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大边坡支护的施工方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罗华林1 周进2
[导读] 高边坡支护是当前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高边坡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罗华林1  周进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南方公司深圳分公司1  广东深圳 518107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 浙江杭州 310007
        【摘要】高边坡支护是当前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高边坡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就施工方法与边坡监测作简要介绍,以保证消除安全隐患及确保施工质量,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边坡 框架梁 锚杆 锚索 分层开挖
一、工程概况
        中山大学建设工程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工程场地地貌类型属于残丘坡地及冲沟洼地,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介于25.08~59.12m,最大高差为33.04m。该工程环山而建,经土方开挖后形成高边坡。边坡高度在3m~20m不等,坡长度在30m~80m不等。边坡的土质以黏土为主,包括粉质黏土、有机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风化泥质粉砂岩,还存在人工填土层及粉砂层。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出现坍塌或山体滑坡等灾害。为确保该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经业主、设计、监理、地勘等单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计算分析、论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边坡的防护方式为框架梁防护。
二、施工方法及流程
由于本工程地形地质复杂,边坡规模大,为满足边坡稳定性,边坡支护形式用到了锚杆、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挡墙等支护形式。具体支护形式及施工方法如下。
2.1、边坡施工方法
先清除边坡表层浮土,根据开挖方案由上而下,纵向拉槽,横向分区、分层开挖,每次分层厚度为一个锚杆、锚索土层及以下500mm。对于较硬岩层,采用炮机开凿效率慢,确需采用药物爆破的方式碎石,详爆破专项技术方案。
        土方分层开挖示意图
2.2、锚杆施工方法及流程
锚杆放样→钻锚孔、清孔→锚杆制作及安装→封口
部分边坡采用了杆径为32mm的三级螺纹钢锚杆+格构梁的支护方式,规格采用抗拔力为120KN的长度为6m、9m、12m的锚杆孔孔径为130mm的锚杆。锚杆间距设计为2m。
首先按设计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进行锚杆放样,放完样之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钻锚孔,为确保锚杆孔深度,一般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 m以上。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清完孔之后按锚杆安装规范要求进行锚杆安装,待监理单位确认合格之后采用注浆机孔底反浆法,向孔内注浆。注浆完毕并达到要求后,在锚头位置设置加强筋,锚筋外端弯起固定在加强筋上,框架梁混凝土浇捣时一并浇筑,锚头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锚杆施工示意图
2.3框架梁施工方法及流程
        框架梁放样→刻槽、基础开挖→钢筋制作及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本工程框架梁采用截面尺寸为400×400mm,水平和竖向间距2m,配筋为8C20+Ф8@200箍筋。
        施工第一步是按设计图纸对框架梁位置放样,随即进行刻槽与基础开挖,开挖完毕后按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框架梁施工示意图
2.4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及流程
   本工程预应力锚索材质采用高强钢绞线,直径4(5)×7Φ5、孔径150mm、标准抗拔力400kN、500kN、预应力锚索尺寸22m、28m、32m、34m。方法及流程如下:
        成孔→锚杆制作及防腐→注浆→锚杆地梁施工→张拉、锁定
        首先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之后进行钻孔,预应力锚索钻孔倾角误差不超过3度,成孔直径不小于150mm,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完成之后进行清孔,再对锚索进行制作与安装及防腐处理,安装使用前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方可安装。安装完成后采用水泥注浆,注浆达到要求后对锚索进行张拉锁定,最后进行混凝土封锚。
                                                 锚索示意图
2.5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法及流程
    本工程地势复杂,高差大,故其采用了悬臂式、扶壁式两种形式的挡土墙,施工流程如下:
        墙基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基础施工(模板、钢筋、混凝土)→墙身钢筋、模板施工→墙身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填料填筑与压实→验收
        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出中心线及开挖边线后对基槽进行开挖。待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之后进行挡土墙基础施工、主体施工,最后进行墙后回填。
        挡土墙施工示意图
2.6边坡支护施工要点
框架梁与锚杆交接点施工要点:在绑扎完成框架梁的钢筋后,应及时对相应点的锚杆端头进行焊接固定在框架梁内,采用2根HRB400级12mm钢筋进行双面焊,若锚杆与箍筋相干扰可适当调整箍筋,且注意在钢筋绑扎、焊接预留伸缩缝的位置。
框架梁与锚杆交接处大样图
        框架梁与预应力锚索交接点施工要点: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锚具中的螺旋钢筋和钢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框架梁钢筋上,锚具轴线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整齐,对锚索端头进行包覆后再进行浇筑、振捣,在浇筑时不得扰动钢垫板等预埋件。
        混凝土挡土墙与上部结构链接要点:按设计图部分挡墙需预埋钢筋、浇筑挡墙顶部混凝土之前,需提前将将预留钢筋放样定位,并预埋固定在挡墙内。在浇筑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棒需与预埋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施工时移位,浇筑完成后需及时检查,有偏位需及时调整。
三、结束语
        本工程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对不同规模的高大边坡进行支护施工。现场施工中遇到不同土质、不同工况、不同规模的边坡支护,相继采用了上文中介绍的所有施工方法对其进行支护施工及监测。最后在监理单位与业主方共同见证下顺利完成了中山大学建设工程中所有高大边坡支护的施工并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GBJ203-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CDB50/5018-200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