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善
山东盛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当前建设越来越频繁的工程项目,提高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于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存在诸多病害类型,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优化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基于其常见的病害类型,提出有效施工处理技术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属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结构必须要达到工程安全检测标准,否则就会给车辆与行人增加人身伤害风险,而且还会明显威胁到市政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市政施工人员需要运用专业技术手段来实现道路桥梁的建设施工目标,旨在确保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与坚固性,通过处理常见的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概述
一是工期紧张,施工进度要求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进度只能提前而不能延后。基于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施工,并对进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二是现场范围有限,动迁量大。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往往分布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这使得施工现场相当狭窄,对工程进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此区域的人们出行带来不变。因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有着较高的难度。三是地下环境复杂。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大部分天然气、通讯、自来水等管线密集分布在地下,并遍布城市每个角落。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往往会牵涉到地下工程,若未能查明地下管线情况进行盲目施工,往往会造成供水、供气等断供现象,不仅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需要做好全面勘探工作,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3.1 桥梁碱蚀
碱蚀现象频繁存在于市政道路桥梁的大型工程中,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如果出现了碱蚀现象,那么桥梁结构表面就会出现凹凸点,导致桥梁基础设施的坚固程度受到削弱。市政施工人员对于桥梁基础部位、道路桥梁表面以及桥梁支撑结构部位的碱蚀安全隐患应当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有效确保桥梁基础部位与结构的安全性。
3.2 桥梁端头破损病害
该病害的出现,与施工材料质量存在较大的关系,比如材料质量不合格,即会致使桥梁结构部件的支撑力下降。同时当载重车辆长时间、多频次的通过时,则可能发生桥梁局部断裂等质量问题。除此之外,道路端头也会出现破损情况,其是工程施工中比较难恢复的危害类型。除了受长期使用因素影响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前期设计与现场施工不符等因素,忽视了对伸缩量的准确估计,致使施工设计方案存在缺陷,最终引发工程质量隐患。
3.3 裂缝病害
裂缝作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之一,常见位置在路桥工程的铺装层,作为路桥工程的关键承重构件,预应力空心板出现裂缝原因牵涉材料质量、施工两个方面。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结构主要以半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其缺点在于温差影响过大,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半刚性钢筋混凝土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市政道路桥梁投入运营后长时间的承重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徐变裂缝;二是温差变化作用下引起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的温度裂缝;三是混凝土结构中水分不均,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挥发而导致的收缩裂缝。
4 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4.1 钢筋腐蚀与桥梁碱蚀预处理措施
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桥梁碱蚀以及钢筋锈蚀的道路桥梁重要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查找处理,运用实时监测钢筋材料腐蚀风险的专业技术措施来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及时更换存在严重锈蚀现象的桥梁钢筋部位。并且,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长期受到碱性土壤环境侵蚀的道路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必须要进行防腐处理,通过增加防腐涂层等专业技术手段来避免出现桥梁碱蚀后果,增强道路桥梁基础部位的支撑性能。具体对于软弱土层、湿陷性土层以及碱蚀程度比较明显的特殊土壤地质环境来讲,市政施工人员必须要密切重视土壤环境的前期处理过程。
4.2 做好端头处理工作
对于道路桥梁端头破损的病害问题,施工人员主要采用锚喷施工技术予以解决。在具体操作中即是利用专业的锚喷设备,向出现破损的端头位置喷射高强度、高柔韧性的硅胶材料。并利用模板将材料与桥体进行粘结,充分发挥桥体加固修补的功能。该项施工处理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体现在稳定性高、施工便捷等,在当前多数道路桥梁工程中,可作为处理端头破损病害的主要技术手段。
4.3 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混凝土裂缝以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为主,为强化道路桥梁质量,公路养护部门在发现混凝土裂缝后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道路桥梁混凝土缝隙进行修整,防止裂缝的延伸。在技术条件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技术设备对混凝土裂缝的深度与桥体结构进行检测。在对道路桥梁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裂缝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对桥体进行全面检查,以保障裂缝处理的全面性。对于细小缝隙以水泥为主要材料进行填补,填补过程需要保障水泥填补的密实性。水泥并非唯一的缝隙填补材料,具体填补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缝隙较大或者较深的裂缝处理主要以灌浆技术为主,灌浆技术更加科学,其能够将混凝土裂缝充分填补,且能够保障桥梁外观的美观性,灌浆技术所需的成本较高,因此在进行施工处理的选择时,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施工处理。
4.4 强化道路桥梁的维修与保护
相关人员要定期检查支座的完整性,尤其侧重对防护罩的安装脱落情况、预留孔的位置情况等进行观察。如果存在问题则要立即进行整改和完善。同时检查支座的清洁度、是否灵活、位移量是否正常等。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可适当开展清洁、添加润滑油、排除积水等,从而保障支座结构部位在安全、稳定的状态,充分发挥梁体的自由伸缩作用,避免发生预留孔偏移、防护罩脱落等病害。这一过程中,工程管理及维修人员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重点对承重构件进行养护,积极咯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制定定期检查制度、专人负责制度等,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处理效果和能力。
5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刘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9.
[2] 朱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J].江西建材,2019(11):182-183.
[3] 刘雅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1):80.
[4] 陈士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19,5(16):157-158.
[5] 杨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