顾虑,有为难情绪,政企联系比较清淡,不利于政企互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政商;发展


        1、基本情况
        “清”政商关系,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着力构建便捷高效、优质舒适、规范有效、平安和谐的营商所谓新型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概括,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新型政商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商关系。新型政商关系,是有法律底线、交往边界、交往规则、合作共赢的新型健康的政商关系,是对传统政商关系的矫正。二是新型政商关系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在我国,政商关系的现实主体就是“政”和“商”,即党政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不包括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新型政商关系的核心要义就是“亲”、“清”。“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要服务企业。二是政商建立合作共赢关系。政商关系不是对立的,是亲密合作健康发展经济,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清”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商边界清楚。二是政商关系清白。龙江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振兴发展、增加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大力营建“亲”环境,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2、打造亲情政商关系取得效果
        近年来黑龙江省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努力构建亲情政商关系,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深度融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并加强警示教育培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用有情怀、有温度、有心意的服务打造肇东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优品牌。”强化作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强化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营商环境具体工作中。主要表现为:
        (1)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化环境
        表现在不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甚至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等现象,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中时有发生。黑龙江县坚持优化环境立法先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立法《黑龙江县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二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四是依法依规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
        (2)创新高效透明的政务运行机制
        黑龙江县冬季漫长、有效施工期短、建设成本高等先天不足,如果项目审批再耗时耗力、服务方式不主动变革,必将进一步丧失投资吸引力、挫伤投资者信心。黑龙江县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长效管用的政务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办事不求人”服务品牌。
        (3)打造为企业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表现在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县级领导带头,从县直机关开始,持续开展作风整顿。县委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召开全县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以“钢牙啃硬骨头”政治营商环境。积极倡导“五个好作风”,引导干部争当“三个好把式”,最大限度方便市场主体办事,对一切阻碍发展、破坏发展环境,损害龙江声誉的人和事,始终坚持“零容忍”。



        3、存在问题
        (1)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分寸在实践中难以把握
        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央和各地出台了有关具体规定,明确政商交往的规则。但在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多规定,很多工作在实践中还是难以把握具体的分寸,使领导干部在与民营企业交往时心存顾虑,有为难情绪,政企联系比较清淡,不利于政企互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2)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近年来,各地采取建立一站式办事大厅等措施解决企业注册、运转中的问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一些地方企业融资难、政府拖次企业债务、新官不理旧帐等深层次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特别是企业在生存发展的重要时刻,仍有求助无门的感觉,仍感到生存发展步履维艰。
        (3)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中央和各级党委对腐败形成的高压态势,使很多腐败行为得以收敛,但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仍然没有绝迹,有些趋于隐蔽,更不容易被发现。从近年公布的腐败案件来看,几乎每个腐败官员案件中都存在收受企业贿赂问题,数额巨大、触目惊心,绝不是吃请、收纪念品等比较小的问题。从实践看,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彻底根除政商勾结等问题,仍然是任重道远。
        4、下步对策
        (1)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本领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业务本领提升年活动,注重干部学习质量,提升干部服务意识,不算增强干部业务本领,积极从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工作环节等方面入手,全面排查审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强化内部监督,接受外部监督,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健全机制,真正纾困惠企
        对好项目、优项目、大项目在用地政策、环评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障,减少审批环节,着力打造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服务流程,为企业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大招商项目制度,项目责任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切实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注册、早开工、早投产。
        (3)促进执法监管,保障企业利益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力求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监管体系,科学确定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强化对行政执法依法履职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学、高效。
        (4)加强基础建设,撑起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而硬环境的重头戏就是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是否全面,决定着企业的落户选择。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增加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让企业和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结束语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求领导干部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新型政商关系将极大地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有利于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新型政商关系为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立下了框架、边界和法律底线,民营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和环境,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企业家也可以从繁琐的政商关系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办企业。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各级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关系要“清”,坚守底线,对于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保持廉洁自律有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