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存磊
身份证号:371312198802146***
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分析研究,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更科学合理的应用,从而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整体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细节,不断优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充分发挥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
1 钻孔灌注桩概述
1.1钻孔灌注桩的含义
灌注桩是地基土中桩孔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桩孔的形成需要经过钻孔、挤土等一系列复杂工程,然后在桩孔内浇筑混凝土等一系列建筑材料,形成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可分为许多种,如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成孔方法的不同,其中钻孔灌注桩是最常用的成孔方法。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全套施工法和泥浆护壁施工法。两种施工方法和工艺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浆砌护壁施工方法。
1.2钻孔灌注桩的特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最突出的特点是噪声低,工程利用率高。与锤击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振动频率相对较小,因此产生的噪声也较小,可有效降低噪声对施工人员及施工现场周边地区的影响。另外,与预制桩相比,钻孔灌注桩直径更大,施工过程中使用更方便,实用性强。它可以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基相匹配。在施工过程中,可减少多次钻孔,且无需准备各种类型的孔,从而减少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综合效率,降低工程总体造价。
2 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测量定位控制要点
钻孔桩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处理,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清扫工作。在定位测量工作中,要确定钻孔的基点和机械位置,保证钻进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设计内容。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周围环境与施工条件应形成良好的协调作用。如果有环境因素,就要及时解决,防止后续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正式开始钻孔桩施工前,应将桩位固定好。采用相应的混凝土材料,灌注桩的成桩位置不得超过1cm。桩位完全固定后,进行二次测量。二次测量工作中如有误差,应及时测量偏差。在随后的护筒埋设工作中,应两次调整桩中心线的位置,并将中心线直接引入轨面,以保证整个钻孔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2.2钢护筒埋设
为保证钻头能在孔内自由升降,护筒直径应比桩径大100mm以上。护筒制作和埋设的标准要求如下:(1)采用钢护筒,长度范围为1-2m。(2)埋设过程中套管中心线与桩中心线应重合,护筒壁上下垂直。(3)为防止护筒内漏浆,所有钢护筒顶部应高出地面约0.5m,高出地下水位线1.5-2m,周围用粘土夯实,防止护筒内漏浆。4)注意控制护筒的偏斜和倾斜。一般偏差不超过5cm,倾斜度不超过1%。
2.3钻孔技术分析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钻孔程序,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实施。
一是要切实保证钻井质量,做好钻前准备工作的检查。为最大限度地保证桩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安装场地测量设置完毕后,用十字线确定钢护筒的准确位置,然后对桩位进行复核,埋设钢护筒,仔细检查套管的压实度。
其次,在实际钻井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证连续加浆,最大限度地避免塌孔和出渣,连续加浆可以有效地减少钻孔的偏位。如果钻井过程中出现渗漏,要及时停工,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
最后,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如果套管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就会导致漏水的发生,应及时加固套管,堵塞漏洞;如果加固后达不到施工标准,需要重新埋设套管,以保证钻井技术的顺利发展。为有效保证钻孔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合理控制钻孔速度,切记不要过快或过慢,在钻孔过程中尽量避免突然停钻,有效降低钻孔坍塌率。
2.4成孔与清孔
不合格成孔会引起缩径、坍塌等问题,是影响后续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施工效率或施工进度。为了避免不合格的成孔,现场管理人员不仅要配合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检查成孔质量。所谓清孔,其实就是把孔底的残渣清除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利用泥浆流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泥浆桶将底渣彻底清除,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保证了施工效率。
2.5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前,必须做好两项基本工作:一是检查所有文件资料是否齐全,二是检查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钢筋长度、钢筋半径和焊缝的选择,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现场监理不仅要高度重视整个起重作业,而且要保证二次检验的质量。吊挂钢筋笼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总之,钢筋笼质量不合格,不得继续施工。
2.6制备泥浆并二次清孔
施工人员应先分析各孔的实际情况,再通过计算确定泥浆池的大小和体积。泥浆的质量与土壤的质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造泥只需要普通的土。如果工程质量要求很高,施工人员必须用优质土代替。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因钢筋笼吊运不规范或沉管问题而产生沉淀物,除保证配浆质量外,为防止孔底形成永久性沉淀物,二次清孔工作要扎扎实实进行,后续工作只有在沉渣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2.7浇筑混凝土
灌浆施工开始前,先将施工区域内的管道进行有效连接,然后打开灌浆喷嘴阀,用空气压缩法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杂质,以保证整个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灌浆施工应自上而下,从左至右进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灌浆施工压力应始终保持在0.2MPa~0.4MPa的范围内。同时,随着灌浆施工的进一步发展,施工压力逐渐增大,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瞬时压力过大引起的裂缝扩展。当实际灌浆速度控制在0.1l/min以下时,5min~10min后即可停止灌浆施工。此时需要关闭灌浆施工阀门,然后工作人员检查灌浆施工整体效果。灌浆工作完成后,要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处理。施工中的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2.8控制料砂比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砂率应为40%~50%,水泥中石灰的含量应保持相同的比例。为使磨浆和注浆顺利进行,不仅要合理控制料量,而且要选择表面细密、直径小于40mm的粗石灰石颗粒。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混合料固化后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另外,施工人员在灌浆施工前应明确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浆压力泵,以保证灌浆后的硬度。
2.9封浆工作
封浆是灌浆后的下一道工序。为保证后期灌浆质量,必须科学控制封孔标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掌握好封层时间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无论是桩身结构还是桩的埋深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灌浆后施工场地不够开阔,受限于实际情况,应先在搅拌车内准备好建筑材料,然后迅速进行灌浆和模板施工,以保证预应力支架的强度。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通过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和下放、混凝土灌注、封浆等施工环节来完成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J]. 梁锦祥.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5)
[2]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关键点分析 [J]. 陶永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3)
[3]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 章伟. 房地产世界. 2021(02)
[4]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J]. 王睿. 智能城市.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