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之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尹翀
[导读] 摘要:如今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功能,还要求美化、艺术化城市,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
        柳州市城市绿化维护管理处
        摘要:如今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功能,还要求美化、艺术化城市,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园林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至关重要,其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美化城市,让城市居民拥有休闲场所。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活动时,要以科学理念为核心,要加强和生态理念的融合性,提高其设计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都应该坚持节能环保战略,要通过园林景观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出现严峻的能源耗损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城市后续规划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概述生态理念、融入原则以及相关措施,为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设计;施工
        目前,城市居民也逐渐意识到园林景观的重要性,其能逐步净化城市空气、提高绿色程度,甚至还能展现城市形象。因此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降低对城市规划和居民的影响,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
        一、生态理念概述
        生态理念具有先进性和发展性,是非常重要科学理念,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发展可持续生产与绿色消费,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文明建设,还要关注生态建设。生态理念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性,要让人们自发、自觉的保护环境,不能为了发展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大量消耗能源,更不能放任污染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能够让城市持续发展,并且还能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与方式,为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园林建设的根本属性是小生态群落,让植物、动物和人类和谐相处,并且科学美观的景观设计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空间,还能增强城市功能,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1]。
        二、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原则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我国部分区域与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雾霾、海洋污染等,让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解决此问题不仅能缓解人类生存压力,还能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在园林设计和施工阶段一定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要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增强城市园林的环保性和生态性[2]。
        (一)科学搭配
        在设计和施工时,因地制宜原则和科学搭配原则至关重要。在设计时,要先考虑城市环境和地域发展水平,尤其是外来品种,更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合理植物搭配不仅能增强园林的美观性,还能体现其环保性,所以一方面要掌握相关种植知识与技术,消除病虫害。一方面要提高乔木、花卉、灌木等植物的搭配性,要增加视觉亮点。
        (二)可持续发展
        我国推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在园林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满足未来城市建设需求与居民服务要求,要整理其资源,通过城市自然水体强化水文调解性能。并且还要加强园林和城市自然环境的和谐性,要借助现有条件强化优势[3]。2018年-2021年在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扶贫期间,充分发挥园林专业优势,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开展了乡村文明、乡村美化等乡村振兴工作。对东起乡34株大树进行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处理。结合大树周边环境,巧用当地石材在5个村进行交通节点改造,景观提升,共修建树池307米,铺装680平米,并配置休闲石桌椅以供村民使用。把一个个小村屯,变成美丽的花园。
        (三)因地制宜
        想要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价值,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这也是提高生态理念和园林设计施工的重要基础。园林设计与施工阶段的重点就是植物和园林的适配性,要让植物能够适合园林区的生态环境与气候。要在考虑地质地理条件、气候温度以及土壤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植物类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施工时长,排除施工隐患。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坚持此原则,既符合自然规律,也体现了保护主义。


        (四)节约资源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融入绿色生态理念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资源耗损,要避免大量消耗资源,优化城市环境。在设计和施工时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同时还要提高布局的科学性。如设计时要在掌握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划分休息、卫生和娱乐区域,要设计先进的照明系统,降低水电消耗。并且还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4]。
        三、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
        (一)科学选择生态材料
        想要发挥生态理念的指导作用,必须要选择绿色生态环保材料,如施工材料和设备等。在设计与施工阶段要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性,不能危害自然环境,也不能造成严重的空气、水污染。应用环保材料既能降低施工成本,还能降低危害。如选择沥青铺路石、人造石等等,兼顾设计的美观性又不具有损害性。同时科学设计照明与灌溉系统,可以避免浪费水电资源,减少后续运行成本。
        (二)合理选择植物类型
        园林景观整体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选择植物,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先调查分析园林地区自然环境、地理地理与气候,要提高植物搭配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要合理规划不同类型植物的配置。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非常多,如土壤、含水量以及光照等等,设计师也要了解植物特性,要为植物提供符合生长的园林环境,这样才能提升园林艺术美感。在设计阶段要兼顾美观性与实用性,要挑选良性植物,通过植物增加调整城市生态环境。例如,如果城市气候比较干燥,则可以选择防风固沙、根系生长发达的植物。如胡枝子、白三叶等。如果城市人口较多、污染问题严峻,则可以选择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杜鹃等。
        (三)调控生物比例,增强生物多样性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重视合理调控植物比例,要增强植物种类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园林景观,要增强生物品种的繁荣性。要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植物,也要根据园林生态环境特征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的。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避免出现抢占养分、领地等情况,要避免出死亡、枯萎等问题。
        (四)应用清洁能源
        根据上文可知,建设城市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节约资源,所以在设计和施工时要既要应用环保节能技术,也要采用清洁能源。如,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以选择以太阳能为动力能源的照明灯,白天吸收能量,晚上提供照明。并且还可以通过太阳能调控温度,通过专业的转化装置将太阳能转为热能,降低资源成本。在设计和施工时还要坚持科学性,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如木材等。也要合理规划园区土地,要形成特色景观文化,促进城市园林持续发展与建设。
        结束语: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和施工时,要坚持绿色生态理念,要避免出现能源大量消耗、破坏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等现象,既要引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也要应用可再生、清洁且多样化的能源,要综合考虑园林后续运行成本,同时满足园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环境,强化城市服务属性,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忠军,杨科. 园林设计施工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入[J]. 砖瓦世界,2021(8):239,242.
        [2] 闫晨. 园林设计施工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入[J]. 花卉,2021(2):49-50.
        [3] 宁泽露. 浅谈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J]. 装饰装修天地,2021(6):105.
        [4] 王妍. 探讨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中[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4):1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