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酒店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以无锡某酒店为例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汪伟红
[导读] 本文重点针对酒店建筑的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此类建筑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

        汪伟红
        上海雅思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333

        摘要:目前,我国的酒店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攀升,且建筑规模更大,功能也更为健全,这也对酒店建筑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酒店设计的方向可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基于上述形势,本文重点针对酒店建筑的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此类建筑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酒店建筑设计;设计理念;发展方向
        在对酒店建筑进行设计期间,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实施,在达到酒店经济方面的需求的同时,充分凸显地方的文人特征。酒店建筑设计需体现出酒店本身的运营思想,将酒店内外环境紧密结合,形成整体性的设计效果。需在设计报告中明确设计的思路和目的,此后选择科学的规划与建设方法。在此期间,需充分突出酒店经营期间在形态方面的变化性与功能方面的稳定性等特征,从而形成更为理想的设计效果。在实施酒店设计期间,首先需对成本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我国针对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控制指标,而按照指标要求对节能设计进行细化完善便成为更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对酒店电气方面进行改造时,需先满足酒店的实际使用要求,此外还需达到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从而实现良好的环保设计效果。日常的维护成本在整个酒店设计中的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开展设计期间,需尽量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1、做好现代酒店建筑设计的意义
        提升现代酒店设计的艺术性,不但可促使酒店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可推动提升城市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
        首先,酒店的建筑与城市其他建筑相同,均作为城市建筑整体中的一部分。即酒店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风格需与城市相契合,二者之间相互协调,以此形成长远规划和共享的结构模式。
        其次,酒店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可作为传播酒店信息的一种隐性渠道,不论外观轮廓或者距离等设计效果,均可体现出酒店建筑的特色,同时还可传递酒店信息,甚至可以向消费者暗示酒店的消费和服务水平。
        最后,酒店的设计与其自身的发展和经营水平高度相关。酒店只有保证外部结构和内部功能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的理念,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稳定的形象。此外,酒店建筑的形态与特征不同,还可获得额外的资产价值。
2、现代酒店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以无锡某酒店为例
        某酒店项目地块位于无锡市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周边为工业、办公、科研用地。项目用地1.46公顷,拟建总建筑面积74631.85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面积52697.82平方米,地下面积21934.03平方米。地块南侧设置有1栋100米的5#楼(办公楼),地块北侧设置1栋32米以下的4#楼(酒店),定位精品酒店,酒店客房数量为118间。地下功能为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室为2层。本酒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程序,尽可能的突出设计特色,完善市场定位。
        
        图1:区域鸟瞰图
         2.1建筑功能区域设计

图2:酒店空间定位
        针对酒店功能区进行设计时,需重点对面积进行科学的配置,对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分布。多数酒店功能包括客房、公共与后勤等区域,依据酒店的具体规模和经营的项目内容,结合经营需求来确定不同区域的面积占比,从而有效发挥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本项目以打造精品酒店为目标,客房数量为118间,占地面积为13172㎡,若想对区域空间进行科学研究,便需从建筑体的横向角度着手,提升功能划分的实效性,从而在平面上可实现对动静、前后区域的合理划分。如果从建筑的纵向角度来讲,则需将公共和后勤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第一,对客房区域进行划分。在实施酒店建筑师设计工作时,需对客房的楼层进行合理划分,综合依据景观、朝向等条件进行规划。不论酒店建筑为新建还是改建类型,均需发挥出景观的作用,保证最大限度提升客房的价值,保证整体楼层的结构具有更高的实效性特征。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布局类型有单排、双排、院落、分散等多种形式。对酒店建筑的结构进行规划设计需充分依据地方的地理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在本项目中,酒店位于基地北侧一字布置,沿核心区一支路争取到最大的城市展示面。办公楼和酒店西南角为基地“L”形景观中心,与城市滨河景观带整体打造,形成基地“绿肺”,契合海绵城市的绿建主题。办公楼建筑高度约100米,靠近南侧北惠路位置,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的地标建筑呼之欲出,形象感较强。在发挥景观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更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
        第二,对公共区域开展设计。

通常,多数酒店内部的公共区域范围囊括入口、大堂和增值服务区域。在空间的规划方面,公共区域需利用接地层、屋顶层等设计结构进行规划。首先,酒店入口处的设计需依据酒店的平面布局和交通结构确定,保证具有更高的便捷性。入口的形象需与建筑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同时与城市其他建筑和道路形成平衡效果。其次,针对大堂区域进行设计时,酒店大堂可作为接待顾客的独立空间,因此需更为精细地设计大堂区域,保证顾客进入酒店便可形成较为满意的印象。在对酒店建筑进行设计期间,需依据建筑的面积来发挥出其在管理及交通方面的功能,不论在交通还是客房范围的连接,均需形成更为理想的空间整合效果。本项目中,酒店建筑底层以一条过街楼将建筑分为2部分。过街楼西侧是酒店大堂,东侧是酒店宴会厅入口和餐厅(主要供办公楼人员使用)。酒店大堂采用去前台化设计,以大堂吧为主,大堂吧室外为水景及园区景观中心,大堂吧客人可以静静欣赏水池中倒映的基地景色,与时间共依偎。酒店二层为餐饮、宴会厅等功能、三层以上为客房层,共有客房118间。酒店后勤及内部办公位于地下一层,与车库独立,地面可单独出入,不占用地面最有价值的空间。
        第三,对后勤空间的设计。该部分空间可向酒店的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不但包括办公和员工区域,同时还有洗衣房、厨房等空间范围。因此需依据酒店的具体规模对各部门的结构进行规划,从而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
         2.2建筑风格设计
        在对酒店建筑进行设计期间,需依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实施,将酒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合设置,通过不同的景观表现形式来传承地方的文化内涵,从基本的建筑风格着手,将建筑设计分为传统地域、当地地域、自然地域和现代等不同的风格。其中传统地域风格主要为在传统区域建设的建筑群体,该类建筑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依据历史背景形成建筑风格。如杭州法云安缦,在西湖西侧,与灵隐寺和永福寺相邻,建筑的设计风格相对简约,与周围的环境契合度较高。此外北京具有四合院风格的酒店建筑、上海古典风格的建筑均可与城市建筑的整体风格一致。自然地域风格指部分度假酒店可结合地方的景观特征,同时突出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指导功能。当地地域风格指依据建筑技术形成的与地方气候、地形和自然等条件相符的建筑形式,能够全面迎合建筑的要求。
本项目建筑属于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主要应用新型的技术和工艺,制作较为特殊的 建筑表层,通过设计不同的色系来形成差异化的景观,从而保证建筑群体具有独特的特征,且保持协调性。不论显现出哪种风格,均需从科学的设计策略出发,通过将建筑风格进行分类来发挥出建筑的价值。本项目中,建筑外立面采用幕墙及铝板为主,与周边环境契合,符合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提档升级的宗旨。建筑立面强调竖向建筑语言,结合体块穿插形成丰富的体块关系。立面整体简洁均质化,强调办公感与现代建筑气息。酒店立面风格延续高层办公简洁的立面风格,立面利用不同颜色、材质的搭配,力争让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科技化、现代化,赋予建筑以生命韵律和节奏动感。
        
        图3:立面材质与设计
        本项目的色彩基调为浅灰色,以深灰色、白色作为辅助色。不同颜色之间相互协调。以分部和分段的形式设计建筑外立面,屋面及附属设备的颜色需使用与外立面色系相同的颜色,同时保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建筑内的景观小品、广告等设施的颜色也需与整个建筑色系保持一致。
         2.3室内装饰设计
        设计人员需高度重视酒店内部的设计工作,大多酒店均会围绕自身的文化主题开展室内设计,通过达到情境设计的要求来为顾客提供直观的体验,通过不同的元素对酒店文化进行全面的体现,以此保证酒店文化品位可为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如部分具有传统风格的酒店,便会通过设置传统家具等来衬托出传统文化的氛围,提升室内的欣赏价值。同时对室内进行时尚化和集约化的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对设计效果进行分析,持续完善建筑整体的形象和层次性。
         结语
        综上,在对现代酒店建筑实施设计工作期间,需主动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从多种角度考虑设计因素,积极通过具体的项目内容来保证酒店的建筑设计风格具有实效性,不但从建筑设计本身入手体现出设计的效果和价值,同时还需对设计工作的功能性及管理水平等内容进行分析,以建筑设计作为凸显酒店特色的重要渠道,从而促进酒店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楠.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任洋.国内精品酒店建筑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14.
[3]周云飞.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3.
[4]崔敏.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设计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D].同济大学,2008.
[5]孙志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过夜用房诺富特大酒店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06,
32(3):88-89.
[6]谢小军.休闲度假建筑表皮设计策略研究——曲靖三宝麒麟温泉酒店建筑设计[M].昆明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