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阮敬然
[导读]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质量和安全与整个行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阮敬然
        深圳市万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施工质量和安全与整个行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我们就要提高它的基础安全施工技术。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就要求不断的提升建设质量,提高基础安全施工技术。而本文就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在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的措施,推动了建筑行业、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基础安全;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百年大计的事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建设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建筑物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都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倡导的方针政策,对于质量强调的则是“百年大计,质量为天”。充分说明了安全与质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1管控材料质量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其材料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项目投资前,要科学规划原材料的数量、性能与种类,既降低施工成本,还能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来说,施工单位要依照当前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原材料,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设计对应的材料或设备,并对当前的材料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从正规厂家中挑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在材料的控制上,还需运用信息化手段确认材料内部的各项指标。在储存管理原材料方面,管理人员应设计一套严格的规范化制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长,且各领域的跨度较大,管理或购置材料时应充分保证其质量。建筑工程类材料还需进行必要的层次化管理,比如,山东省某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在设计项目招投标时,工作人员依据材料的规格与种类进行详细规定,其项目材料环节的质量才能得到确实保障。
2.2加强施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设之前,施工单位要以安全知识为重点,通过相应的奖赏制度,建立一个有较强安全意识的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要时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明确自己职责内的主要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对于专业的管理人员,除了考核基本的安全只是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典型事故案例教学,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知识,从认知层面提高他们对于安全的重视,积极组织管理者开展学习各类安全知识,让每个人都把安全牢记在心,通过建立健全整个管理系统和整个安全机制,保证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2.3工程进度计划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管控体系,保证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施工单位应集合各环节负责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总体规划,配套完备的质量控制措施。进度安排应包含从合同签订到项目完工交付的所有阶段,保证进度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设计工程师和驻地工程师要深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现场,实际完成工程量与进度计划进行比对,了解实际施工进度及其与计划进度安排的偏差情况。通过对施工现场条件的实际调查,从多个方向深化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条例,强化管理细则,有效提高施工进度管理质量。

基于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加强对施工地区的实地调查及情况了解,精准掌握当地气候及地质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施工进度控制仿真系统,模拟建筑工程施工情况,通过对模拟情况的分析,找出进度管理与实际施工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将进度控制管理工作精准化落实,规定好每个项目环节的施工时间,提高项目进度管控效果。针对其中较为关键的节点,根据合同中的工期要求,明确不同环节的施工开始与结束日期,并落实违约责任机制。
3完善基础安全施工措施
3.1加强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技术责任制应得到贯彻落实,保证每个技术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工作的权限与具体职责.保证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将施工日记做好,对每天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在竣工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的一种有效依据;将图纸会审工作做好。可以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的现象,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名技术人员都应该深入了解任务的具体特点;将技术复核工作做好,这样可以使人为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得到避免。
3.2加强地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基础安全施工中的技术内容较多,地基与其主体结构的连接为该技术运用的关键,只有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打牢,才能确保该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具体来说,当施工人员在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其在运用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的同时确认该项目的正确施工顺序。首先,施工人员使用科学的方式安装旋挖钻机,在进行加固后,避免其出现倾覆现象。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其是否存有漏浆现象,尤其是岩溶地质,并随时为其补充泥浆,确保钻孔内的水位达到施工要求。其次,在吊装钢筋笼期间,管理人员需进行适当的指挥,设立监督岗位以增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水准。当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时,要依照对应规范实行抽样测验,只有检验合格,才能让材料投入工程建设中,该项目中用到的水泥、钢筋都需带有详尽的出厂合格证明。最后,在起吊钢筋笼期间,应使用横向起吊法,不仅能加强该工序的科学性,还能防止其在起吊期间变形。在搅拌砼前,施工人员需及时检测砂石料中的含水量确保其塌落度在22cm以内,若该砼发生初凝则不应投入使用,因此,当运用科学的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才能获得一定改善。
3.3加大监督力度
        对于建筑单位而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制度,能保证相关项目的安全施工。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从多个方向深化安全管理条例,全面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积极落实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标准化,根据安全生产条例的具体要求,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的器械设备,革新工艺研发工作,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工作指导,总结整改措施,完善基础安全施工科学化管理理念。器械设备安全标准化是施工单位安全运行的基础,要把握好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体系,创建品牌产品,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意义就是对施工操作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让单位战略规划能真正贯彻到每个生产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将规范性与安全性结合到一起。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生产效率、有效控制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应更加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分析研究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社会好经济效益,确保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慧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

[2]张哲滔.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20(03)
[3]陈书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J].四川建材,2019,45(02)
[4]熊文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