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恺
阜康市项目代建中心 831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的应用,尽可能地杜绝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危险性高、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这与建筑施工的实际特点不无关系。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相关人员应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的掌握与运用,尽可能地杜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薄弱是造成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不力的首要原因。首先,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不少施工人员都无法充分认识与践行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部分施工人员为追求工程进度,不佩戴或少佩戴单位发放的劳保用品,都为建筑工程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1];其次,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在建筑施工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也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对建筑工程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监督管理体制缺乏健全
监督管理体制缺乏健全也是导致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首先,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水平良莠不齐,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而建筑单位也未与施工单位展开充分的协同合作,共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展开监督;其次,部分建设单位在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时不够严格,造成了部分施工技术落后、施工水平低的施工单位参与了工程建设,这些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如管理不力、偷工减料等不良情况,为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最后,我国目前涉及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也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安全技术水平落后
安全技术水平落后也是制约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对防护用品与防护设施的配置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施工单位的防护用品与防护设施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另外,部分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对这些防护用品与防护设施进行及时的检查与维护,也导致了部分防护用品、防护设施在久而久之的使用中失去了效力,但施工人员却一无所知,造成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增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质量的第一步。首先,施工单位应当不定期为施工人员展开安全意识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知识掌握欠缺的施工人员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就从源头上降低了一部分建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展开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当派出专门的人员对此次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向施工人员说明到位,例如,在用塔吊运送建筑材料时,不得将架管与方木等材料混合运送,避免高空散落、打击等事故的发生。
再例如,动火作业中应当穿戴好劳保设备,准备好专业的灭火器具,避免火灾的发生,等等[2];另外,由于近年来被引进到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较多,施工单位尤其应当就这些新技术在操作中的安全注意要点向施工人员宣讲到位。以这样全面提升与重点说明结合的安全培训模式,尽可能地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施工人员树立起扎实的安全问题防范意识与安全问题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施工前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施工前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部分。首先,建筑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应当对建筑施工现场展开细致的勘察,尽可能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在图纸设计中尽可能规避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其次,施工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展开仔细的研究、全面的了解,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图纸中标注不明确或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反馈,尽可能保障图纸的可靠性、可行性,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无法预料的安全问题;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与相关的施工行为规范,遵照正确的施工工序展开施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可以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悬挂一些安全警示语、警示标牌,尽可能杜绝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完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也是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有力保障。首先,相关单位应当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依据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构建出思路清晰、行之有效、易于评估、易于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3];其次,相关单位还应当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的目标展开详细的分析工作,为每一名施工人员安排特定的项目施工职责,尽可能将每一项责任细化到人、落实到位;另外,相关单位还应当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建立一定的检查制度,进一步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到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检查人员对现场的每一个地点、每一名人员与每一个施工环节加强检查,尽可能发现安全隐患时候及时联系负责人员进行整改,在整改完后重新检查,确定无安全隐患后再继续工作。在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时,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可以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对于一些危险性高、安全问题发生几率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应当建立一个整改专项方案,对施工过程中检查、整改的安全问题及时归档,并依照归档日期不时展开重复的检查,尽可能提升安全管理的实施质量。
(四)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是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实施质量的措施。首先,施工单位应当持续有效地对施工人员使用的安全技术装备、防护设施展开资金投入,并督促相关人员专款专用,尽可能地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常使用中,也应当及时对这些安全技术装备、防护设施展开检查和维修,尽可能保障其效用;其次,企业在与业主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就应当将涉及安全管理的金额支出予以明确,例如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等,在开工前一次支付,并督促项目部门专款专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施工人员的相关措施不到位,企业应当责令项目部门及时整改,在整改未果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直接动用安全保证金,保障施工安全措施的到位,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是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障。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的重视与应用,尽可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安全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展开细致、全面的管理,真正杜绝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荣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初探[J].居舍,2021(12):136-137+145.
[2]商玉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04):204-205.
[3]韦良,庄义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砖瓦,2021(0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