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惠
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时间长、变化较多的实施工程,过程中包含了人工、建料、机器等大量资源的投入,而为了节约成本,赢得更高利润,建设单位就必须做好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准备阶段、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等,本文主要从项目施工过程中和结算期的成本控制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建设单位;实施阶段;建材费成本;成本控制;结算
引言
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扎根立足,与此同时,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而若想要在竞争中取胜,最根本的方式还是控制自身成本,提高利润。本文是以建筑行业来探析压缩成本的方式。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是存在于建设项目开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对建设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有所。其中,施工过程阶段占据着整个项目最大的开销比,可谓是重点阶段,所以必须从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建设单位做出投资决策和完成施工阶段之后,最终的结算阶段也直接决定着建设成本的消耗,故建设单位应着重从施工阶段和最终结算阶段压缩成本。
一、建设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分析
1.1 建材费的成本控制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建材费成本约占整体工程总造价的 70% ,可以说是整个费用的主体,而其中影响材料费的两个关键因素便是建材的数量和单价,所以建设施工单位要加强建材用量控制和建材的价格控制。
对于建材用量的控制,首要在保证符合设计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材料;其次,要精准计算工程量,按照规格型号、工程部位等特征,分析估算出各种主要材料的预算量,让相关采购部门依据预算量做出采购计划;此外,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运输途中的建材受损,建材的储存地点也必须防火、防潮、防损坏等;最后加强对生产工人的技能培训,减少材料返工也是降低建材成本的一种方式。
对于建材价格的控制,施工单位应全面分析了解市场情况,可以通过对比多家建材供应商的质量与价格,来筛选出更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同时建设单位采购部门应与这些供应商保持长期的联系,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情况。此外,应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编制建材采购计划,通过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供求状况和建材价格波动情况,捉住合适的时机进料,当同一时间有多个建筑项目开工时,可考虑集中大批量采购,以此赢得建材供应商的优惠价格。
1.2 人工费的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主要包括管理层和工人层的工资以及福利等,在签订用人合同之前,需要合理规定好工作量与工资的比例,并分配好合理的施工时间与施工人数,最大化工作效率。施工的过程中,精确计量出工程变更和部分施工人员数量,避免结算后期的虚假报工,加大人工成本消耗。
1.3 机械使用费的成本控制
机械费是建筑工程必要的固定成本,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对于建设单位的机械设备,应避免因不合理安排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及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精准计算其使用时间及使用量,加强机械设备的现场调度工作。
1.4 施工管理费的成本控制
由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开支弹性较大,施工管理费在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开始控制好整体施工管理费总额,避免因疏漏增加的不必要工作。与此同时,建设完整的人员组织系统及完善的责任制度,对管理层定岗定责,制定明确的条线管理费开支标准和预算,按岗实施施工管理费管理,并落实好各个部门管理层的控制责任,以此来严格执行和控制整个施工管理费。
1.5 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这一阶段,建设单位要做好对施工方案的优化、人工管理制度以及实行全面监控。对施工方案的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同时也包括着对施工质量、目标成本、利润三个方面的优化,以此做好工程维护,达到施工成本最优化。对于人员制度管理,要形成完善的结构组织和分工制度,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将每个人都尽可能纳入到责任制度中,并将责任范围内成本控制管理的好坏与其绩效关联,对优秀的团体或个人采取奖励措施,未达标的员工也有相应惩罚,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责任心。全面监控建设工程,制定更完善的施工方案,按需分配人力资源,减少对建材的返工率,可以更好的达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二、建设的结算期成本控制分析
2.1 以合同为标准,做好结算工作
建设单位要以合同作为主要结算依据,因为验收单位也是依照施工合同及方案进行验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一般通过招标形式发包给承包商负责,而施工方可能会出现故意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或者通过增加一些附属工程来增加自身利益,最终结算时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便会提高。一旦建设单位疏忽对施工方建设过程的监督,那些超过合同规定的附加工程便会因为无法撤销而导致最终项目的结算金额超过预算,所以对于实际施工过程出现的相关要求,应进行双方协商后,补签附加协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金额损失。
2.2 结算期的注意事项
最终的结算阶段,可能会出现项目争议而导致的结算期拖延,建设单位应重视结算期效益,避免因蝇头小利而造成人力和物力的资源浪费,若是对方故意拖延款项支付,则可以考虑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此外,结算人员应做好竣工结算资料的审查,特别是竣工图是结算的依据,一定要如实反映工程现场情况,对于承包商的索赔要分析明确具体原因及责任人,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因承包商恶意索赔而造成结算超标的情况。
建设单位对所建设的工程有一定的责任保护期,因此,建设单位可以与施工团队建立维修合同,规定奖惩措施,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建设单位实现长远发展与利益的核心所在,在管理过程和结算过程,建设单位必须加强成本控制意识,而建立一个优秀的成本控制管理,首要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开始,然后接连贯穿于设计、招标、施工以及最终结算的全过程,在建设的过程实施中,还可以通过责任制度管理,使管理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以此增强员工成本管理的责任意识,最终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1]陈群。浅谈建设单位工程成本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217-218。
[2]时小丽。建设单位在实施阶段招标、施工和结算方面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J]。河南建材,2012(04):63-64。
[3]李瑞娟。试论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8):93-94。
[4]李铁军。浅谈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风,2009(13):24。