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独琼
[导读] 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

        独琼
        62262819890103***  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等隐患问题。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措施

1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意义
        在房屋建筑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结构的高度和规模日益增加,相应的建筑结构形式也不断多样化发展,受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钢筋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的普遍状况,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够保证房屋主体结构的质量和抗震能力,能够降低施工期间机械设备的租赁和使用周期,实现成本降低和工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是导致房屋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混凝土骨料中泥土等杂质太多,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其次,没有科学合理地控制骨料的级配系数,导致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达标,出现蜂窝等不良问题,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发生裂缝问题。最后,没有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导致在浇筑后结构强度不高。
2.2 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关键因素就是混凝土模板,如果模板施工存在问题那么必然无法保证混凝土成型达到预期要求。当前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充分重视模板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模板表面不整洁,导致最终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德国问题,甚至发生位移对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造成混凝土使用性能降低。其次,在混凝土施工中拌和不合理、拌和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超时搅拌或者搅拌不足进而发生水化反应降低了混合料的性能,导致最终浇筑的混凝土构件难以达到使用标准规定。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坍落度控制不合理、浇筑时间过程等因素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如果中间发生长时间间歇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夹层甚至大面积裂缝。此外,振捣过程中过振、漏振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影响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
2.3 混凝土养护问题
混凝土构件性能的另一决定性环节就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当前有的施工单位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没有重视养护工作,为了缩短施工时间盲目缩短养护时间,导致混凝土发生强度不够、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等不良现象,还可能出现麻面、蜂窝等问题,对混凝土总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3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
3.1 做好混凝土原料的预防工作
        首先,需要严谨管控水泥的质量安全。采购者在采购水泥过程中,应该查看好供应商家的水泥质量合格书,详细校对水泥的产地、类型、保质期及生产日期等内容。和水泥供货商签署科学规范的有效合同文件,如果水泥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及时退换。对已出厂一段时间的水泥应随时实施抽样调查,如果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求不符,不可进入施工现场。
        其次,需要严控骨料质量安全。混凝土配比所需的骨料主要以砂石为主。在采购砂石期间,应该多多关注砂石的化学性能与其强度。砂石中不可有任何杂质,否则会让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应该对采购的砂石实施测试,如果砂石含泥量、密度等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求相符,那么所购的砂石可以进入施工现场。

此外,还应高度关注骨料的存放安全问题,完善好防腐蚀、防火及防潮等工作,以免遭到污染,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最后,对外加剂的质量实施严格把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运用的外加剂质量需要满足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及要求,按照混凝土施工实际需要科学选取。与此同时,应该关注对外加剂的存放工作,确保其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规避由于外加剂导致的房屋建筑过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确保房屋综合建筑质量。
3.2 改良混凝土施工流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改进混凝土施工流程也是建筑过程施工核心环节之一,相关工作者应该逐步改良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而提升混凝土运用效率。在实际施工中,应该设立专业的专属负责人员,同时按照具体状况配比原料。施工单位在寻求效益过程中也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机构在施工中应科学、严谨、合理的根据施工方案加以施工,把每个施工流程把控好,做到贯彻落实每个施工流程的具体工作任务。因此,施工人员也需完善好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质量达标,在达标期间应对施工现场实施施工,这样可以有效杜绝由于施工者偷懒而发生消极怠工状况。施工者在工作时应该逐步吸取成功经验,在具体施工期间实施改良及优化。
3.3 温度控制技术
        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温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如果没有正确地采取降温措施必然会导致内外温差超过25兀的最高范围而发生温度裂缝。为此,在浇筑过程中可以内埋水管,通过冷水循环带走混凝土内部的一些热量,还可以冷却搅拌用水降低浇筑阶段水化热。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还要对环境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开高温天气施工,如果处于炎热的夏季可以选择在早晚凉爽的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阶段要对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阳光直晒骨料等,确保骨料中水分充足,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材料,将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还要添加粉煤灰调节混凝土的配比,检测混凝土的含水量,将混凝土可泵性提高。
3.4 混凝土养护预防与处理
        混凝土凝固及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和水泥之间发生一定水化反应。所以,在实际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侧重关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成型后在通过干燥、风吹、寒冷等状况后,极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状况,所以一定要对混凝土表层实施洒水处理,以此确保表层水润,以免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要在12小时以后就要开始养护,养护的时间必须连续21天到28天左右,当然开始的时间也要看施工环境、气候条件和使用的水泥品牌等因素来决定,养护的时候还要根据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循序渐进的实施,如此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及质量。
3.5 提高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的模板、专业的施工机械、专门的添加剂,增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因此,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新技术应用,加强监督检测手段,提高施工精度控制,可以达到更优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控制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是建筑施工的常态。施工期间务必要引起高度关注,以免由于不严谨执行施工技术要领、原料质量控制不恰当等带来诸多质量问题。需要通过严谨、合理的态度与客观办法,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法,侧重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实施细化探索,按照设计、融合具体状况,给出相关处理对策,处理房屋建筑项目工程中有关问题,把房屋建筑工程构建好,保证建筑业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伦.房屋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05):17-18.
[2]李欣军.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4):114-115.
[3]王东云,沈山,戴莹芝.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4):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