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新疆拓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已全面跨进信息化时代。基于此,建筑行业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融入信息化时代,将其充分与各类施工技术以及各项工作环节相结合,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建筑行业在向前的路上越行越远。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展开简单的探究,提出一系列创新建议的同时,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随着新时期的来临,我国建筑行业也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在建筑项目中辅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建设效率,从工程管理的层面来说,应用信息化技术也使得建筑修筑工作愈加顺利。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介入,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环节基本都实现了信息化控制。不仅如此,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施工作业的工作效果大幅度提升,进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科技化发展的进程。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要重点考虑平台自身具备的功能,然后在对各项工作环节针对性的实施相关应用措施,全面掌控各工作要点,尽可能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为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信息化管理的意义简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息,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这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以及人类对建设行业要求愈来愈高,建筑行业已经不再能够从容面对,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逐渐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在阻碍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其中,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甚至是行业中的灵魂所在,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不仅仅关系着工程品质的问题,还与企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甚大,因此强化管理水平是极为重要的举措。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大部分还是受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管理层的领导人员将目光仅仅放置在经济效益的层面,却不思正确的管理观念,在管理工作中仍旧套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愈加复杂,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不仅如此,施工设计、验收检测等工作环节无一不备传统的管理模式所限制。由此,信息化技术的诞生,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与之相结合,不但提升了建筑修筑项目的建设品质,还大幅度提升了建筑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建单位的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点,串联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沟通的同时,提升协作能力,降低人力等方面的资源消耗与占用量,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信息化还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的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每一个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管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不能依着“经验论”行事,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性的解决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才能保障真正意义上的提升管理水平。
2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有的问题
2.1信息化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发展的水平也相对较为一般,很多的技术应用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建筑行业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众所周知,建筑行业虽然相对门槛较低,但是某些施工技术需要的专业性非常之高,涉及的专业领域也非常之多,这就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无法对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操作过程中难以符合相关规范;建筑行业的流动性不仅仅体现在工程项目方面,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新老员工交替,流动性极强,交接工作若是做的不够完善,必然会对管理工作带来压力;信息化技术本身的专业性较强,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都没有相应的辅助性措施,因此很多的要求较高的管理目标无法实现。从实践中得知,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没有办法全面融入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之中,由于施工过程较长,涉及的工作环节较为复杂,施工开始至结束期间甚至会出现信息设备闲置的状况,这对于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2.2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但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应的管理体系,而对于管理体制,又要求到其需要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为支撑,如此才能以此为基础为企业团队搭建专门的职能部门,以保障管理工作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要从制度体系着手,还应该以人为本,在监督管理的工作上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辅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全面落实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以保障企业团队的安稳发展。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很大的,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团队在体系完善方面都不够重视,目光总是着眼于眼前的既得利益,更有甚者会为了节省成本,而取消掉专项管理部门,这不但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的脚步,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3信息化理念方面的认知度不够
信息化理念是推行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唯有对信息化理念的认知足够深入,才能确保之后的管理行动会有效果。但事实上,我国建筑行业的多数企业团队都没有建立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对其认知极为浅显。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施工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观念,他们对于新鲜思想观念难以接受,不会主动去了解信息化理念,有的人还会产生排斥现象,由此可见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之路,路长且艰。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研究
虽然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道路非常艰难,但是不可否认其确实可以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好地发展,因此即使面对这些困难,仍然要对其开展创新探究,努力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以保障我国建筑行业在改革的路上继续奋勇向前。
3.1培养信息化人才
任何公司团队想要向前发展,都与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行业中,专业性的人才不但可以为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信息化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培养信息化人才。实际工作中,关于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录用工作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与标准,然后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投入培养的力度,以便可以为管理工作提供新鲜的血液,以此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3.2提高决策层的重视程度
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品质而言,决策层对其影响颇深,所以需要提高其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当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这样才能保障可以符合施工作业的实际需求;其次,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便可以更好的分享与传递工作信息,进而促使决策层的决定更加精准与及时;最后,计算机辅助软件需要得到大力的倡导,这就需要决策层从上至下的全面落实,如此才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3.3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
尽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但其管理模式方面以及理念方面的认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深入。很多建筑企业在工作中,并不能意识到信息化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反馈到管理工作上时,由于理念的缺失,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之处。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灌输信息化理念,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以此保障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各工作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不但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各方面要求,还对传统管理模式加以革新,协助其优化缺陷。在实际的应用过程里,建筑行业应该具有良好的信息化观念,从上至下的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且,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以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转娣.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创新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4):41-43+47.
[2]李玉岗.浅析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59.
[3]夏东瑞.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