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浩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00020
摘要:海绵城市具有海绵的特性,能够对城市中地表的积水进行吸纳和净化,将积水储存起来,避免由于城市积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致的好评,并且获得了不俗的成效,解决了很多城市由于积水问题而导致的内涝现象。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能够让海绵城市的排水能力更具有弹性化,极大程度地减少排水系统的压力,从而让城市的积水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让城市居民不在畏惧雨天,为城市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前言: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城市由于降水等原因产生的内涝现象,避免这种现象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国家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海绵城市能够有效地缓解由于降水量过大,而导致的城市地面积水现象。海绵城市能够对地表的积水进行引流,从而让地表的积水能够及时地被清理和吸收,经过一系列的特殊处理对其进行存储。所以,这种新型的给排水模式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海绵城市能够有效的对地表的积水进行引流,避免内涝的情况出现,而且可以将处理之后的积水进行加工,供给人们的再次使用。
1海绵城市的优势
1.1水资源的合理二次利用
目前较多城市的水资源供应紧张,虽然雨水占水资源较大比例,但是由于目前缺乏对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雨水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雨水的存储问题,那么雨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将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建成的海绵城市系统具备雨水的储备和净化功能,完成雨水水质的改善后将雨水集中存储,有效解决了雨季雨水的排放问题。处理后的雨水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地浇灌、夏季道路浇洒等用途。既节约了城市有限的水资源,又降低雨季对城市的不利影响。
1.2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极端、恶劣的天气会对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具有科学性设计的市政排水工程可以减缓极端天气的不利性影响,恢复城市生活的正常秩序。设计工作者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对排水设计做出科学性调整,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设计方案,以适合城市化建设的需求。海绵城市系统不仅可以提升排水效果,还具有雨水的存储功能,收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调节用水压力,同时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1.3提升城市综合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与传统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情况下排水系统都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控制以及再利用,如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排水系统的设计处理流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也是城市发生水患的重要原因。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在原有排水系统的改进基础上,能够有效修复系统的破损部位,防止恶劣天气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破坏,保障人们在恶劣天气的出行安全,同时还具有对水资源的净化和再利用功能。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理念是在传统的排水系统基础上,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修整原有排水系统的管道,然后进行整体调试,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优化排水系统的性能。
2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策略
2.1革新设计理念
首先,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根据道路的路面高度来控制绿化地带的高度,路面高度一般低于绿化带的高度。所以根据这一点,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提升路面的标准高度,但与此同时也要控制好绿化带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雨水等进入排水系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能防止雨水进入绿化带的区域,冲走绿化带中的泥土。另外,由于城市中的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已经小有规模,初步形成了一个排水体系,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做好给排水系统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重点建设雨水花园,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施工单位在进行雨水花园的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调查城市的气候特点、地理情况、城市的建设情况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有针对性的确定方案,从而让城市建设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2.2确保路面的渗透性能
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和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路面的渗透性,利用一些施工材料,比如新型的混凝土、沥青等对城市的道路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城市路面的渗水功能。一方面来讲,通过选取质量较好和渗水功能性较高的沥青进行城市机动车道的建设,能够提升公路路基路面的牢固性,提升路面的渗水性能。另一方面,通过选择透水铺装的方式进行人行横道的设计,加强人行横道和绿化带的竖向效果,保证雨水能够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排放,提升路面的渗水功能。
2.3对绿化带的排水设计进行优化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展逐步加快,不断地强化绿化带在城市中的建设,目前,绿化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观。所以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的时候,应该将绿化带考虑在内。绿化带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更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来讲,绿化带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积水现象,从而会影响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针对这一点,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绿化带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视程度,对城市整体的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4辅助设施设计
(1)路缘石:路缘石通常位于路面与其他构件之间,如路中间的分隔带、路面边缘等,通常有平切口和竖切口两种,高度不同。平整的边缘通常与地面捆绑在一起,防止雨水在路面上积聚,并可将雨水引入绿化带。垂直边缘通常略高于地面,其作用也是促进绿化带内的雨水。
(2)雨水入口:雨水系统是城市道路表面雨水最重要的收集系统,在传统雨水口上可安装监听装置,用监听装置代替传统雨水,为便于清洗,增设了过滤网,更换侧壁上的进、排水帽,防止堵塞,可打开雨锈,锈边可防止小片流进雨积物中,并解决了堵水和污染水流的问题。
(3)路肩开挖:由于路面施工和施工的需要,路肩刀片通常由不透水材料组成,多为混凝土水泥等材料,雨水不能渗透和净化,而且光感也很普遍,这就要求在设计溶洞状城市沟渠和周围植被时,能够对雨水进行清洗和储存。
3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有序配合,在不破坏原有设备的前提下低调实施,具体实施前要对城市原有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认真检查检查现有设备,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事故发生,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1)提高供水效率,进水口应尽可能凹入,并根据道路的纵向倾斜度相应调整洞口尺寸和进水口距离,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在溢流系统和排水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3)确定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鉴于在公路运输中,必须建立因水引起的预警系统和标志。(4)加强施工监控和竣工验收,为了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加强运营期间的维护和维修,以确保表层的完整性,以确保交通和排水的正常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不断革新设计理念,加强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化,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另外,相关单位应该强化对雨洪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升地下水的资源利用率。对城市绿化带的排水设计进行优化,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状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提升给排水系统的质量,提升城市的排水效果,从而提升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峰.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04):91-92.
[2]沈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门窗,2019(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