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黄建瑾 余俊杰 张晶丽
[导读] 摘要:在水环境检测工作中对微生物群落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杭州天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水环境检测工作中对微生物群落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检测可以提升生活用水、饮用水的质量。水质微生物检测主要针对其数量、类别、体积、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其分析数据有利于水环境整治计划的制定,对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控制要点,以期可以为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监测;微生物;质量控制
        引言:
        现阶段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益严峻。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带领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机构已经对水资源环境的控制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水资源污染形式多种多样,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反映水质情况。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进步,从而推进了我国水环境监测事业的良好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用水的保证,实现了水环境监测的意义。
        1、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在水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多种微生物,其中很多生物是对人体有害的。对于水资源中的细菌,现在已经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密切关注。在水环境的研究中,微生物的检测和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和居民的用水以及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和技术得不到提升,人们就不能用上安全的水资源,不仅不便利于生活、工作和发展,甚至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造成严重的后果。水环境的微生物检测主要是指通过环境分析学,物理及生物检测学等对水体中的微生物作出一系列反应。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弥补常规物理及化学反应测试中的一些劣势。虽然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污染的具体程度无法做出准确量化的表达,且只是在化学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一些辅助性的检测。但其对水污染处理的作用非常重要,且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占据特殊地位。
        2、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检测标准体系存在缺陷
        现阶段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在分析方法上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也没有形成更加完善的水质分析体系,所颁布和实施的检测标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现在所使用的检测标准难以应用到实践中。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逐步地发布了比较完善的水质检测方法,但是我国在该方面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只是在发生严重污染事故之后才能进行水质分析,以判定污染程度。
        2.2检测技术缺乏创新
        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所需要进行的指标数量比较多,需要准确的判定水质中的有机物、微量元素的具体种类与含量,对于工业用水的检测指标数量更多,目前已经超过一百项。从水质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我国已经开始建立更加完善的水质环境检测网络系统,但是目前的检测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全方位、大面积的检测,很多内容依然是空白的。有些地区因为经费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没有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也存在人才匮乏、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给水质微生物检测的正常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良的影响。
        2.3资金设备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但是其资金投入与设备投入仍有不足,这也导致了我国的水质环境检测难以和国际先进水平相一致,很多的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数据都缺乏科学性,从这个方面出发,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还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仪器与检测方法,从而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2.4缺少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任何工作都有标准和管理措施,对于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工作来说,其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并且和很多个部门的工作都存在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到工作中才能完成该项工作,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地区并未建立完善的水质微生物检测管理体系,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依然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方式,设备、人员、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最终检测结果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


        3、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分析
        想要提升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就要从分析其检测技术进行入手,不该改善检测技术手段,从而提升检测质量。
        3.1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也是微生物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类型。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固化生物体内部某种功能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推动微生物某种表现特性,转化成为一种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体当中微生物种类和含量的准确判断。
        3.2PCR技术的应用
        在水质环境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当中,PCR技术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PCR技术也被亦称之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其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在环境水体资源的检测工作当中,可以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第二,在环境微生物基因的克隆当中作用比较明显,通过PCR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环境当中微生物的检测精确度,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工作效率。
        4、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4.1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为了提升微生物检测的质量,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而且能够,避免灰尘、温度变化,最好能采用集中式空调。这样一来即能减少杂菌污染,又能保证培养箱的稳定运行,以及减轻培养基、分析天平等的受潮问题。壁墙壁和地面应使用指定的材料,做到防渗水、光滑、易于清洁和消毒且防渗水;工作台高度适当、台面要做到防止透水、抗腐蚀、光滑无缝
        4.2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相关仪器设备警醒定期校对,确定仪器数据准确。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仪器检查。电热灭菌相应定期采用孢子试条或孢子悬浮液来测试其性能,高压灭菌器应定期采用孢子试跳或孢予悬浮液检验其灭菌效果,每次使用要记录好温度、气压和灭菌时间。膜过滤装置在使用前应将部件组合起来,并检查有无渗漏,以确保过滤排放的效果。使用应彻底清洗。所使用的玻璃器具要求完整无损,清洗后要进行检查,如果洗后表面有过多水珠附着,必须重洗。对于一种新的洗涤剂,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是否会留下对生物有抑制性的残留物。
        3.3检测准确度的控制
        准确度的控制需要通过自配标液、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的方式来进行。在每次进行样品检测时,应该对于样品或自配标液要进行同步进步,如果发现标准样品超出了规定的范围,或者自配标液测定结果的偏差超过10%,此时需要及时发现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更正处理。在水样中的某些检测项目的含量超出标准规定时,应该进行加标回收来进行准确度控制;如果含量较低,则不需要进行加标回收。
        4.4检测质量监督检查
        制定当年的内部质量监督管理方案,并且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样品的质量控制,另一方面要选择不同方式来进行反复测定,及时发现数据异常问题,并且寻找出产生原因。这些都是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措施,最终可以保证水样检测质量达标。
        总结:
        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对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检测技术的提升,设备设施的投入,提升相关工人人员的素质,对水质监测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静,丘仕梅.环境现场检测和采样的质量控制策略探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7(06)
         [2]赵鑫海.水环境污染问题与微生物检测方法分析[J].炎黄地理,2019
         [3]孙冬梅.探析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J].科学与财富,2018,(22):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