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相龙
菏泽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高层建筑物随之增多。在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对高层建筑元素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高层建筑的设计也要与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的整体要求相互协调一致。在设计高层建筑时既要严格遵守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对其周边区域的城市空间环境等多种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的数量、规模、密度以及高度等,并灵活运用多种设计手段来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规划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规划设计
引言
如今城市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空间科学化规划设计的研究备受关注。作为城市立体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将对城市空间美学、环境和谐程度以及人们的生活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受传统建筑工程建设及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很多城市出现了建筑过于拥挤、美观度不足等问题。在城市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结合近期主持设计的若干设计项目,就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规划
从城市功能规划的视角来看,高层建筑具有以下重要功能:首先,高层建筑使城市建筑用地紧张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基础上,高层建筑内部的横、竖向交通缩短了部门间的距离,适于目前城市人口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要求;其次,高层建筑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缩短了工期,并能够通过集中管理应用降耗技术,有效节约城市能源,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城市环境才能为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从城市形象规划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通过高度、形态、颜色等的设计将城市空间重新划分,城市空间又将高低不同,形态各异的高层建筑统一在一起。高层建筑的外立面恰恰成为了城市空间的内壁,不同的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以及不同的高层建筑之间相互交融。设计中如果不对其整体关系进行综合考虑,忽略了空间整体的连续与统一,即使所设计的建筑从单体的审美上看来是出类拔萃的,但考虑到人们处于空间环境中的感受及其对街区环境的不利影响,这类作品依然不能算是成功之作。因此,要做到高层建筑设计的整体"成功",就必须通过对角度、尺寸和组合方式等设计因素的分析和对比,使其与周围建筑、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相符合,从而不断充实完整城市内容,增加城市的活力。
2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规划设计探讨
2.1建筑高度的优化设计
城市建筑除了满足人们的基础生活需求外,还承担着美化城市建筑景观的作用。借助合理的设计手段,对高层建筑相关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提高城市服务形象的目的。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规划人员需要对区域环境情况进行科学的勘察,内容包括街道宽度、街道布局、周围建筑群数量等,合理控制建筑群高度,同时结合区域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对街道分布情况进行适当优化,从而提升街道的通达性,促进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对城市人文背景情况进行科学性考量,明确具体分区布局,如结合城市规划内容将建设区域划分为高层严控区(非必要情况,不允许再有高层建筑设计)、可适度发展高层建筑区域和鼓励发展高层建筑区域。这也是制定发展规划策略的基础条件。
2.2把握整体的设计尺度
任何的高层建筑设计都应当把控尺度,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美观度、功能性,还要考虑和城市空间特点的契合。一是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几何形状、外立面质感等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建筑外观的协调性,具体要保证建筑主体、顶部以及裙房等部分比例协调。
二是在建筑立面装饰方面,不能一味追求华丽、吸引眼球,而要在符合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装饰元素。三是要结合城市空间特点,做好建筑整体视觉风格的把控,建立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协调的视觉效果。
2.3避免高层建筑设计密集
高层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过于密集,那么会使整个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以及交通等问题,对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都产生影响。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城市内部的街道宽度进行增加,然后对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建筑高度以及建筑面积加强控制,基于城市的整体发展角度对高层建筑设计工作去理解。需要重视城市整体建设,并同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缓解交通压力,使人们能够在出行的时候拥有更加便捷而且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和街道上原有的建筑物特点相适应,让人们能够不会产生突兀的视觉感受。同时,如果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有一些能够突出建筑特点的施工部分,应当放在显著的位置,从而使高层建筑物的知名度能够得到提升,变成整个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地标性建筑。
2.4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提高高层建筑设计的生态性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还要根据城市空间规划来提高建筑的生态性,从而与城市空间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设计高层建筑时,要充分了解该城市的环境条件以及自然生态特点,合理利用自然的日照以及通风条件来进行高层建筑的采光以及防晒设计,同时也可以在建筑的屋顶、立面以及建筑广场等位置进行绿化设计。在设计实践中可以在高层建筑的屋顶预制混凝土板面上增加隔热防水层的设计,然后进行相应的绿化,不仅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美观性,美化城市空间环境,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建筑空间。但是在设计中要准确计算分析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并选择质量性能较好的防水隔热材料,以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以及防水保温性能。
2.5健全城市设计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建设、城市规划设计缺乏统一体系,导致城市中存在建筑风格杂乱、功能性较差等问题。为此,需要相关部门及设计单位对城市环境特点、民俗文化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结合城市发展历史和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属于该城市全新的设计体系。其关键在于革新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减少浮夸的设计元素、避免哗众取宠的造型、避免同质化的外观,使整个城市的空间状态符合当代文化、环境特点。三明市作为福建省重要城市,其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当地不仅有传统的客家文化,也有特殊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建筑特色。为此,三明市构建了全新的设计体系,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方面,要求贴合该市自然生态特点,同时更多地采用三明市传统文化装饰元素。而在三明市市中心商业区的高层建筑设计方面,则采用现代都市设计元素,用大量的玻璃幕墙、有特色的建筑造型,展现三明市这座城市的活力。
结语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与城市空间的规划相互融合,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空间景观。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该城市的具体发展方向以及空间规划,并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的街道布局、空间景观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合理选择确定高层建筑的各项设计参数,并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设计手法来对高层建筑的顶部、底层空间以及广场部分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其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度,丰富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美化城市的天际线,从而通过高层建筑的设计来增强城市空间的美观性、舒适性以及识别感。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论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空间关系探讨[J].消费导刊,2020(38):31.
[2]陈玉鑫.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高层建筑体形设计方法浅析[J].城镇建设,2020(6):305.
[3]孙巍,时铭.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探究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