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因素较多,对于施工管理体系及模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施工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落实管理要点,避免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工作内涵
实现建筑项目规范施工,关键在于要全面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结合当前施工活动的具体情况,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把制度严格地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不定期地对现场进行检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监督,及时地消除潜在风险。其次,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机制,从预防的角度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提高对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全面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监督安全隐患等等。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意义
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尤为关键。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建筑工程建设中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也能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发展。②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各施工环节协调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建筑领域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③相对而言,建筑施工属于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在项目施工中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对施工现场风险进行控制,保证整体施工进度,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较弱,在施工中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并且没有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未佩戴安全帽和手套;进行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缺少安全标识和覆盖等。其次,项目管理部门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不到,部分施工现场存在材料随意堆放,未对材料进行加固和覆盖防护等现象;对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唯有做到定期检修与维护,导致机械存在带病作业情况。第三,盲目缩短工期,有些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抢工期的方式,这不但会导致因施工人员加班过度疲劳引发的安全事故,还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上述原因都会增加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应针对此类问题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4.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甲方建设单位来说,为更好地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产生,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的完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通过在安全技术规范方面的完善制定,对施工单位进行工作要求的加强;也可通过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体系中,通过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增加,让其能在实际施工中,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情况和教育培训过程都能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以实现具体制度的有效落实,并能够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体系的健全完善上,还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调整,并多增加研究工作,以实现体系方面的创新力度增加。
4.2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一,在布置施工现场时,应按照防触电、防火及防雷击等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建筑工程现场的一些临时设备,应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再进行统一的部署。第二,现场实施安全责任人负责制度,对工程现场施工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制定各项科学的安全施工规则,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完成安全考试。确定考试合格后,再让相关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第三,重点进行安全检查,建立独立的安全监督岗位,实施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制度。在工作范围内,建立独立的安全监督岗位,对安全生产全过程负责。当发现紧急的不安全事故征兆时,应立刻停止施工工作,采取措施,确保工程结构安全、设备安全和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第四,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对安全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参与安全会议的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和安全员,相关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工作。各个作业班组,应在施工前后对安全施工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应建立相关工作人员关于健康、福利和安全方面的档案,并且做好档案的保存工作。第五,应该重视设计工作,提供科学的水文资料及气象资料,为后续做好防洪抗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应配置必要的防洪物资和器材,按照监理人员和业主方的要求,每年进行汛期检查,做好汛情预报及安全度汛工作。如果发现危及工程项目及人身安全的灾害预兆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发生导致的损失,切实保证项目的安全性。第六,施工现场的仓库、厂房、地坪、道路和水泥堆放场地周围需要进行硬化处理,可以用碎石或者沙砾进行场地硬化。与此同时,还应在工作坑设置安全标语和操作规程牌。第七,施工现场的生产区及生活区应按照相关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设备,明确消防的相关责任人,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工作。第八,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按照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第九,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设施,其照明度应高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照明度。一些特殊场所进行日常施工或者夜间施工时,应给予足够的照明。在易触电或者比较潮湿的场所,照明供电应小于36V。第十,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控制好修理车间、居住场所和车棚之间的消防安全距离,禁止在室内放置一些危险物品,如有毒物品、易燃物品、易爆物品等。第十一,施工人员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4.3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来说,要共同组织日常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选好日期定期举办安全培训会,并在施工现场,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安全规范内容的宣传教育,可在不同部位贴好安全提醒标识、宣传文字或图画,或者在现场大屏播放安全知识小视频,这样可以更好的相关人员进行日常的逐步教育培养,进而实现让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在培训教育中,实现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的增强。对于安全管理人员来说,通过对其能力的增强,能确保其能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自身的管理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全面的管理,对于施工人员在素质水平、安全作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提升下,也能更主动的遵从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保障,但施工现场仍不可避免的潜存诸多危险因素。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环境分析危险点类型、危险隐患来源等,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控制,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邱红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154-155.
[2]王琳,戚本成.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216.
[3]薛孝家.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2):189-190.
[4]尚海军,袁慧.浅谈路桥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完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