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生翔
45262519911224****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工挖孔桩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人工挖孔技术在操作上比较简单,造价也比较低,能够具有较高的抗性,施工的要求不高,所以应用较为普遍。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合理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1人工挖孔桩技术概述
人工挖孔桩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针对施工工程需要的挖孔和建桩工程进行施工,通过对机器人为地操作,实现建筑施工的目的。这种施工技术称为人工挖孔桩技术,人工挖孔桩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是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限制因素少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人工挖孔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机械设备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在各类工民建施工工程中都能得到具体应用。同时因为人工挖孔技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操作,便于操作,有利于压缩施工工期,节约建筑成本,符合建筑施工的经济要求。人工挖孔技术在工民建施工工程中的应用,不受地理环境和天气环境的制约影响,机械设备在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都能得到具体应用,这是工民建施工工程中是要人工挖孔技术的根本原因。
2工民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优势
2.1精确程度较高
通常情况下,工民建施工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地势特征等问题往往会对施工的质量与水平造成不小的影响与冲击,如果工程施工的地势环境较为险恶,就往往会使得工民建施工中的机械挖孔桩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然而,如果我们采用人工挖孔桩技术来进行工民建的实际施工,由于人工自身就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并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对人工挖孔桩技术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的精确度,并为工民建的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与保障。
2.2操作相对简单
和其他类型的机械挖孔桩技术相比而言,人工挖孔桩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中,最明显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就是人工挖孔桩技术施工流程更为简化,操作起来也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此外,由于人工挖孔桩技术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灵活性特征,使得其在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形成的影响作用大幅度降低,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民建的实际施工工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中所形成的噪音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降低了工民建施工中的成本投入,为工民建施工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2.3应用较为广泛
人工挖孔桩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的十分广泛,其相对于预制桩等其他桩基技术来讲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在施工中可以同时对多个桩实施工作,提高了桩基的工作效率。人工挖孔由于较少使用大型机械,所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且没有噪音,是节能环保的一种施工方式。
3工民建施工中的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
人工挖孔桩技术有一定的施工范围要求,其要求桩孔直径大于等于600厘米,作业基地处的地下水含量要少,各种粘土、砂石要适中,在黄土层进行人工挖桩时,要保证其深度为21米左右。人工挖孔桩技术不适合用在流沙地区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另外涌水冲击地带和淤泥质土层也不适合使用此项技术。
3.1施工准备工作分析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需要做好现场勘查、准备好施工材料、分析当地气候状况和布置施工现场,并处理好地下流沙和地下水问题。具体而言,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工程地质情况,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案来确定施工的地质、地层厚度,并现场勘查水文地质,做好数据登记处理工作,为施工方案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在考虑天气状况时,要借助现代气象观测仪器精确估算施工地的降雨情况与降雨量,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人工挖孔桩过程需要用到一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在施工前要做好必要设备与材料的采买工作,并严格把控其质量。在清理施工场地时,要依据平面图纸定好桩位,并对其进行严格复核,以保证桩位的偏差处于合理范围内,在布置施工现场时还要确定好桩位的施工顺序,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了处理好施工点的地下流沙和地下水问题,在施工准备阶段可以在地下砾层和砾砂层之间预埋混凝土沉管,并借助水泵来排除多余的地下水。当地下水下降速度不达标时,可以采用30到60毫米的短模板来保护护壁,避免塌落事故的发生。当施工地点的地下水过深时,可以采用铁套筒护壁方式并借助水泵排水,但在此过程中为了帮助桩孔顺利成型,需要下压铁套筒。
3.2施工要点与难点分析
为了更好的利用人工挖孔桩技术提高工民建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明确人工挖孔桩技术的施工难点和要点。其施工难点和要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要立足实际,合理确定桩长和桩径,为了方便作业孔桩要留下一个人的施工空间,孔径设置在80厘米到200厘米之间,桩长值不能超过20米,并要保证孔桩内的照明和氧气含量。二是在开挖第一节桩孔时,要先挖1米深土方,地面要比混凝土井圈低20厘米,在向第一节孔桩护壁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井圈的高度,并在浇筑完工后的24小时内拆除护壁搭接。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井圈高度可以采取拉线方式进行检查。三是放置安装钢筋笼时要先检查成孔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以保证其符合钢筋笼制作要求。在安装钢筋笼时要将箍筋与小台阶放在一起,并对所有的纵向钢丝箍筋进行焊接,在此之后利用三角钢筋将护壁焊接进行固定,最后验收工程。四是在浇筑混凝土时,为了保证下料漏斗进入孔底,要确保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高于2米,在进行作业时要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3.3安全措施分析
首先是孔口围护,必须要浇筑孔口四周的混凝土护圈,并且将围栏合理设置于护圈上,控制围栏的高度,利用钢筋来制作围栏。牢固的焊接围栏,不能够在孔口附近放置挖出的土方。在防护壁坍塌方面,挖好每节桩孔之后,需要浇筑护壁混凝土,并且过了一定时间之后,需要进行拆除工序。可以与适量的钢筋加配护壁,并且有钢筋存在于上下护壁之间,这样可以增强他们之间的拉结力,控制上下护壁之间的搭接长度,一般保证在50毫米以上。其次,施工单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性教育,提高工人们的自我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要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然后,当发现孔桩内有人施工时,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督察和防护,同时要注意操作现场的电源及电路使用情况。在施工现场要对各种用电器接地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其施工区域内的电缆要检查是否有拖地、断裂、埋压、潮湿等现象。除此,当桩孔挖掘达到一定的深度时,就要检测一下孔内是否存在有害气体、通风、地下水涌出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再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在施工现场要有专业的安全检查人员,可以随时检查场地设施及施工情况,如发现施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出现,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结束语
要想将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就必须要加强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只有对施工要点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敬海.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及人工挖孔桩在工民建施工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19-20.
[2]张振华.探究工民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J].门窗,2019(07):146.
[3]熊贤卿.工民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