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地域特征为导向的风景园林设计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董艳莉
[导读] 摘要:地域特色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永恒的主题。
        身份证号:33068319920120XXXX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地域特色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永恒的主题。作为规划设计的“原点”,它在规划设计的后续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但这些快速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使得更新中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倾向。城市、乡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规划和设计正在失去其地域性、传统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特征,失去其个性和灵魂。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原则;规划设计
        前言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反映不同地区的地理和地貌特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征,这使得当地的风景园林具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地域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景观。不同的地域特点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方方面面。以地形为主要载体,以植物材料为主要造园元素的景观观,与地域特色联系更为紧密。不同的地域条件形成不同类型的园林,每个地域的优秀园林作品都是在尊重地域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个区域的气候、土质、人、动物、植物,以及这片土地上反复发生的事件,凝聚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刻穿透力的人文精神,把土地一边的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浓缩成地域风情。
        1风景园林的地域概述
        景观的地域性不仅能反映特定地区的文化特征,而且是特定地区的景观形式、空间组织美学和当地历史背景的有机结合。区域景观由于特殊地区共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共同的风格特征;不同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因素使景观风格不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景观形式。因此,景观本身的地域性是某一地区自然、地理、文化、历史和习俗的反映。景观的地域性还包括两个特点:一方面,它强调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景观所在的区域;另一方面,它强调城市语境,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不同的地域条件形成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每个地区优秀的景观作品都是在尊重地域基础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地区的气候、土质、人、动植物,以及这片土地上反复发生的事件,凝结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刻穿透力的人文精神。土地一边的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浓缩成地域风情。设计师和业主在深刻理解和融合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创造了精美的景观。这些风景属于这片土地。它们体现了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人文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无论是中国古典园林还是西方历史园林,历经百年而不失韵味,依然是人们游览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2中国两个地域性景观建筑设计
        2.1应建立“区域思维”的思维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是再现该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地域环境中,各种景观要素相互关联,并与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相结合,构成了人们所观察到的景观类型。景观园林的设计应从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向区域发展,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创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观察和利用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景观的方式。景观设计师不应该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该追求这个区域的地域景观的完整性,所以要建立一种“地域思维”的思维方法。
        2.2中国当代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设计语言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技术,强调技术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创造地域景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适合当前经济背景的具体设计语言原则:
        2.2.1有意识地融合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发展的最新成果,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表达地域景观的本质内涵和精神;
        2.2.2根据综合实际区域条件,进行比选,根据是否满足区域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手段;
        2.2.3注重技术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协调,不牺牲区域生态平衡,消耗区域自然资源作为开发成本;
        2.2.4注重设计理念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协调,努力保护地域结构在现代风景园林发展创新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2.5注重与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结合,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一味追求“新”与“奇”的设计,只会导致目标与利益的失衡,容易走上恶性循环;
        2.2.6注意吸收传统设计语言的精华,重新挖掘传统地域性的潜力。
        2.3(城市景观)风景园林的地域性设计理念
        2.3.1区域景观设计是表达独特城市景观的有效手段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以其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城市的人文基调与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艺术的差异,使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乡土观。然而,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使得城市化的建设方式趋于一致。无论从城市的领导者还是建设者,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城市景观趋同的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景观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宏观上,整个城市景观外观导致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微观上,一个城市失去了它的景观特色。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一些不合理的建筑行为破坏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严重损害了人们的民族区域和家乡情怀,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一最根本的设计理念。地域特色与设计领域紧密相连。地域特征的构成要素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征等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地域性随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随着一个地区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与城市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所以地域性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灵魂。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地域性是设计独特的城市景观时可以考虑的有效设计因素。地域性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独特性,无论从自然还是人文。因此,设计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区域景观设计是比较好的表达方式。
        2.3.2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地域性表达手法
        根据地域特色的相关特征和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设计要求,在实际的地域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要结合地域特色整理设计地点所在城市的相关资料,然后寻找具有鲜明标志的设计元素,可以从地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方面进行搜索和获取。在明确所需设计要素的前提下,遵循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综合考虑如何将这些要素转化为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融入设计作品,这就需要运用地域表达手法。地域性的表达实际上是指地域性特征的所有元素都是通过设计中的一些表现方式来表达的。
        3.景观地域性的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和科技交流的扩大,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理念被应用于城市和景观改造。这些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然而,这些快速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更新中造成了一些夸大的相似之处。城市、乡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规划设计正在失去其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和多样性特征,失去其个性和灵魂。任何地方、空间、环境都是定性的“整体”现象。寻找带来活力的特色根源,是设计师长期的追求。
        4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无 论是后现代主义的哪个流派,无论它们的风格样式呈现出何种面貌,但实质上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自然环境与社会现实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都有极其深刻的科学技术背景和历史文化渊源。在此背景下,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越来越重大,某种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而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手法上,也是十分多样而有效的。当今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 求,而不是服务一家之需。因此,现在的园林作品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开敞、外向的面貌,通过各种类型场地来满足各类人群的社会需求。
        结语
        地域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通过景观设计的路径,我们可以挖掘和创造自己的土地和自己的景观特色。尊重古迹传统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拘泥于传统,不坚持历史传承做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牺牲;探索所有可能的工程和管理措施,采用适应性设计,改善交通、消防和公共设施,在尽可能不改变历史特征的情况下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将是每一个建筑者和规划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强,柴明良 . 试论结合场地特征的杭州湖滨和北山路景区规划设 计 [J]. 山东林业科技,2010,(05)
        [2] 李晓颖,王浩 . 融合地域特征的公园规划设计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