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超
13012419891213****
摘要: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城市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合理地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软土地基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因此很容易导致工程的结构出现变形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需要施工企业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软土地基的处理,提高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优化,这会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基技术的应用,它会对整个后期工程的施工安全和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带来重要的影响,在软土地基技术处理过程中需要在设计前期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勘察以及土质的分析,确保施工现场是否适合建筑工程施工,一旦发现现场的土质疏松或粘性较大,即被确定为软土地基,需要制定相应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固。
1 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1.1 流变性与触变性较强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因为建筑的地基结构受到长时间的外部荷载影响,另外由于软土地基等地质条件的因素影响。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路面沉降以及变形等问题,另外软土地基还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流变性,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没有对软土地基加强加固处理措施,就会导致建筑出现对应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
1.2 压缩系数高与抗剪强度低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条件的压缩系数比较高,并且抗剪性也相对较差。软土地基的内部由于土壤之间的缝隙比较大,从而导致建筑的承载能力大大的降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或者地区常年的降雨,这些都会对地基的稳定结构产生威胁,从而导致工程的承载能力下降。针对该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很容易出现地基沉降以及塌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整个工程的使用安全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1.3 软土地基在结构上呈现不均匀的状态
因为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的土质不同,不同地区其软土的硬度密度以及湿气强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图纸组成的软土地基,如果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影响。由于一些软土的密度相差较大,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从而给结构带来安全危害。作为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软土地基的结构重视,通过加强对土质均匀性的研究分析,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的地基施工质量。
2 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如果其施工现场属于软土地基就需要加强对软基的处理,否则就会对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具体的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出现裂缝或者龟裂现象。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材料。不同的施工材料会取得对应的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软基地质情况,如果无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不能够有效预防软土地基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建筑、桥梁的路面材料没有严格的控制,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也会出现裂缝等不良的问题。第二,建筑结构出现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会造成其渗透性降低,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很难排出。如果对地基不进行合理的压实处理就会造成压实程度不够。出现沉降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不能够正常的运通行,也会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安全隐患。第三,建筑工程出现沉降现象。
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导致地基内部结构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
3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取胶结材料处理的方法有利于对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控制,将其与交接材料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合理的掺入水泥砂浆能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比,确保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效率的提高。其土质的力学性能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无机胶凝材料和粉煤灰,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土壤,从而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改善,确保整个地土质不被腐蚀,为上部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胶结材料处理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有水泥土搅拌法、灌浆法、高压注浆法等,对于不同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保证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整个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以确认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 换填法处理技术
根据软土的这种特殊的地质,换填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通过合理地对表层浅埋的软弱地基进行更换,这样能够保证土质强度适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根据相关的基础标准,确保填充材料的抗压性以及稳定性,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作为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地基的压实度,确保换填法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对其进行压实处理。换填法涉及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方案,福建省省内开挖深度超过4m方案实施前还应通过专家论证。
3.3 强夯法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土质疏松、排水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软土的强度,可以采取强夯法保证地基的压实度。强夯法主要是通过对软弱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保证软基的压实密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强夯技术主要应用于碎石、粘土、软弱地基中,在具体强夯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其操作比较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但是这一技术在黏土以及高饱和土壤中使用效果较差。
3.4 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地处理,可以采取表层排水法,这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该方法主要是根据软土中水分的含量,进行排水施工方案的设置,保证地基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表层排水法的使用既可以合理地降低软土中水分的含量,同时可以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可以看出,表层排水法主要是在水分含量较高、土质条件较好的软土层中应用,其具体的方法如下。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表层排水方案,通过排水沟进行有效的排水。然后,如果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通过抽水泵进行水分的分离,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结构的稳固。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设计的相应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技术,才能够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为上部结构的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齐双双,周芳.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5.
[2]黄安辉.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和施工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41-42.
[3]安哓兰.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